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
2023(1288)
2022(1109)
2021(977)
2020(741)
2019(1674)
2018(1582)
2017(3152)
2016(1635)
2015(1761)
2014(1724)
2013(1747)
2012(1604)
2011(1457)
2010(1398)
2009(1242)
2008(1151)
2007(826)
2006(706)
2005(581)
作者
(4445)
(3893)
(3786)
(3604)
(2495)
(1834)
(1696)
(1549)
(1531)
(1395)
(1343)
(1269)
(1251)
(1214)
(1202)
(1156)
(1148)
(1123)
(1107)
(1054)
(905)
(900)
(881)
(863)
(855)
(851)
(823)
(810)
(789)
(762)
学科
(8524)
经济(8518)
管理(4493)
(3488)
地方(3059)
环境(2737)
方法(2716)
(2487)
企业(2487)
数学(2464)
数学方法(2442)
(2239)
中国(2237)
(2049)
(1946)
土地(1922)
业经(1889)
地方经济(1723)
资源(1690)
农业(1601)
生态(1503)
经济学(1420)
(1400)
技术(1400)
(1226)
金融(1226)
发展(1183)
(1183)
(1100)
城市(1035)
机构
学院(23147)
大学(22136)
管理(9053)
(9040)
经济(8861)
理学(7898)
理学院(7776)
研究(7722)
管理学(7676)
管理学院(7624)
中国(5796)
科学(5266)
(4981)
(3870)
业大(3803)
中心(3649)
(3576)
(3491)
师范(3459)
(3413)
研究所(3389)
(3303)
农业(3106)
(3065)
财经(2953)
北京(2898)
经济学(2889)
资源(2868)
师范大学(2759)
(2699)
基金
项目(18002)
科学(14551)
研究(13292)
基金(12877)
(11187)
国家(11089)
科学基金(9756)
社会(8668)
社会科(8258)
社会科学(8257)
(7506)
基金项目(7060)
(6242)
自然(6155)
自然科(5971)
自然科学(5970)
自然科学基金(5837)
教育(5779)
(5549)
编号(5380)
资助(4718)
发展(4487)
(4407)
重点(4164)
(3964)
(3790)
课题(3783)
创新(3737)
成果(3630)
国家社会(3618)
期刊
(10220)
经济(10220)
研究(5695)
中国(4734)
科学(3661)
(3426)
管理(2950)
学报(2868)
资源(2646)
农业(2541)
业经(2272)
大学(2088)
(2036)
学学(2007)
技术(1986)
教育(1951)
国土(1420)
问题(1408)
经济研究(1405)
科技(1353)
生态(1331)
(1298)
(1261)
(1225)
金融(1225)
土地(1206)
财经(1154)
商业(1132)
现代(1064)
技术经济(1035)
共检索到30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霍冉  
我国废弃矿井数量众多,对其整治和开发利用迫在眉睫。以"生态型土地整治+"理念指导开展废弃矿井开发与利用,须以系统论的视角来统筹规划,做到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废弃矿井与所在区域协同开发,因地制宜规划、生态开发、合理利用,以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废弃矿井开发利用的迫切性和潜力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也是采矿大国,各类大中型矿山企业达8万余个。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霍冉  
我国废弃矿井数量众多,对其整治和开发利用迫在眉睫。以"生态型土地整治+"理念指导开展废弃矿井开发与利用,须以系统论的视角来统筹规划,做到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废弃矿井与所在区域协同开发,因地制宜规划、生态开发、合理利用,以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废弃矿井开发利用的迫切性和潜力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也是采矿大国,各类大中型矿山企业达8万余个。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戚鹏  尚煜  
近年来我国许多废弃矿井由于多种原因未进行闭坑治理和未履行闭坑程序,遗留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文章系统地分析和归纳了废弃矿井存在的积水危害、地质灾害、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废弃矿井有害气体的等环境问题及废弃井口带来的安全隐患,针对废弃矿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废弃矿井井口、废弃矿井内积水、废弃矿井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的治理措施,同时对于废弃矿井的瓦斯气、废弃地下空间的利用途径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Wanli Wu  
1引言18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北美洲地区造就了一批矿业城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出现了大量矿业废弃地,从而导致了这些资源枯竭型矿区城镇区域环境的污染和自然景观的干扰、矿山地质灾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煜琴  王霖琳  李晓静  张禾裕  
废弃矿区的生态环境损害成为当前制约资源枯竭的城市和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然而生态旅游又是废弃矿区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环境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废弃矿区"经济—环境—旅游"耦合系统的构成及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废弃矿区生态旅游开发具体实施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废弃矿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重构的思路与策略;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为例,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分析了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的总体布局和修复工程,以期为该类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俭民  王家骥  刘晓春  
本文通过对矿山废弃地及其恢复情况调查,分析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方向及蕴藏的产业机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伍荣  
