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2)
- 2023(16280)
- 2022(14117)
- 2021(13218)
- 2020(11020)
- 2019(25602)
- 2018(25492)
- 2017(49164)
- 2016(26750)
- 2015(30360)
- 2014(30458)
- 2013(29587)
- 2012(26862)
- 2011(23907)
- 2010(23846)
- 2009(21318)
- 2008(20600)
- 2007(17802)
- 2006(15239)
- 2005(12747)
- 学科
- 济(102097)
- 经济(101975)
- 管理(78923)
- 业(71394)
- 企(60033)
- 企业(60033)
- 方法(51530)
- 数学(45026)
- 数学方法(44194)
- 农(27132)
- 财(26484)
- 中国(25666)
- 学(24504)
- 业经(22142)
- 理论(19484)
- 地方(19253)
- 环境(18808)
- 制(18293)
- 农业(18064)
- 贸(17760)
- 贸易(17752)
- 务(17522)
- 财务(17426)
- 财务管理(17383)
- 易(17267)
- 和(17183)
- 技术(16463)
- 企业财务(16359)
- 划(15510)
- 银(14708)
- 机构
- 学院(370567)
- 大学(369673)
- 管理(147951)
- 济(139523)
- 经济(136337)
- 理学(129095)
- 理学院(127682)
- 管理学(124829)
- 管理学院(124180)
- 研究(119228)
- 中国(87459)
- 京(78316)
- 科学(77377)
- 财(64055)
- 农(61361)
- 所(59493)
- 业大(58615)
- 中心(55112)
- 研究所(54638)
- 江(53463)
- 财经(51939)
- 北京(48866)
- 范(48667)
- 农业(48293)
- 师范(48113)
- 经(47256)
- 院(44518)
- 州(43174)
- 技术(42382)
- 经济学(41169)
- 基金
- 项目(263372)
- 科学(206509)
- 基金(189952)
- 研究(189895)
- 家(166876)
- 国家(165537)
- 科学基金(142293)
- 社会(116598)
- 社会科(110402)
- 社会科学(110373)
- 省(104296)
- 基金项目(100313)
- 自然(95376)
- 自然科(93188)
- 自然科学(93163)
- 自然科学基金(91405)
- 教育(89133)
- 划(88003)
- 资助(79462)
- 编号(78049)
- 成果(61840)
- 重点(59026)
- 部(57230)
- 发(55202)
- 创(54745)
- 课题(54010)
- 科研(51122)
- 创新(51057)
- 大学(48894)
- 教育部(48834)
- 期刊
- 济(144622)
- 经济(144622)
- 研究(101925)
- 中国(68719)
- 学报(62002)
- 科学(55447)
- 农(54203)
- 管理(53259)
- 财(49724)
- 大学(46837)
- 教育(44925)
- 学学(44156)
- 农业(37736)
- 技术(35713)
- 融(26154)
- 金融(26154)
- 业经(25126)
- 财经(23836)
- 经济研究(23555)
- 经(20275)
- 业(19540)
- 统计(19422)
- 图书(19385)
- 版(18383)
- 科技(18378)
- 问题(18317)
- 技术经济(17957)
- 策(17126)
- 理论(16698)
- 资源(16371)
共检索到522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亮 樊涛 慕群 周春雷 许中平
基于“电—碳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和步骤,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自评估分析法和对比验证分析法,对模型输入指标、模型计算过程、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全过程、全环节评估,保障模型计算结果和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建立碳排放核算方法评估标准体系,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场景应用需求制定推广应用规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琴 曲建升 曾静静
在介绍国际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和诠释了生存碳排放的概念。生存碳排放包括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两大类,直接碳排放包括家庭能耗和私人交通两大类,间接碳排放包括食品、衣着、住房、日用品和出行等五大类。在介绍投入产出分析、生命周期分析和消费方式分析等常用的碳排放方法的基础上,指出生存碳排放的评估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实地抽样调查和不确定性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细化生存碳排放的特征,从家庭碳排放总量、家庭人均碳排放量、家庭单位收入碳排放量和基本生存碳排放量等角度提出了生存碳排放的评估指标,这些指标的建立有助于分析生存碳排放同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年龄结构...
