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4)
2023(15113)
2022(12976)
2021(12367)
2020(10171)
2019(23887)
2018(23783)
2017(45486)
2016(24900)
2015(28242)
2014(28335)
2013(27311)
2012(24643)
2011(21914)
2010(21971)
2009(19206)
2008(18377)
2007(15675)
2006(13171)
2005(11087)
作者
(68663)
(56899)
(56515)
(53851)
(36182)
(27369)
(25769)
(22717)
(21813)
(20092)
(19540)
(18995)
(17957)
(17765)
(17705)
(17285)
(17220)
(17114)
(16296)
(16258)
(14073)
(13978)
(13760)
(13053)
(12790)
(12683)
(12608)
(12429)
(11475)
(11311)
学科
(92533)
经济(92429)
管理(68896)
(64682)
(54396)
企业(54396)
方法(47961)
数学(42329)
数学方法(41547)
(24998)
中国(23917)
(22473)
业经(20680)
(19627)
理论(19590)
地方(17526)
农业(16666)
(15980)
技术(15700)
(15472)
贸易(15463)
(15021)
(15019)
(14806)
财务(14724)
财务管理(14691)
教育(14609)
环境(14030)
企业财务(13870)
教学(13476)
机构
学院(337678)
大学(336871)
管理(136106)
(125799)
经济(122765)
理学(119291)
理学院(118002)
管理学(115473)
管理学院(114863)
研究(104969)
中国(75460)
(70736)
科学(66787)
(55744)
(52059)
业大(51634)
(50810)
中心(48766)
(48325)
研究所(46797)
(46411)
师范(45959)
财经(45845)
北京(44129)
(41903)
农业(40577)
技术(39869)
(39565)
(39013)
经济学(37145)
基金
项目(241544)
科学(189673)
研究(178245)
基金(172876)
(149986)
国家(148720)
科学基金(128938)
社会(108923)
社会科(103116)
社会科学(103088)
(96180)
基金项目(91831)
教育(86190)
自然(85238)
自然科(83295)
自然科学(83275)
自然科学基金(81717)
(80764)
编号(74880)
资助(71949)
成果(59340)
重点(54125)
(53092)
课题(51893)
(50733)
(50494)
创新(47151)
科研(46231)
教育部(45991)
大学(45974)
期刊
(129668)
经济(129668)
研究(93430)
中国(65198)
学报(52736)
教育(50597)
管理(48881)
科学(48147)
(46352)
(42037)
大学(41023)
学学(38233)
技术(35283)
农业(32818)
(22770)
金融(22770)
业经(22339)
财经(21181)
经济研究(20426)
图书(19033)
(17984)
(16974)
科技(16430)
问题(16298)
技术经济(15907)
(15852)
理论(15607)
职业(15367)
统计(15012)
实践(14498)
共检索到471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莉  郭耿玉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着重突出其在实践应用层面的特点,"站——校模式"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界的重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高校之间的紧密配合所形成的"站——校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朱育锋  李尚群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此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迟长春  
产学研合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高校与产业界、科研院所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合作的过程或活动。文章分析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此环节过程中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遵循的共赢原则。并以上海电机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段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为例,说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三方的益处,达到共赢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   刘心报   吴红斌   解光军   王磊   季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探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两融合、三并用、六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永泽  刘晓光  董维春  
在分析目前我国校企基地式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基于项目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阐述了该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和特点以及构建该培养模式应坚持的原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森  王振华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以此三要素来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结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理出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落实培养目标,细化落实程序;改革招生入学,强化责任承担;以实践为导向,调整课程与教学;增强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打造导师指导特色;革新培养评价,严格学位授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明明  刘巨保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学校构建和实施"三跨"培养模式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益做法,总结了实施效果,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丁选  王敏  卢辉斌  
分析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多主体协同是打通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合作壁垒,实现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构建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三位一体、三层融合、五个共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1335"培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在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力、服务产业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丽萍  王晓民  吕兆丰  
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为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轨合一",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四证一金"的培养模式后,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并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华杰  杨钋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以科技小院培养农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为案例,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从时空维系、社会网络构建、信任知识生产三个方面,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共同体在相互介入、共同事业、共享技艺库三个维度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为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为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可行的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海波   周洁   卢海涛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核心,围绕Why、Who、What、When和Where五个“W”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构建起支撑该培养模式的“154”实践应用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建军  
基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办学实践,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企业选择、课题选择、过程控制、培养年限、科研成果界定、知识产权归属、论文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岩  朱爱军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涉及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二者进行比较从理论上有助于厘清二者在培养对象、性质特征、层次结构、价值取向的不同等基本问题,现实中有助于政府部门及时、合理地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通过对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比较,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进而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平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涉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内容,对二者进行比较从理论上有助于厘清二者在培养对象、性质特征、层次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基本问题,现实中有助于政府部门及时、合理地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通过对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