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3)
- 2023(14040)
- 2022(12285)
- 2021(11525)
- 2020(9701)
- 2019(22422)
- 2018(22159)
- 2017(43540)
- 2016(23402)
- 2015(26146)
- 2014(25808)
- 2013(25345)
- 2012(22987)
- 2011(20535)
- 2010(20170)
- 2009(18323)
- 2008(17670)
- 2007(15187)
- 2006(12903)
- 2005(10925)
- 学科
- 济(93261)
- 经济(93168)
- 管理(69132)
- 业(64884)
- 企(55522)
- 企业(55522)
- 方法(46313)
- 数学(40024)
- 数学方法(39477)
- 财(24340)
- 农(23586)
- 中国(22839)
- 业经(21052)
- 学(21036)
- 地方(17459)
- 理论(17221)
- 务(16311)
- 财务(16236)
- 财务管理(16201)
- 制(16155)
- 贸(15868)
- 贸易(15862)
- 农业(15714)
- 易(15390)
- 企业财务(15353)
- 和(15237)
- 技术(14819)
- 环境(14276)
- 教育(12807)
- 划(12729)
- 机构
- 大学(331346)
- 学院(328760)
- 管理(132706)
- 济(127342)
- 经济(124688)
- 理学(116379)
- 理学院(115120)
- 管理学(112979)
- 管理学院(112381)
- 研究(102396)
- 中国(73903)
- 京(68825)
- 科学(64620)
- 财(57939)
- 所(49635)
- 业大(48654)
- 农(48098)
- 财经(48065)
- 中心(46333)
- 研究所(45576)
- 江(45502)
- 范(44741)
- 师范(44339)
- 经(43800)
- 北京(42690)
- 经济学(38532)
- 院(37756)
- 农业(37550)
- 州(37487)
- 财经大学(36039)
- 基金
- 项目(232404)
- 科学(183563)
- 研究(170846)
- 基金(169503)
- 家(146900)
- 国家(145679)
- 科学基金(126359)
- 社会(107545)
- 社会科(101887)
- 社会科学(101860)
- 基金项目(90433)
- 省(90355)
- 自然(82664)
- 自然科(80750)
- 自然科学(80733)
- 教育(79353)
- 自然科学基金(79278)
- 划(76206)
- 编号(69858)
- 资助(69469)
- 成果(55783)
- 重点(51861)
- 部(51484)
- 发(48684)
- 创(48270)
- 课题(47326)
- 创新(44957)
- 教育部(44664)
- 科研(44660)
- 国家社会(43950)
- 期刊
- 济(132771)
- 经济(132771)
- 研究(93895)
- 中国(53380)
- 学报(52725)
- 科学(47775)
- 管理(47207)
- 财(44962)
- 农(42468)
- 大学(40678)
- 学学(38251)
- 教育(37790)
- 农业(29666)
- 技术(29403)
- 财经(24254)
- 融(22802)
- 金融(22802)
- 业经(22510)
- 经济研究(21006)
- 经(20649)
- 图书(18026)
- 问题(17903)
- 理论(15945)
- 技术经济(15867)
- 科技(15745)
- 版(15600)
- 实践(14734)
- 践(14734)
- 业(14574)
- 商业(14492)
共检索到453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玉海
价值规律是劳动价值论中最抽象的规律。前人就是由于方法论所限只能把它的内容和要求作为规律本身 ,给我们留下了研讨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 ,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 ,用“耗散结构论” ,以劳动二重性为纽带 ,从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入手 ,对价值规律内涵进行动态的系统研究 ,揭示出价值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是劳动一元函数对劳动生产力多元函数的复合函数。把这只“看不见的手”根置于劳动生产力之上 ,成为“有根之手” ,从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耗散结构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所谓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化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论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首领普利高津教授。耗散结构论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系统,而客观世界的各种系统(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实际上都是与周围环境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开放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大立
耗散结构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复杂系统,各元素之间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正是这种非线性的相干机制,导致突变而产生有序结构,从而扩大系统功能。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耗散结构,具有耗散结构的基本属性。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及相关因素对它的影响,认识产业集群演进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成长路径,为制定更加完善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科学系统的政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洋
公司治理作为人类经济社会中一个开放型系统,其基本构件———各个子系统序参量变化,可不断地产生高阶有序跃迁,进而引发治理系统形成新的稳态耗散结构。其耗散机理主要表现为远离平衡状态的非线性和非稳定性,状态序参量在开放态下的变动方向、速率和跃迁水平,耗散跃迁的对称性自发破缺及分岔,微涨落的非线性放大和非平衡相变。中国公司治理必须完善其构件的开放性及其交互效应,形成耗散结构的高阶有序跃迁,优化结构,完善功能,达到“无为而治”的高度境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润珍 武杰
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影响商品价值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供求关系、生产效率等。经济全球化不仅使上述因素影响商品价值形成的条件、方式、程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尤其是开放程度的加大使商品价值的形成更趋复杂化。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重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价值的研究,重视系统要素间的耦合作用和结构调整,对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德成 刘贇 李昊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运行熵和关联熵测度模型,对中国2010—2015年产业结构演化系统运行熵和关联熵进行实证分析,进而评价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有序度。实证结果表明:2010—2015年,产业结构演化系统及其子系统运行效率逐渐提高,由此而产生的结构效益逐渐增加。产业结构演化系统及其子系统有序度总体趋势逐渐增加,系统趋于稳定。结合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现状以及地区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得出产业结构演化系统正在以微涨落衰减的趋势向产业结构演化系统原有结构靠近,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逐步被结构惰性抵消,并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崔彬
