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9)
- 2023(9011)
- 2022(7774)
- 2021(7385)
- 2020(6165)
- 2019(14331)
- 2018(14070)
- 2017(26929)
- 2016(14360)
- 2015(16054)
- 2014(15697)
- 2013(15314)
- 2012(13795)
- 2011(12099)
- 2010(11503)
- 2009(10091)
- 2008(9288)
- 2007(7617)
- 2006(6303)
- 2005(5107)
- 学科
- 济(59441)
- 经济(59393)
- 管理(39376)
- 业(35971)
- 方法(29931)
- 企(28625)
- 企业(28625)
- 数学(27368)
- 数学方法(26974)
- 地方(16962)
- 农(16669)
- 财(13645)
- 环境(13582)
- 中国(12612)
- 学(11919)
- 业经(11825)
- 农业(11404)
- 和(9249)
- 贸(9122)
- 贸易(9116)
- 划(8817)
- 务(8805)
- 易(8792)
- 财务(8771)
- 财务管理(8750)
- 技术(8536)
- 企业财务(8338)
- 制(7935)
- 生态(7800)
- 资源(7763)
- 机构
- 学院(188743)
- 大学(185783)
- 管理(77665)
- 济(74679)
- 经济(73225)
- 理学(68192)
- 理学院(67421)
- 管理学(66053)
- 管理学院(65720)
- 研究(60588)
- 中国(44629)
- 科学(40056)
- 京(38285)
- 财(31900)
- 农(31258)
- 中心(30628)
- 业大(30604)
- 所(28647)
- 研究所(26851)
- 财经(26417)
- 江(26249)
- 范(24725)
- 师范(24445)
- 农业(24361)
- 经(24177)
- 州(23833)
- 院(23305)
- 北京(23164)
- 经济学(22686)
- 经济管理(21098)
- 基金
- 项目(145769)
- 科学(116026)
- 基金(106729)
- 研究(103371)
- 家(93844)
- 国家(93133)
- 科学基金(81304)
- 社会(66271)
- 社会科(62928)
- 社会科学(62908)
- 省(58365)
- 基金项目(57969)
- 自然(54654)
- 自然科(53266)
- 自然科学(53252)
- 自然科学基金(52220)
- 划(49108)
- 教育(46778)
- 资助(42963)
- 编号(40392)
- 重点(33587)
- 发(32245)
- 部(31560)
- 创(30568)
- 成果(29140)
- 创新(28695)
- 科研(28648)
- 计划(27949)
- 课题(27690)
- 国家社会(27585)
共检索到256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建明 马方方 王广 庄树林
构建了针对杭州西湖区河道的“碧水指数”,包括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水质特征、水文特征、河道形态特征、河岸带植被景观特征和河道管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应用2021年8月的监测数据计算了西溪河、古荡湾河、益乐河9个河段的“碧水指数”,9个河段“碧水指数”综合评分在3.54~4.07分之间。各河道得分最低的指标均为“河道形态特征”,次低指标不尽相同,古荡湾河和益乐河为“水文特征”,西溪河为“河岸带植被景观特征”。二级指标中,得分较低的指标为透明度、河道宽深比、河道蜿蜒度、河道变化、流态多样性和河岸带景观。结合西湖区智慧治水平台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河道“碧水指数”自动评价,达到精细化评价、精准管理的目的,降低河道管理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建明 马方方 王广 庄树林
构建了针对杭州西湖区河道的“碧水指数”,包括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水质特征、水文特征、河道形态特征、河岸带植被景观特征和河道管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应用2021年8月的监测数据计算了西溪河、古荡湾河、益乐河9个河段的“碧水指数”,9个河段“碧水指数”综合评分在3.54~4.07分之间。各河道得分最低的指标均为“河道形态特征”,次低指标不尽相同,古荡湾河和益乐河为“水文特征”,西溪河为“河岸带植被景观特征”。二级指标中,得分较低的指标为透明度、河道宽深比、河道蜿蜒度、河道变化、流态多样性和河岸带景观。结合西湖区智慧治水平台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河道“碧水指数”自动评价,达到精细化评价、精准管理的目的,降低河道管理成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一杭
本文对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的现状与区域环境进行了系统而科学地分析 ,提出转塘镇生态园区战略规划应以生态主义与新城市主义为战略指导思想 ,以生态小城镇为规划目标 ,确定了转塘镇生态园区系统的战略结构 ,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园区规划的战略对策。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与研究 ,提出转塘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实现“生态转塘”、“富裕转塘”、“休闲转塘”与“教育转塘”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昕晗
本文以物资采购与成本核算为例,介绍了穿行测试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判定的具体操作步骤。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昕晗
本文以物资采购与成本核算为例,介绍了穿行测试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判定的具体操作步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云峰
居住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着诸多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和问题,本文针对杭州市居住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比较和经验借鉴,站在促进杭州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立场上对居住郊区化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黄靓 蔡海生 刘序 刘桃菊
论文以江西省鄱阳湖区为例,综合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鄱阳湖区土地健康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该区11个县的土地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区的土地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只有德安县为健康区,进贤、九江和永修3县为亚健康区,其它7个县均为不健康区。并进一步对各县土地健康状况的主要表现特征进行了总结,从而可为各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土地健康评价 定量分析 鄱阳湖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廷武 张露 张俊飚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解决"谁来种地"等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意义重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要克服当前职业农民培育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畅、动力机制不足、竞争机制欠缺等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用户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然选择。武汉市东西湖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探索形成的以供给侧改革为特征的"123456"创新模式,具有丰富的借鉴与推广价值。研究表明,明确目标与任务,加强组织与管理,精准选择培育对象,配套跟进扶持政策,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供给侧改革 创新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丽霞
通过研究杭州市1990-2010年间耕地、粮食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在生存型粮食需求、营养型粮食需求、享受型粮食需求下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三点滑动平均法对杭州市2011-2030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粮食需求下,营养型需求最符合杭州市的粮食安全现状,在营养型粮食需求中,1990年杭州市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为0.041hm2,到2010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增长至0.069 hm2,而1990-2001年,耕地压力指数K>1;2002-2022年,K>2;2023-2030年,K>3。由此可见,杭州市的粮食安全处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明晓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陈勤娟 詹伟君 汪梅蓉
杭州市有鸟类 3 0 6种 ,隶属 1 7目 49科 ,占浙江省鸟类种数的 6 9 2 3 %。其中留鸟 1 2 4种 ,占 40 5 2 % ;夏候鸟 45种 ,占 1 4 71 % ;冬候鸟 96种 ,占 3 1 3 7% ;旅鸟 40种 ,占1 3 0 7% ;迷鸟 1种 ,占 0 3 3 %。分析了鸟类迁徙及环境变化对鸟类的影响。在动物地理分布上 ,杭州市属东洋界华中区接近古北界南缘 ,鸟类组成具有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 ,但仍偏向东洋界。表 5参 23
关键词:
鸟类区系 动物地理 杭州市 浙江省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束加稳 杨文培
在国家生态省、市、县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市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文献,将杭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进而选择SO2年均浓度、PM2.5浓度、NOx削减率等43个具体指标;运用IAHP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作为本论文指标最终的权重值;运用AHP对2005—2015年杭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为杭州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模 韦新良 李荣勋 张晓满 何相忠
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随机抽取游客进行现场评分的资料,建立了杭州西湖景区6个主要景点的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模型。依据各景点的综合得分值对各景点的旅游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了9个评价要素对西湖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潭印月在各景点中位居榜首,而水景则是影响西湖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