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8)
- 2023(17727)
- 2022(14720)
- 2021(13943)
- 2020(11352)
- 2019(26146)
- 2018(26101)
- 2017(49254)
- 2016(27261)
- 2015(31012)
- 2014(31324)
- 2013(29792)
- 2012(26990)
- 2011(23911)
- 2010(23822)
- 2009(21213)
- 2008(20273)
- 2007(17629)
- 2006(15165)
- 2005(13084)
- 学科
- 济(98693)
- 经济(98571)
- 管理(75311)
- 业(69272)
- 企(57275)
- 企业(57275)
- 方法(46246)
- 数学(40074)
- 数学方法(39404)
- 中国(29040)
- 农(28824)
- 财(25093)
- 业经(23367)
- 学(23103)
- 理论(21573)
- 地方(19940)
- 制(19225)
- 农业(19106)
- 技术(16503)
- 教学(16479)
- 教育(16458)
- 和(16220)
- 贸(16020)
- 贸易(16008)
- 务(15922)
- 财务(15829)
- 财务管理(15792)
- 环境(15715)
- 易(15523)
- 银(15421)
- 机构
- 大学(370826)
- 学院(370812)
- 管理(143472)
- 济(136756)
- 经济(133453)
- 理学(124564)
- 理学院(123157)
- 研究(120741)
- 管理学(120524)
- 管理学院(119864)
- 中国(87822)
- 京(79096)
- 科学(77368)
- 财(62430)
- 农(61432)
- 所(59428)
- 业大(57864)
- 中心(55907)
- 江(54938)
- 研究所(54623)
- 范(52402)
- 师范(51769)
- 财经(50480)
- 北京(49439)
- 农业(48132)
- 经(46026)
- 院(44738)
- 州(44576)
- 技术(44506)
- 师范大学(41506)
- 基金
- 项目(261222)
- 科学(204019)
- 研究(192134)
- 基金(185822)
- 家(162385)
- 国家(161003)
- 科学基金(138278)
- 社会(117245)
- 社会科(110838)
- 社会科学(110809)
- 省(104208)
- 基金项目(98531)
- 教育(91963)
- 自然(90669)
- 自然科(88567)
- 自然科学(88544)
- 划(87654)
- 自然科学基金(86891)
- 编号(80242)
- 资助(76226)
- 成果(64867)
- 重点(58889)
- 部(56723)
- 课题(56334)
- 发(54972)
- 创(54362)
- 创新(50604)
- 科研(49785)
- 大学(49401)
- 项目编号(49174)
- 期刊
- 济(145449)
- 经济(145449)
- 研究(105269)
- 中国(76068)
- 学报(62183)
- 教育(57513)
- 农(55734)
- 科学(54743)
- 管理(53472)
- 财(47947)
- 大学(47850)
- 学学(44422)
- 农业(38869)
- 技术(37794)
- 融(27741)
- 金融(27741)
- 业经(25091)
- 财经(23931)
- 经济研究(22679)
- 图书(21559)
- 经(20453)
- 业(19878)
- 问题(19120)
- 版(18496)
- 科技(18385)
- 职业(16798)
- 理论(16782)
- 业大(16563)
- 技术经济(16555)
- 资源(16080)
共检索到53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爱民 邹春霞
为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和改革创新成为重要课题。为提高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文章依据系统理论,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把系统化教学载体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载体的技术选型和设计开发、新型课程体系建设着手,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系统化教学载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具体呈现该培养方案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系统化教学载体 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焕玲
通过对企业软件技术岗位人才要求的调研,归纳企业对软件技术人才需求的共性,制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通用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和个性能力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按模块化实施课程教学,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组织教学内容,并根据人才市场变化开设特色课程,注重实训,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家俊
顶层设计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设计对象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和功能上的整合,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和执行力三个特点。基于顶层设计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点是学生成才、基础是校企合作、切入点是工学结合、平台是专业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春
文章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点的"中职+本科‘3+4’"项目为例,借助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理念,从目标、措施、保障和体会等方面,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现代职教体系中"中职+本科‘3+4’"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中职+本科 系统化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伟民
现代工程的本质在于应用、实践和创新,由此决定了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都不能脱离工程应用技术的教育和训练,包括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工程意识是人们将自然科学原理结合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连喜 荆宇
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岗位面向、职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等要素构成。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融入企业,在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下,系统化设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开展"企业主修课",大力推行"双导师制",积极实施"创新创业学分制",注重知识运用能力考核。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波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脱节的现象,就实施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功能与作用、实施的途径与方法,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境改革、社会环境的支持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专业 工作室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智 贾颖莲 何世松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课程则必须与岗位职业能力相适应。作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组成,课程改革与建设任务首当其冲。只有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来进行课程建设,高职教育才有可能为行业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文章主要讨论高职教育课程学习载体设计问题,分析了高职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现状、教学改革对学习载体的要求、学习载体选择的原则,并以交通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核心课程"Creo三维建模与装配"为例,探索设计了若干具体的学习载体。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岗位能力 学习情境 学习载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卓良福 熊敏 寒剑 邱道权 张义武 黄新宇 林庆忠 王佳 章丽萍 欧阳笑梅 蒋文胜 蓝天然 郑佳丽 彭先祥 梁凯文 陈子强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是指以企业校区为载体,校企双主体实施"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在校3年学习期间,从进校到学业完成,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培养主体中依次进行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基础学习、生产实习、岗位学习、顶岗实习等6个层次的学习。让学校与企业共同成为人才培养主体,真正发挥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滕宏春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和经济建设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综合实训为核心的"课程群"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完备的具有职业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快速步入"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深化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创新了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提升了培养职业综合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质量。
关键词:
综合实训 课程群 培养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岳平 王灵玲 陈宇晓
针对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厌学现状,运用积极教育学理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制订了以"产品创新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主线的基于需求引导的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秀 马应魁 王瑾 殷培峰 李泉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2个平台、5个模块、3条主线的"253"课程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江兰天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急需完善。本文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习环节为补充,以校内外科研环节为高度,以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形式为手段,形成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如何对接是职业院校热点研究问题,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然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素养与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要求之间仍有差距。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师资团队、完善评价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实践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浩 林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实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文件。文章结合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践,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四个原则,以及如何结合地域特征和本校实际,凸显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