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5)
- 2023(12400)
- 2022(10335)
- 2021(9623)
- 2020(7815)
- 2019(17963)
- 2018(17679)
- 2017(32706)
- 2016(17315)
- 2015(19075)
- 2014(18741)
- 2013(17732)
- 2012(16169)
- 2011(14101)
- 2010(13756)
- 2009(12329)
- 2008(11440)
- 2007(9458)
- 2006(7897)
- 2005(6605)
- 学科
- 济(69444)
- 经济(69366)
- 管理(48519)
- 业(40754)
- 企(32879)
- 企业(32879)
- 方法(30942)
- 数学(27879)
- 数学方法(27459)
- 中国(20780)
- 农(17232)
- 财(15962)
- 地方(15199)
- 学(13992)
- 业经(13556)
- 环境(12907)
- 制(12061)
- 理论(11399)
- 农业(11286)
- 贸(10576)
- 贸易(10572)
- 易(10214)
- 银(10107)
- 融(10103)
- 金融(10096)
- 银行(10081)
- 技术(10002)
- 划(9949)
- 体(9863)
- 和(9822)
- 机构
- 学院(231161)
- 大学(230178)
- 济(92400)
- 经济(90340)
- 管理(89494)
- 理学(78016)
- 理学院(77114)
- 研究(76543)
- 管理学(75522)
- 管理学院(75096)
- 中国(55524)
- 京(47881)
- 科学(47374)
- 财(40937)
- 农(36478)
- 中心(36238)
- 所(35924)
- 业大(35493)
- 江(33501)
- 财经(33421)
- 研究所(33091)
- 范(31373)
- 师范(30991)
- 经(30660)
- 院(29700)
- 北京(28842)
- 农业(28717)
- 经济学(28559)
- 州(26237)
- 经济学院(25905)
- 基金
- 项目(170432)
- 科学(135559)
- 基金(124900)
- 研究(122845)
- 家(109858)
- 国家(109008)
- 科学基金(94965)
- 社会(79409)
- 社会科(75344)
- 社会科学(75328)
- 省(66971)
- 基金项目(66966)
- 自然(62167)
- 自然科(60815)
- 自然科学(60795)
- 自然科学基金(59629)
- 教育(57121)
- 划(56506)
- 资助(49311)
- 编号(48616)
- 重点(38463)
- 成果(37095)
- 部(36826)
- 发(36629)
- 创(35952)
- 课题(33811)
- 国家社会(33747)
- 创新(33689)
- 科研(32843)
- 教育部(31838)
共检索到325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晓玲 李晓伟
从景观与绿色空间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绿色"点状"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素,探求"点"状开放空间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中的布局方法,发挥点状空间的节点作用与连接功能,进而沟通点状空间与城市线性绿色空间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点、线"整合,展示和重构城市景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玲 莫冠冲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密集的建筑物逐渐将人们与自然隔离开来。绿色步行空间景观无疑成为了城市中的一条绿色丝带,既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又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并为城市居民营造了休闲、慢活、低碳、舒适的现代生活。文章以台中草悟道为例,从互动理论的视角探讨城市绿色步行空间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表达,旨在寻求一种人与景观良性互动的设计思路,使城市景观在满足美观、实用、舒适的前提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参与度。
关键词:
城市步行空间 景观设计 草悟道 互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翅 侯硕 张浩然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构建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生态格局的因素,还应适应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需求。基于对城市形态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形态因子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湘潭城市绿地形态的基础因子、规划因子和功能因子三方面的制约机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城市中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交通骨架、功能布局、行为需求、生态机理、景观塑造等七类细分要素。其次从区域和城市层面提出湘潭绿地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规划的观点提出三大基本策略:1)基础因子确定湘潭绿地基础构架;2)规划因子引导湘潭绿地重点提升;3)功能因子制约湘潭绿地合理布局。最后基于湘潭的发展现实条件,构建了整体性、分层次的湘潭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翅 侯硕 张浩然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构建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生态格局的因素,还应适应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需求。基于对城市形态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形态因子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湘潭城市绿地形态的基础因子、规划因子和功能因子三方面的制约机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城市中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交通骨架、功能布局、行为需求、生态机理、景观塑造等七类细分要素。其次从区域和城市层面提出湘潭绿地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规划的观点提出三大基本策略:1)基础因子确定湘潭绿地基础构架;2)规划因子引导湘潭绿地重点提升;3)功能因子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灵姝 张伟一 马欣
针对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公共空间现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角度,就空间场所营造、景观设计、环境设施、交通规划等提出构想和建议,旨在探索提高城市开放空间品质的景观学路径,并通过该典型个案的研究为北京市乃至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开放空间 景观设计 场所 王府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晓亮 杜志芳
