- 年份
- 2024(12037)
- 2023(16999)
- 2022(14657)
- 2021(13999)
- 2020(11603)
- 2019(26648)
- 2018(26351)
- 2017(49720)
- 2016(27515)
- 2015(31301)
- 2014(30810)
- 2013(29296)
- 2012(26630)
- 2011(23613)
- 2010(23746)
- 2009(20715)
- 2008(19972)
- 2007(17229)
- 2006(14616)
- 2005(12162)
- 学科
- 济(97539)
- 经济(97436)
- 管理(78908)
- 业(73993)
- 企(63531)
- 企业(63531)
- 方法(49515)
- 数学(43192)
- 数学方法(42351)
- 中国(28671)
- 农(25661)
- 财(24660)
- 技术(22701)
- 业经(22590)
- 理论(22203)
- 学(21020)
- 地方(18893)
- 农业(17301)
- 教育(16695)
- 教学(16680)
- 制(16415)
- 务(16303)
- 财务(16223)
- 财务管理(16190)
- 和(16040)
- 贸(15961)
- 贸易(15949)
- 易(15472)
- 企业财务(15289)
- 环境(14990)
- 机构
- 学院(365969)
- 大学(361684)
- 管理(145114)
- 济(134491)
- 经济(131316)
- 理学(126898)
- 理学院(125496)
- 管理学(122722)
- 管理学院(122062)
- 研究(113692)
- 中国(81854)
- 京(75997)
- 科学(72275)
- 财(60498)
- 所(55165)
- 业大(54503)
- 农(54404)
- 江(53320)
- 中心(52985)
- 范(51613)
- 师范(51117)
- 研究所(50634)
- 财经(49228)
- 北京(47526)
- 技术(46758)
- 经(44942)
- 州(43725)
- 农业(42409)
- 院(42141)
- 师范大学(40711)
- 基金
- 项目(258066)
- 科学(203625)
- 研究(192692)
- 基金(183599)
- 家(159004)
- 国家(157582)
- 科学基金(136936)
- 社会(117607)
- 社会科(111304)
- 社会科学(111275)
- 省(104444)
- 基金项目(97341)
- 教育(94744)
- 自然(89754)
- 自然科(87771)
- 自然科学(87752)
- 划(87500)
- 自然科学基金(86116)
- 编号(81023)
- 资助(75601)
- 成果(64383)
- 重点(58109)
- 课题(57325)
- 创(56807)
- 部(56548)
- 发(54363)
- 创新(52327)
- 项目编号(49828)
- 教育部(49213)
- 大学(49203)
- 期刊
- 济(137957)
- 经济(137957)
- 研究(100923)
- 中国(75126)
- 教育(63039)
- 学报(55993)
- 管理(54370)
- 科学(50988)
- 农(47952)
- 财(46562)
- 大学(43619)
- 技术(42637)
- 学学(40462)
- 农业(34002)
- 融(25207)
- 金融(25207)
- 业经(23469)
- 财经(22908)
- 职业(22190)
- 经济研究(22040)
- 图书(20789)
- 经(19560)
- 科技(18989)
- 业(18385)
- 技术经济(17990)
- 问题(17181)
- 坛(16913)
- 论坛(16913)
- 版(16786)
- 统计(16480)
共检索到52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晓炜 聂立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然而,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内容陈旧、考核片面以及保障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提出,实现"职业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能够拓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内涵,以"职业人"为指向完善实践教学工作,提升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为此,应用型院校应当以"职业人"培养为旨归,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加强实践教学保障。
关键词:
“职业人” 应用型高等教育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敏
为了适应新时期公安机关对警务人才的迫切需求,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以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化警察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应用型、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毅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学术型人才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丰富经验,技能型人才在政策推动下已取得一定成果,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地方工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牛鸿蕾
基于经济社会对房地产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提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目标的定位与总体要求,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分析房地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从理念创新、目标调整、体系构建、措施保障等方面介绍该校房地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
房地产专业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兴旺
市场经济潮流下的竞争激烈化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高速化条件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为社会所重视,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则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其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诠释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究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步松 邵庆祥 葛军燕 潘军 沈光明 姜宇国 郑芝玲 张妮佳
本成果基于企业需求调研,依据科技人文相融的绿色教育理念,原创性地提出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和谐职业人"新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系统化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新模式。本着价值引领、系统构建、有序递进、立体展开、考核保障原则,以企业文化融化、传统文化内化、课程建设深化、校园文化优化、社会实践悟化、专业渗透细化、师资队伍强化为实施路径,构建和实施了以培养现代"和谐职业人"为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教育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和谐职业人 创新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卫东 李西亚
在信息经济时代,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实际,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应以加强专任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密切合作为手段,以第一课堂为基础,以第二、三课堂为依托,以科研带动教学为方向,以学科竞赛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根本,分别创建和搭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平台、提升平台和社会平台,形成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协同机制。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大学生 实践创新 协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艳兰 鄢小兵
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与创新教学方式进行对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层面展开分析,结合对十几所高校的考察,以及对湖北省六所独立学院的实证数据分析形成如下共识:吸引学生参与是关键,教师的学识与付出是保障,校方支持是动力,方法多元化是手段,网络平台是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泳
青年教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因此,工程实践能力对于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应从培养体系、制度导向、实践基地的建立以及企业培训等方面着手,大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 应用型本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柯勤飞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围绕应用创新来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定位,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作为使命追求。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以能够在真实情境下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为典型特征,涵盖价值观念、能力体系和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融会贯通。培养这一类人才,需要从教育产出的角度梳理和聚焦其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树立思教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教融合、通专融合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等理念,综合运用多种实践策略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宇飞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大势所趋。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应用型院校一方面应坚持本质定位、分类定位、创新定位的基本原则,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应正确把握应用型院校的本质与特殊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院校国际化进程,保证应用型院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应用型院校应坚持构建完善的自我实现机制、创新动力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评价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应用型院校 管理机制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单文霞 雷卫宁
服装产业"西进"与结构调整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新的形势及我国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理论教学纵向相互交叉、横向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统一规划、三个层次、分类实施、开放教学"的架构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彰显专业优势与特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书燕 阎桂芝
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目前部分老师的教改探索实践,并没能改变学生学而不思、学而不用、学而不研的现状。"质疑—互动式"教学能够在相互质疑中实现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及个人环境互相影响,在质疑—互动中可以训练批判性思维,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实现其教学目标的最优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