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有利"思想是基于物质生产领域提出的。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服务本身也存在环境和生态影响,于是产生了生态型服务的理念和思想。生态型服务强调在不损害满足程度的前提下,通过服务来补充、替代产品对人们需要的满足,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促进生态的良性发展。生态型服务的提出与开发必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扩大企业新的增长点和提高竞争力,对公共政策的制订带来重大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杨帆  朱晓东  
科学发展观为西部开发战略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动力,重新审视发展战略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适时实施生态型追赶战略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探讨了西部开发生态型追赶战略的依据和目标体系,在对区域内部的发展条件和区域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后,充分依靠和挖掘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地区“三步走”新追赶战略构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钡  李慧明  王斌  
我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正在展开,与国外成功经验相比,我国废弃物管理基础统计数据的残缺性、滞后性与非动态性,将影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废弃物种类目录,开发城市废弃物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对城市废弃物的种类、数量、流动路程以及处理方式、处理结果实施动态监控,可以实现对废弃物的科学管理与调控。实现废弃物信息化管理对我国城市废弃物从回收、处理到再生利用走规模化、产业化和科学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永鹏  杨凯  车越  林逢春  
固体废弃物流向研究不仅是对资源流和物质流研究的深入和补充,而且在促进循环经济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闵行区为例,以统计资料和企业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闵行区近11年来工业固体废弃物(ISW)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情况,重点探讨了工业固体废弃物流向(DISWF)及其驱动机制,基于生态型城区的建设指标及其内在要求,结合闵行区在DISWF调控和管理方面的实践,提出生态型城区DISWF调控对策,结果表明:①区域尺度上,ISW服从资源流动的"就近原则";产业尺度上,各行业的企业数量与其ISW输出量呈金字塔与倒金字塔分布,且行业间流量大于行业内流量;企业尺度上,单个ISW输出企业所对应的输入企业数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抚英  
论文分析了我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中存在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法规政策滞后与缺位、发展模式单调趋同等三方面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的理论观点,构建了系统协同再生的研究结构。进而,对系统协同再生的目标进行解析,讨论系统进化的总目标、各子系统进化目标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协同目标;探索系统协同再生的运行机制以及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规划对策的框架和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光全,何书金,郭焕成  
随着采矿业的发展,我国矿区土地资源破坏相当严重,同时废弃土地资源的复垦利用率又非常低(约10%),矿区废弃土地复垦研究工作非常迫切。开展全国矿区废弃土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是其复垦研究的基础,可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实时指导。本文正是根据这种需要,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运用一定的原则与依据,将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划分为5类25个亚类,均对每一亚类,作出了相应的适宜性评价,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途径。为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作出了科学的评价,为废弃土地资源的复垦提出有效的开发利用途径,从而为提高土地生产力,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效的政策与技术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秀艳  雷海清  李发勇  闫田力  吴志钢  何家骅  
采用方差分析及隶属函数等方法对苍南矾矿废弃地引入的18种环境修复植物的生长与生理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分蘖高生长量在草本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冠幅生长量在木本植物间差异极显著(P<0.01);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SOD和CAT酶活性)在18个植物种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植物对矾矿废弃地环境的适应性是不同的,进行植物筛选是生态修复的关键和必要环节。综合生长与生理适应性表现,认为美丽胡枝子、新银合欢、构树和香根草是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适生先锋物种,特别是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的美丽胡枝子和新银合欢对废弃土壤中N元素及有机质的积累有积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翠玲  顾万春  郭玉文  
通过大量信息调研及我国部分矿区绿化总结,简述国内外矿区复垦现状;阐明废弃矿区林业复垦的重要性,提出林业复垦技术,其中包括矿区分类,复垦区立地分类及土地、土壤评价,树种筛选、绿化模式与选择,良种壮苗培育及合理造林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姚江春  朱江  姜浩  李翔  
城乡融合是实现共同富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生态型地区长期陷入发展动力缺失、低水平循环、村镇衰败的困境,城乡融合面临更大的挑战,探索生态型地区城乡融合路径意义重大。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城乡融合的理论框架,建构了生态型地区“价值链—供应链—要素链”组合的城乡融合路径,并以粤北生态发展区为例提出了具体路径策略:一是构建全链条的生态产品价值链,建立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生态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二是构建跨区域和城乡垂直分工的生态产品供应链,建立“大湾区中心城市—粤北市县城区—粤北村镇”三级空间供应体系;三是建立生产要素流转交易的要素链,围绕生态产品供应链促进人口、土地要素的城乡对流。研究对开展特定地域城乡融合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生态型地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