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8)
2023(18331)
2022(15843)
2021(14712)
2020(12193)
2019(27885)
2018(27687)
2017(53462)
2016(28695)
2015(32135)
2014(32279)
2013(31570)
2012(29370)
2011(26631)
2010(26903)
2009(24666)
2008(23738)
2007(20876)
2006(18625)
2005(16650)
作者
(82115)
(68560)
(67817)
(64720)
(43750)
(32646)
(30956)
(26840)
(26068)
(24509)
(23252)
(23153)
(21817)
(21632)
(21219)
(21074)
(20355)
(19920)
(19560)
(19518)
(17176)
(16843)
(16559)
(15837)
(15464)
(15272)
(15078)
(14981)
(13842)
(13414)
学科
(132162)
经济(132037)
管理(82397)
(78552)
(63427)
企业(63427)
方法(52322)
数学(45495)
数学方法(44905)
中国(35523)
(34069)
地方(31293)
(28958)
业经(28102)
(25870)
农业(23215)
(21823)
(21663)
贸易(21650)
(20910)
(19489)
技术(19486)
银行(19449)
环境(19321)
理论(19290)
(19028)
金融(19026)
(18817)
(18709)
地方经济(17633)
机构
学院(408072)
大学(407663)
(172807)
经济(169148)
管理(161134)
研究(141474)
理学(138527)
理学院(137017)
管理学(134660)
管理学院(133926)
中国(106512)
(87025)
科学(84918)
(77846)
(70464)
中心(63874)
研究所(63770)
(63596)
财经(61564)
(60682)
业大(58019)
(55948)
北京(55485)
(54758)
师范(54285)
经济学(51961)
(51557)
农业(49114)
(48966)
经济学院(46420)
基金
项目(272998)
科学(215458)
研究(202713)
基金(197239)
(170553)
国家(169102)
科学基金(145924)
社会(128105)
社会科(121439)
社会科学(121410)
(106491)
基金项目(103921)
自然(93514)
教育(93095)
自然科(91322)
自然科学(91301)
自然科学基金(89640)
(89276)
编号(83174)
资助(81734)
成果(67576)
(61416)
重点(60777)
(60353)
课题(57436)
(56577)
创新(52751)
国家社会(52401)
教育部(52099)
科研(51451)
期刊
(197516)
经济(197516)
研究(126147)
中国(80412)
管理(61485)
学报(59332)
(58128)
(58063)
科学(56808)
教育(46785)
大学(46067)
学学(43279)
农业(40220)
(39049)
金融(39049)
技术(38220)
业经(31952)
经济研究(31853)
财经(30218)
(25964)
问题(25127)
技术经济(21468)
图书(20855)
(20142)
科技(19899)
理论(19515)
(19023)
现代(18735)
统计(18458)
商业(18425)
共检索到617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勖  孙斐  
在新常态背景和"一带一路"政策下,把握"硬科技"的创新转折点,因地制宜的总结和制定西安"硬科技"发展之路是新时代促进西安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硬科技"的作用和优劣点以及西安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沿海经济发展要素,把"硬科技"与西安内向型经济相结合,紧抓科研,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用"硬科技"打赢"十三五"时期的脱贫致富道路,整体助力西安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兴华  
科技进步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与对策探讨陕西机械学院党兴华“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依拜科技进步,把我国经济率设且正转移到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来.这是关系到我国“八五”计划,十年探划所成定的各项战冷B标是否能用和实现的大问用.对当前为好产业结构调伍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浩博  
随着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及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针对西安市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降低经营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胤道  
欠发达地区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达川地区科委向胤道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决定于这些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而有限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以较小的资源生产出价值较高、效益较大的好产品、名产品,关键要靠科学技术,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学技术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俊霞  
人口变动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变动具体体现在数量变动、结构变动及迁移流动三个基本方面。基于四川省统计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人口的数量减少、年龄结构老化以及大量净流出导致劳动力供给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人口红利效应弱化、社会养老负荷超重、社会消费结构变化以及人力资本严重流失。为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坚持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充分把握人口红利、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人口有序合理流动、积极应对老龄社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北京是当前中国最具总部经济发展实力的城市,其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上海总部经济发展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本文对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异同点,提出了推进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俊霞  
人口变动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变动具体体现在数量变动、结构变动及迁移流动三个基本方面。基于四川省统计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人口的数量减少、年龄结构老化以及大量净流出导致劳动力供给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人口红利效应弱化、社会养老负荷超重、社会消费结构变化以及人力资本严重流失。为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坚持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充分把握人口红利、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人口有序合理流动、积极应对老龄社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强  樊相宇  朱长征  
针对物流业与各行业相互影响程度不确定的问题,以西安市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行业年增加值与生产总值年增加值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从中发现了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的行业,并计算了物流业与此类行业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明确了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给出了通过促进物流业发展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光  雷叙川  张略  王永杰  
在对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数据分析和区位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四川工业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归纳出科技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观念、体制、机制和运作等四个层面提出应对之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向军  田志龙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的一种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大金  陈良凤  刘辉  马昊  
影响农业乡村社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根本因素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目前支撑乡村社区经济好坏的根本因素取决于当地是否形成高效主导产业和当地区位条件。当地经济能人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决定乡村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与公共福利水平。而远离城郊的传统农产品生产基地、丘陵区和山区,金融、科技、市场等网络体系的严重缺失是制约现代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依照现行政策,单纯从事传统的种植业产业,单家独户经营,永远走不出收入低位徘徊的怪圈。社区集体合作经济、规模经营、新兴高效产业、现代农业的多功能开发、第三产业是推动乡村社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坪  梅林海  
文章概述了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的背景,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概况,对广东低碳经济研究及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孟建国  
文章指出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呈现了五大特征。着重分析了民营企业的三种风险 ,并给出了发展民营企业的对策 ,特别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 ,要注意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叶  梁佳  张静  
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我国西部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系统脆弱,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然景观资源多样、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是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是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和催化剂。西部地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首先要在多个层面上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网络立体化生态经济发展态势;其次要加强生态经济教育,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与智力支持;第三,要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产业体系,确立生态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