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0)
- 2023(12946)
- 2022(10861)
- 2021(10283)
- 2020(8342)
- 2019(18885)
- 2018(18460)
- 2017(35942)
- 2016(18960)
- 2015(20940)
- 2014(20543)
- 2013(19825)
- 2012(18382)
- 2011(16301)
- 2010(16475)
- 2009(15009)
- 2008(14316)
- 2007(12621)
- 2006(10943)
- 2005(9191)
- 学科
- 济(76741)
- 经济(76667)
- 业(58640)
- 管理(56772)
- 企(45775)
- 企业(45775)
- 农(32851)
- 方法(32794)
- 数学(29182)
- 数学方法(28755)
- 财(23346)
- 农业(21586)
- 中国(20395)
- 业经(19820)
- 地方(16482)
- 制(15876)
- 策(15066)
- 务(14530)
- 财务(14487)
- 财务管理(14455)
- 贸(14254)
- 贸易(14246)
- 易(13912)
- 企业财务(13755)
- 银(12389)
- 银行(12380)
- 学(12353)
- 行(11773)
- 技术(11633)
- 环境(11587)
- 机构
- 学院(260451)
- 大学(254676)
- 济(109491)
- 经济(107214)
- 管理(104529)
- 理学(90422)
- 理学院(89502)
- 管理学(88053)
- 管理学院(87537)
- 研究(83379)
- 中国(64543)
- 财(51617)
- 京(51545)
- 科学(47706)
- 农(42282)
- 财经(40650)
- 中心(40590)
- 江(39110)
- 所(38847)
- 经(37013)
- 业大(36837)
- 研究所(34993)
- 范(33707)
- 师范(33437)
- 经济学(32845)
- 农业(31641)
- 北京(31334)
- 院(30904)
- 州(30604)
- 财经大学(30003)
- 基金
- 项目(178420)
- 科学(142789)
- 研究(134719)
- 基金(130904)
- 家(112342)
- 国家(111327)
- 科学基金(97647)
- 社会(87536)
- 社会科(82863)
- 社会科学(82844)
- 省(70161)
- 基金项目(69359)
- 自然(61987)
- 教育(61807)
- 自然科(60516)
- 自然科学(60501)
- 自然科学基金(59374)
- 划(57857)
- 编号(55512)
- 资助(52271)
- 成果(44196)
- 部(39826)
- 重点(39658)
- 发(39272)
- 课题(37638)
- 创(37245)
- 国家社会(36227)
- 教育部(34889)
- 人文(34866)
- 创新(34688)
- 期刊
- 济(123598)
- 经济(123598)
- 研究(74483)
- 中国(47994)
- 农(43564)
- 财(40239)
- 管理(38328)
- 科学(35010)
- 学报(34427)
- 农业(28926)
- 大学(28383)
- 融(27261)
- 金融(27261)
- 学学(27089)
- 教育(25468)
- 业经(23832)
- 技术(22998)
- 财经(19413)
- 经济研究(19013)
- 经(16661)
- 问题(16274)
- 版(12890)
- 业(12745)
- 贸(12174)
- 技术经济(12047)
- 现代(11957)
- 理论(11797)
- 商业(11230)
- 资源(11161)
- 世界(11088)
共检索到38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 星 唐晓岚 叶海跃 王军围 刘 澜
传统乡村景观人文与生态系统交织,时空演进因素复杂,其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推导是对其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借助在物质流动和景观过程模拟中具有突出优势的"源汇"理论和方法,解析传统乡村地域中的"源"与"汇",提出基于正负双向"源汇"格局的传统乡村景观保护策略和实施路径,为传统村镇的规划编制和数字化管理提供空间分析方法与决策支持,以期探索一条兼顾人文、生态景观保护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景观可持续利用路径。
关键词:
乡村景观 源汇格局 保护与导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霄鹤 兰思仁
福建传统村落景观具有历史悠久、风貌古朴、特色鲜明的地域特点,对其类型、分布及其典型特征的研究,是建设"乡愁"浓郁的"美丽乡村"和发挥福建传统村落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首要前提。首先借鉴相关研究学者对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的研究,基于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的实地调研情况,构建了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K-modes方法,以截止2013年12月31日前评选出的福建省内具有国家级、省级称号的54个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第三根据分类结果,分析出福建省内存在闽江以北(包括闽江流域)综合文化村落景观区域、闽西客家村落景观区域、闽南红砖文化村落景观区域3个传统村落景观区,其中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艳 胡继燕 刘传龙
当今中国城乡发展正面临急需解决的水问题,这些因水而引起的系列问题是综合的、系统的,需要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给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依据和指导。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以及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逻辑,阐述了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盲目及其相应的对于生态破坏等问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其核心在于构建跨区域的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以建成"斑块—廊道—基质"为内核的生态景观格局,以期解决好中国乡村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联动问题。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 乡村景观规划 水生态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而乡村民宿作为农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核心主题,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减少、农业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手段,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本论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策略,旨在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民宿 景观设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研究。通过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之间、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表明:在核心区,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大小受地类斑块相对面积的影响明显;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m缓冲区相关指数等几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该区景观复杂,景观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总量的25%,数量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75%。建立2个亮温多元线性模型,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键剑