关键词:
生存碳排放 温室气体 碳足迹 气候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程程 廖原 赵佳佳
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气候风险管理和气候信息披露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广受关注的重点。其中,可靠的基础数据是气候信息披露和气候风险管理的关键。然而,金融机构在碳排放核算数据获取和投融资碳排放核算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亟待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云凤
近几年消费碳排放和国际间碳泄露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构建消费碳排放核算体系,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我国8个地区的消费碳排放,分析生产分割条件下区域间贸易对各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消费碳排放较多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区域,同时单位GDP消费碳排放的地区差异远远小于单位GDP生产碳排放的差异。通过区域间贸易,全国形成了"西部→中部→东部沿海"输出隐含碳的空间格局,这说明中西部区域实际上承担了东部沿海区域消费的外部性。因此,应通过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政策、扩大碳排放交易的范围和规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等措施,降低中西部碳排放量,缩小与沿海发达区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超峰 鞠美庭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低碳城市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低碳城市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考核标准体系。在低碳城市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考虑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势,建立了低碳城市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黄颖
与碳排放权的市场交易相比,碳排放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并未跟上世界脚步,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缺少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会计准则,这使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难以标准化。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现状及问题,按照碳排放权的持有目的不同分别展开研究,尝试性地提出碳排放权会计的基本核算模式,提出碳排放权的会计属性应为资产类别,且持有目的为自用的碳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持有目的为出售的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结合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后续计量时应进行摊销,重估公允价值的变动;披露方面应采取财务报表表内和表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与计量 信息披露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伟
对我国目前减排机制与排放权交易发展现状的评估表明,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与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其发展还不完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排放权交易体系,在交易市场方面,应强调扩大规模、整合市场、建立多层次交易体系;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应强调专业管理、强化监督、追求高效;政策法规方面,碳排放交易法规与税收政策应同时使用;技术创新方面,应建立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与转让机制;资金运用方面,应以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为基础,打造我国的节碳基金;配套体系方面,应完善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及排放监测体系;国际竞争与合作方面,应坚持原则、积极参与、维护利益。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彩平 谭德明 刘梅娟
气候变化影响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使碳会计成为会计领域的国际性难题。在众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中,碳会计的定义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关于碳会计定义的研究成果表明,碳会计定义的多重性源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碳会计(Carbon accounting)理解的差异。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内在联系的视角,将碳会计重新定义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实物、技术等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核算和鉴证等方法,向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碳排放财务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碳排放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从财务会计视角制定《碳排放权
关键词:
碳会计 碳排放权 碳排放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昕婷 吴芷萱 袁广达
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的典型代表,火电企业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等特征,是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突破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我国规模较大的火电企业纷纷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作为我国大型独立发电公司之一的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减排成效尤为显著。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建立并完善科学、统一的定价机制有利于推进火电企业实现低碳经济,推进我国产业转型、能源结构优化。在对比分析现行碳排放权评估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借鉴短期碳生产函数,构建适当的碳排放权估值模型,并通过案例公司检验该模型的适用性,从而探究碳排放权的定价机制。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价值评估 估值模型 火电企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向阳 胡佳男
造纸行业作为中国八大重点排放行业之一,其碳排放情况直接影响中国能否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目标。为了科学预测造纸行业碳达峰情况,明确未来造纸行业碳减排目标,文章首先基于2001-2019年中国造纸行业数据,利用排放系数法对其碳排放总量进行核算;其次结合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评估模型(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进行造纸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法,设置13种情景对造纸行业碳峰值进行预测。研究表明:(1)能源结构、就业规模、经济发展与造纸行业碳排放呈正向相关,而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与造纸行业碳排放呈负向相关;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能源结构(1.168)、就业规模(0.200)、经济发展(0.171)、能源强度(-0.165)、碳强度(-0.177)。(2)在13种情景中,情景4更符合未来造纸行业碳排放发展趋势,即保持经济的中速发展、就业规模趋于稳定,同时强化碳减排目标,此时,碳达峰量为155.20百万吨,达峰时间为2029年。(3)根据情景分析,要保证造纸行业如期实现碳达峰,需要控制就业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并进一步优化能源效率,到2030年,能源结构应控制在61%左右,能源强度每年应降低3.4%,碳强度每年应降低4.4%。鉴于此,文章认为造纸行业应该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强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培养行业低碳意识,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亚梅 束小雪
基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二阶段视角,将企业持有的碳排放权分为经营性持有和交易性持有两大类,并参照2015年11月19日出台的《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经营性持有部分分为生产排放和日常排放核算,以期为碳排放核算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构想。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总量交易机制 分类核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丽笑 王亚菲
已有的城市碳排放核算研究基于核算实践工作,主要从碳排放源与碳排放活动(即碳排放责任分摊)等基于碳自身特点的角度对城市尺度的碳排放进行核算,然而基于国际统计标准的核算框架阐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使得一系列城市碳排放核算问题阻碍了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因此,本文拟从核算角度出发,以国际标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现有的城市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我国城市特征,对城市碳排放核算进行研究,明确城市碳排放核算的基本要素、分类和基本框架等,并给出具体的京津冀地区14个城市核算实例。本文认为城市人为碳排放与人类经济活动密不可分,城市碳排放核算工作应围绕经济活动(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展开。同时,核算应以“经济领土”与“常住性”为核算原则,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核算分类,以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及其相应的经济活动为核算基础,以投入产出模型为方法构建城市碳排放核算框架。此外,本文给出京津冀地区14个城市的碳排放核算实例,通过分部门数据识别各城市不同经济活动下的关键部门,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过区分来源地追溯京津冀地区14个城市消费排放与收入排放的主要产生地,为促进地区协同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王静懿 吴涛涛 郑怡然
在推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提升城市规划决策科学性的研究却相对缺乏。要把低碳城镇化目标纳入法定的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流程,必须要有科学、定量的方法对规划方案与管理决策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估。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国家、省级和城市整体宏观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与评估方法,而针对城区规划层面的碳排放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尤其缺乏。论文整理分析近年该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指出城区规划的空间尺度与规划管理体制的特性,把针对总体规划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内涵进行梳理,建立了适合绿色生态城区空间尺度的规划碳排放评估模型,用以对与详细规划相关的碳排放活动量、排放量以及碳清除活动量、清除量进行测算。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雯
本文认为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体系突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高度的职业性、规范性和一定的动态性等特征。它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核心,结合区域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职业等级要求的层次性设置课程,以知识对职业价值的大小选择教学内容,学习媒介和情境的设计具有更显著的职业化倾向,并从体系结构上保证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紧跟社会职业技术和观念的变化进行调整。
关键词:
职业标准 教学体系 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庆蒙 沈雪 张露 张俊飚
对现有ISO及各国发布的LCA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与实践进行梳理,对不同标准间所存在的核算单位、范围等核心要素进行剥离和识别,并将各国标准置于一个比较分析的框架中。结论表明,虽然各个标准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国际化和普适性已经成为未来LAC碳足迹核算体系发展的共识。提出我国的LCA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应做到尽量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本土特色,并增强标准的适用广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