文章以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指导标准与原则,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论述了农业景观规划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关系。探讨了农业景观规划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如绿色农业景观资料收集与分析、规划目标与定位、景观功能分区与布局、景观规划设计等。主要例举了以屋顶绿化设计为主的节能与能源利用、以雨水收集系统为特色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实例,提出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采用绿化与铺装相结合的渗水地面,减少建筑材料对自然径流的影响,可有效解决热岛效应。该...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评价体系 农业景观 规划 实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善峰 王剑云
绿色街道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已经成为进行街道雨水管理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分析街道雨水管理问题的出现,阐述了绿色街道的概念与功能,详细解析了美国波特兰市西南第12大街绿色街道景观建设的实例。在此基础上,全面研究介绍了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应用的"雨水种植沟、雨水种植池、路牙石扩展池和雨水渗透园"四种不同的街道雨水花园策略。最后结合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建设的特点,应用四种街道雨水花园策略对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和停车场绿地三种绿色街道设计建设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研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小敏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聚落形态,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城市不是自然要素及自然力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人类对城市空间功能的需求,构成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然而,城市空间又不可能脱离自然空间独立存在,因此提出了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与自然空间保持和谐的要求,这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景观设计学》(【英】Robert.Holden/Jamie.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警卫 徐纹艳 林保英
针对当前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设计随意性较强和公众审美认知被忽视的问题,探寻了基于公众审美的植物景观设计的依据。以徐州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40个样地,对每一个样地的15个植被结构指数进行了现场测量或计算。每一个样地以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为媒介,并以100名公众为评价人员,对各个样地的美学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加灌木种类丰富度的同时降低乔木覆盖度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美景度。
关键词:
公众审美 城市绿地 植物景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媛媛 周晨 张天眷
城市立交绿地包括立交用地及其相邻区域的绿地,其景观具有环境的复杂性、绿化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与实用性以及视觉的观赏特性等特征.城市互通立交绿景观设计中应把握整体与个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生态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要考虑到造价、后期养护、美化环境、长远利益等问题,保证交通安全;环形交叉口中心岛应在保证视距的前提下进行诱导视线的种植,并可结合布置园林小品、小型雕塑、模纹式花坛、喷泉水池等增加景观特色;中心岛上的绿化一般以层次多变、平面图案流畅鲜明的花坛式绿化为主,形成草皮、低矮灌木和花卉组成的动态立体图案.
关键词:
互通立交绿地 景观设计 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房华
室内立体绿化是构筑室内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它对室内物理环境以及人们的精神感受有着显著的生态与景观调节作用。室内立体绿化在我国的技术研究和设计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室内立体绿化的生态作用、种植技术、设计要求、景观设计的探讨,期望能够对我国室内立体绿化景观设计和室内生态设计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永刚 王向阳 章茹
为了应对城市雨洪问题,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充分利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进行雨洪管理。首先分析了城市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然后提出城市湿地雨洪管理的策略,最后论述了城市湿地雨水管理的景观设计途径。指出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要依据雨水在源区—迁移—汇流域尺度上的过程,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设计集水、输水、汇水景观,对这一全过程中的雨水进行汇集、渗透、过滤及存贮等处理,实现对雨水水量、水质的高效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琳
城市入口地段道路是人们认识城市的开始与通道。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城市入口地段道路景观与一般城市道路景观从不同方面做了比较。总结了城市入口地段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与设计步骤,探讨了城市入口地段道路景观的四大特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设计内容。
关键词:
城市入口 道路景观设计 特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林 曹坤梓 邢忠
绿色空间是维持城市系统安全和健康的环境基石,国内规划实践中形成了多种与之相关的法定和非法定规划类型。分类体系是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基础,然而当前绿色空间规划缺乏统一的分类逻辑框架。通过理清规划诉求的关键问题,借鉴相关法规标准的分类经验,衔接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整合相关部门管理意图,笔者提出"双层多级分类体系"作为一种可行分类思路,以包融多功能复合价值、涵盖规划连续过程、整合多部门管理意图,并促进绿色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绿色空间 规划诉求 双层多级分类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莞 张伶伶 单鹏宇
本文对严寒城市的居民进行冬季公共开放空间景观使用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20.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严寒城市居民冬季参与户外活动的7个影响因子,分别为外部环境因子、文化活动因子、人群特征因子、美景度因子、空间形态因子、内部舒适度因子、设施完善度因子。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子提出严寒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冬季景观设计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