目前乡村景观存在诸如规划、建筑缺乏地方特色、乡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村落邻里活动空间缺失等问题.提出要维持完整的乡村自然景观特色,应根据当地地形分布合理布局,传承乡土文化特色,合理开发乡村资源,保护乡村的聚落空间,以加强对乡村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规划设计 乡土文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忠礼
乡村景观是人们在乡村聚落的活动场所,它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乡村景观包含自然生态景观、生产劳作区域景观、生活区域景观等,它体现了乡村景观的综合性。乡村景观生态设计是人们在遵循自然法则状态下的一种生产活动,也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环境破坏的一种反思。通过生态设计可以减少对乡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减轻对人们身体的伤害。由冷平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园林生态学》(第二版)一书,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提出了许多关于景观生态设计的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紫雯 陈伟
城市传统景观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积淀起来的文化遗产,城市必须保护那些经过时间沉淀、构成城市风貌的景观特征。引用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城市设计实现景观特征保护与城市文化复兴的若干范例,提出了要在景观规划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制定城市设计导则,以发挥其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导控管理作用。同时也强调了景观的动态发展规律,要求在保护景观特征的基础上,创造有地方魅力的、能适应时代需要的城市景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采薇
乡村景观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对乡村各种景观,特别是对乡村民居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公共设施景观等进行改造、优化、开发的活动。本文针对我国乡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强化景观设计理念、廊道与斑块协调建设等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景观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珊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国内旅游业也迅速兴起,特别是在美丽乡村背景下特色旅游村镇不断被开发,利用乡村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为旅游者提供了动人优美的旅游环境。但在特色旅游村镇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从特色旅游村镇景观问题入手,进一步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促进特色旅游村镇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妮
生态休闲理念集中反映了当前受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而生态休闲旅游无疑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这就要求乡村旅游产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快产品更新与服务升级。园林景观作为兼具自然美感与人文特质的旅游资源,充分契合了时下受众的生态休闲消费需求。因此,应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乡村本地的园林景观资源,合理打造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新型乡村旅游体系,以此去驱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多元化转型、长效化发展。
关键词:
生态休闲消费需求 乡村旅游 园林景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超
特色小镇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宽与增扩了乡村旅游业产品、服务的输出面和容量,其中,景观建设发挥了营造差异化体验氛围、引导消费趋势演变的重要作用。而在当前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过程之中,整体规划欠缺科学性、定位不够清晰、同质化明显、创新乏力等瓶颈与问题的日渐显现,又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乡村旅游业的创新式运营。因此,应以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更新为突破口,优化现有的经营管理思路与模式,从而驱动乡村旅游业的开放式、集约化、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景观建设 乡村旅游 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若彤
<正>乡村景观是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指根植于乡土的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如土地利用水平不高、村落空间布局混乱、乡土风貌破坏严重等。这就要求我们提早规划乡村景观,将传统园林技艺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还乡村景观于“宛若天成”。基于此,经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重焕生机:以乡村景观的融合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一书尝试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融合创新来推动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