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半干旱区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并将其用于指导半干旱区生态建设。耗散结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半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如何形成其稳定的层次结构,如何从无序到有序发展。该理论对于指导控制和优化系统的发展,实现半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耗散结构 半干旱区 生态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宏 许可
针对资源产业链在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资源产业链现状,以耗散结构为理论依据,探讨资源产业链的演进机制,指出促进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动力机制是价值追求和消费需求。研究通过影响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条件以及作用于耗散发生的动力机制,来加速资源产业链升级。最后给出在耗散演进机制作用下加速产业链演进、实现资源型产业链更替和升级的途径。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链 耗散结构 演进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超 干胜道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这种交换逐渐从原始的非平衡态形成有序的结构。这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释。同时,企业作为自组织体系,应通过加强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提高管理负熵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耗散结构 企业社会责任 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达明 陈凡兵
文章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产业创新系统耗散结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从产业创新系统的关联熵和运行熵进行测算的产业创新系统熵变模型,并结合产业创新业系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熵变计算公式。依据所建模型及公式进行实例验证,结果与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
产业创新系统 耗散结构 关联熵 运行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斌
耗散结构理论对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以下观点: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需分开,产业转型是由突破性创新导致的产品线拓展进而达到转型目的,产业升级是由渐进性创新导致的产业链提升进而达到升级目的;产业结构类似于耗散结构,满足开放、远离非平衡及涨落等条件,但是其作为社会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此外,采用Fe、Re、SYS-GMM等多种计量方法对分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研发对产业转型具有显著的作用,无论研发经费还是专利授权均是如此,这一结果在产业升级回归估计中同样成立。同时,动态面板数据回归估计结果也表明,研发本身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验证了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结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转型升级 耗散结构 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刚 李贺 李琳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耗散结构特点,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熵的性质、数量、结构,以及系统演化、扰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演化概念模型和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光辉 刘怡君 王红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快速聚集,带来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利用等转变。但快速城市化也使得城市逐渐产生悖逆于自然界诸多问题,给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来诸多问题。从城市危机、城市风险、城市病以及风险城市等概念入手,对城市风险的基本内涵进行梳理。随后,将城市定义为一个复杂的热力学系统,通过分析"城市压强"、"城市温度"以及"城市体积"的逻辑关系,对城市风险问题的形成和演化机理进行总结。此外,还利用热力学领域的"耗散结构理论",建立城市的耗散结构模型,对城市风险问题的形成和演化机理进行建模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媛华 严广乐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在非平衡系统中,在与外界有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情况下,系统内各要素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时才可能产生自组织现象,并且把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为耗散结构。运用耗散结构对基金公司内部治理系统进行研究的结论是:在基金管理公司动态治理过程中,基金管理公司只有做到内外治理双管齐下,才能保障公司治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关键词:
基金公司 内部治理 熵 耗散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学兵
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复杂性科学对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演化的机理、组织知识管理熵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稳定性和结构失稳特征,然后研究了组织知识管理系统演化的诱发机制,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系统涨落的机理。文章指出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自演化过程就是一个涨落、分叉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