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5)
- 2023(13970)
- 2022(12338)
- 2021(11555)
- 2020(9580)
- 2019(22254)
- 2018(21971)
- 2017(42824)
- 2016(23169)
- 2015(25978)
- 2014(25794)
- 2013(25183)
- 2012(22841)
- 2011(20390)
- 2010(20112)
- 2009(17900)
- 2008(17052)
- 2007(14475)
- 2006(12419)
- 2005(10185)
- 学科
- 济(90025)
- 经济(89926)
- 管理(67448)
- 业(60520)
- 企(50423)
- 企业(50423)
- 方法(44352)
- 数学(38984)
- 数学方法(38427)
- 中国(24116)
- 农(23428)
- 财(22070)
- 学(20151)
- 业经(19335)
- 地方(19301)
- 环境(17848)
- 农业(15767)
- 理论(15470)
- 和(15112)
- 务(14584)
- 财务(14513)
- 财务管理(14482)
- 贸(14414)
- 贸易(14409)
- 技术(14047)
- 易(13941)
- 划(13807)
- 企业财务(13709)
- 制(13612)
- 银(11199)
- 机构
- 学院(317214)
- 大学(317025)
- 管理(130155)
- 济(121220)
- 经济(118399)
- 理学(114304)
- 理学院(113020)
- 管理学(110889)
- 管理学院(110320)
- 研究(101221)
- 中国(72626)
- 京(66948)
- 科学(65393)
- 财(53009)
- 业大(49426)
- 农(49271)
- 所(48839)
- 中心(46546)
- 研究所(45206)
- 财经(44028)
- 江(43662)
- 范(42413)
- 师范(42029)
- 北京(41392)
- 经(40241)
- 农业(38640)
- 院(38076)
- 州(36208)
- 经济学(35878)
- 师范大学(34126)
- 基金
- 项目(231943)
- 科学(182917)
- 基金(168500)
- 研究(167923)
- 家(146808)
- 国家(145645)
- 科学基金(126476)
- 社会(105354)
- 社会科(99860)
- 社会科学(99832)
- 基金项目(90780)
- 省(90757)
- 自然(83887)
- 自然科(81898)
- 自然科学(81879)
- 自然科学基金(80326)
- 教育(77294)
- 划(76843)
- 编号(68920)
- 资助(68518)
- 成果(53335)
- 重点(51548)
- 部(50424)
- 发(48758)
- 创(48056)
- 课题(46368)
- 创新(44820)
- 科研(44452)
- 教育部(43212)
- 大学(43087)
- 期刊
- 济(123337)
- 经济(123337)
- 研究(86569)
- 中国(53634)
- 学报(49901)
- 科学(46417)
- 管理(44828)
- 农(43189)
- 财(39561)
- 大学(37794)
- 学学(35694)
- 教育(33932)
- 农业(30639)
- 技术(28256)
- 业经(21357)
- 融(20208)
- 金融(20208)
- 财经(19899)
- 经济研究(19009)
- 问题(17798)
- 图书(17102)
- 经(16915)
- 资源(16517)
- 科技(15851)
- 业(15583)
- 理论(14910)
- 版(14626)
- 技术经济(14503)
- 现代(14263)
- 实践(13921)
共检索到434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淑秋 韩志刚
针对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融合最新雨洪利用与管理理念,提出"生态海绵"地区的雨水利用规划理念,从城市规划层面前瞻性提出雨水资源化的途径。研究优化探讨"生态海绵"的构建技术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海绵"对雨水的渗透及滞留利用,实现水资源保护、城市防洪、水景观及水污染控制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雨水利用 城市规划 水系统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莫琳 俞孔坚
针对北京市面临的内涝水患和水资源短缺双重矛盾,融合国内外最新的生态雨洪管理理念,提出以绿地和水系为主体,构建城市"绿色海绵",转变依赖大规模工程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思路,探索雨水资源化的新型景观途径。以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拓片区为例,具体研究"绿色海绵"构建的技术方案,规划三级生态雨洪调蓄系统,通过对雨水径流进行源头控制和就地入渗,实现城市防涝、水源涵养和水景营造的多重效益。
关键词:
雨洪管理 安全格局 景观设计 亦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思思
雨水管理是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战略和措施。梳理了西方城市雨水管理的发展脉络,对当前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城市雨水管理,从发展趋势、方案决策、技术手段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可持续、近自然和多功能已成为城市雨水管理的根本目标,在制定技术方案时强调预防优先、源头控制以及工程和非工程管理实践的结合,并通过法规、行政、经济措施保障实施。对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波 崔玲
从雨水收集、渗透、储存等方面入手 ,提出改造城市非透水性硬化地面铺装为透水性铺装、利用城市凹地作为泄洪储水空间、建立雨水收集储存体系及排水管沟的透水设计等思路 ,分析了建立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体系的可行性。
关键词:
透水性铺装 透水管沟 泄洪储水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东春 汪元元
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大城市雨水利用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雨水利用现状、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建设开发、制定技术标准、经济激励政策、运营监管和宣传教育五方面提出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雨水利用 政策 北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超 徐向舟 李美娟 许士国
城市雨水利用最突出的效益是其生态、社会效益,因而通过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有利于城市雨水利用的实施和推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雨水利用激励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大连市为例,根据雨水利用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提出相应的雨水利用激励措施,即:以补贴为主,兼顾其它经济手段;对于不同组织模式,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同时提出:激励措施的制定应与雨水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相适应,并应在城市雨水利用开展过程中加强多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实施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雨水利用 效益分析 补贴 大连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玉升 徐建新 陈卫宾 李彦彬 张群波
雨水的集蓄利用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发生了变化。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问题上 ,对设定的各种方案进行优劣性评价 ,为解决雨水集蓄利用区复杂的生态经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实例证明 ,该优化方法有利于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经济优势 ,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
雨水利用 生态经济系统 优化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宏 梁献超 刘艳阳
针对城市内涝、雨水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分析了美国利用雨水营造雨水景观的成功案例如"雨水花园"和"绿色街道"工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园林景观的手段和材料加强城市雨水蓄滞能力,提高雨水下渗量的景观途径,并分析了具体办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璟莉
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对城市住宅区雨水利用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城市住宅区雨水的主要利用途径有:结合绿地建设的土壤入渗工程、利用建筑屋面的收集回用系统以及雨水调蓄排放系统。
关键词:
雨水资源 住宅区 城市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青娟
兼顾就地滞洪、减少雨洪灾害、控制非点源污染、资源化利用雨水、美化城市环境等多个目标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这个系统的建设意味着从传统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的社会技术转型。参照澳大利亚的发展过程,研究显示在海绵城市发展前我国城市大多数还处于"城市高效排水控制阶段",并在国家大力推行之后迅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转化依赖于社会技术体制主导的发展路径。我国的大量推广对这个发展路径非常有利,但同时也会伴随快速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政府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应该从宏观到微观三个层面承担更多的角色,从进一步构建社会大环境、创新管理机构和社会技术体制、促进机构合作和研究、加强公众教育与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城市可持续雨洪管理的迅速转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青娟
兼顾就地滞洪、减少雨洪灾害、控制非点源污染、资源化利用雨水、美化城市环境等多个目标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这个系统的建设意味着从传统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的社会技术转型。参照澳大利亚的发展过程,研究显示在海绵城市发展前我国城市大多数还处于"城市高效排水控制阶段",并在国家大力推行之后迅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转化依赖于社会技术体制主导的发展路径。我国的大量推广对这个发展路径非常有利,但同时也会伴随快速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政府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应该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青 刘晓文 孙艺
为科学指导"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从城市水文循环问题的起因和雨洪管理技术的需要出发并综述相关文献,提出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植物、土壤和透水铺装"三要素。同时从构建体系的微观方面综述了植物降雨截留的生态作用及影响因素、土壤入渗能力及影响因素和透水铺装结构、透水能力等,进而表明这三要素在城市雨水调蓄、滞渗效应中的潜力和作用。最后从提升雨水调蓄能力角度,分别针对三要素提出今后应用和基础研究应注重的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晓东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雨水系统污染日趋严重,系统的应用性研究缺失是制约污染控制措施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宁波为例,调研分析了雨水系统的污染状况,提出推广普及屋顶绿化、低势绿地、植被浅沟、闸门井和小型调蓄池等控制措施,并编制了不同类型的雨水系统设计优化方案;指出应在控规编制时将控制措施建设要求纳入法定文件,并建议从法规、管理、资金等方面保障雨水系统污染的控制。
关键词:
污染控制 雨水 规划 宁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建兵 刘昌明 郑红星
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缺水状况,而且能够涵养与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内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开展了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如何科学的评价雨水利用的成本效益是城市雨水利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城市水文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建立了城市雨水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对北京市2007年267项雨水利用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市雨水利用效益指数α达到了2.3,综合效益非常显著;②根据α的值,将全市分为4个区:①雨水利用无效益区(α<1.0),包括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和丰台区,占22.2%;②雨水利用低效益区(1.0≤α≤1.5),包括通州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淼 卢显伟 熊兴耀
采用理论计算和实例推演的方法,分析了绿化补水、地下水补充、水景用水补充三种模式的效益.结果表明,三种利用模式是理性的、可控制的、能操作的、易实测的节水方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
节水模式 地下水 水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