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1)
- 2023(10441)
- 2022(8882)
- 2021(8292)
- 2020(6886)
- 2019(15846)
- 2018(15546)
- 2017(29808)
- 2016(15940)
- 2015(17600)
- 2014(17509)
- 2013(16689)
- 2012(14994)
- 2011(13326)
- 2010(12851)
- 2009(11368)
- 2008(10482)
- 2007(8737)
- 2006(7366)
- 2005(5899)
- 学科
- 济(63952)
- 经济(63876)
- 管理(42702)
- 业(37406)
- 方法(30964)
- 企(30253)
- 企业(30253)
- 数学(26935)
- 数学方法(26554)
- 中国(18371)
- 农(15889)
- 财(14796)
- 地方(14336)
- 业经(12840)
- 学(12271)
- 理论(11444)
- 农业(10769)
- 制(10645)
- 环境(10437)
- 务(9218)
- 财务(9163)
- 财务管理(9143)
- 贸(9014)
- 贸易(9012)
- 体(8922)
- 和(8821)
- 技术(8754)
- 企业财务(8680)
- 易(8673)
- 融(8299)
- 机构
- 学院(213355)
- 大学(211953)
- 管理(85272)
- 济(84050)
- 经济(82123)
- 理学(74656)
- 理学院(73795)
- 管理学(72320)
- 管理学院(71926)
- 研究(68546)
- 中国(49798)
- 京(44084)
- 科学(43207)
- 财(37389)
- 中心(32688)
- 农(32326)
- 所(31748)
- 业大(31546)
- 财经(30775)
- 江(30321)
- 范(30046)
- 师范(29689)
- 研究所(29361)
- 经(28218)
- 北京(26479)
- 院(26288)
- 经济学(25890)
- 农业(25324)
- 师范大学(24253)
- 州(24017)
- 基金
- 项目(157130)
- 科学(125940)
- 基金(116356)
- 研究(112681)
- 家(101747)
- 国家(100984)
- 科学基金(88723)
- 社会(73498)
- 社会科(69826)
- 社会科学(69810)
- 基金项目(63243)
- 省(61688)
- 自然(58660)
- 自然科(57337)
- 自然科学(57322)
- 自然科学基金(56245)
- 教育(52146)
- 划(52056)
- 资助(46407)
- 编号(44444)
- 重点(35181)
- 部(34226)
- 发(33945)
- 成果(33201)
- 创(32927)
- 国家社会(31098)
- 创新(30819)
- 科研(30407)
- 课题(30316)
- 教育部(29590)
共检索到292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逢军
"游憩意象综合体"是对城市实体游憩空间的可意象性起关键作用的"意象空间单元",对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游憩意象综合体"理念,探讨了"游憩意象综合体"的特征与内涵,并从目标、系统、层次、要素、途径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游憩意象综合体"理念的城市游憩空间意象营造框架,为当前我国城市游憩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郑刚 李雪英 白旸
城市游憩地意象空间分析对城市旅游的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意象草图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郑州市游憩地意象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居民和游客构图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草图中有一些城市意象5种要素无法涵盖的成分。通过对草图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对郑州市的游憩地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城市游憩地 意象空间 意象草图 郑州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逢军
城市游憩意象评价研究对城市游憩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以主城区居民游憩印象调查问卷为第一手资料,采用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南昌市游憩意象的总体评价一般,具有正向和负向两个层面的意象评价内容;英雄城和生态城是南昌市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评价性游憩意象,"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是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的两大核心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受到居民的性别、居住时间和居住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城市游憩意象 特征 评价 南昌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逢军
国民休闲背景下的城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分析对于规划建设具有幸福感、特色性、宜居宜游的城市游憩地有特殊重要意义。以城市居民游憩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访谈调查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游憩认知地图绘图过程与特征的差异性导致了其认知地图类型的差异性,反映了居民独特的绘图空间思维、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别样的游憩环境心理;②游憩意象要素以路径、标志和节点的等级层次较高,意象内容则以广场、游憩商务中心与特色休闲街区、重要景观路桥、特色建筑物(群)和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地为主;③意象空间格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市中心内聚倾向;④"革命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华
人类诞生于自然,在生息、发展中逐渐远离自然又渴望回归自然。依托于自然环境的各种游憩活动就是这样产生、发展、兴盛起来的。游憩地环境规划设计面临的正是解决自然环境保护与游憩空间的拓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并且要做到使设计更具有游憩吸引力。为解决游憩地拓展游憩空间与资源保护所产生的矛盾,研究提出一种线形游憩空间的设计手法,通过对线形游憩空间各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试图建立起与人的运行感知相适应的线形游憩空间秩序,使之能够对各种游憩活动与环境进行有效协调,在产生游憩吸引力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资源和尊重人的游憩需求。
关键词:
游憩空间 线形 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梁 朱捷 汪子茗
为了福州滨海游憩空间更好的发展,文章基于GIS对福州滨海游憩空间进行了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包含以下3个方面:(1)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分为旅游度假型、公园绿地型、文化型和商业型4个类型。(2)4类游憩空间都在县(市)中心形成了3个Ⅰ级适宜区,其中文化型和商业型的Ⅰ级适宜区基本相同;而旅游度假型和公园绿地型除了3个中心的Ⅰ级适宜区,在沿海区域也有广泛分布。(3)对各类游憩空间不同等级所占面积及比例进行了统计。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研究结果如何为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发展服务。
关键词:
游憩空间 GIS 用地适宜性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建朝 朱菁菁 丁新军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扩张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游憩空间建设处于快速增长和开发模式创新的新阶段。文章将城市游憩空间视为一个系统,并尝试引入"共生理论"对其重新解构,总结出城市游憩空间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和共生模式等要素,提出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游憩空间系统开发策略。
关键词:
城市游憩空间 共生理论 游憩开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永广 阮芳施 沈旭炜
在以SSCI和SCI核心期刊为搜索对象的前提下,对2000-2012年关于滨水区游憩空间的英文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滨水区生态环境、游憩冲突、游憩管理及游憩价值评估四个方面。通过中外文献内容比较,评述了中国文献与外国文献在研究视角、滨水区游憩功能定位和发展历程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中国滨水区游憩管理和开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滨水区 游憩 游憩功能 游憩管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琨 唐承财 钟林生
生态游憩空间配置是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优质生活环境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休闲城市综合标准试点市——常熟市为研究对象,以人口特征为切入点,对该市不同功能区内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可进行生态游憩的时间、生态游憩意愿、对不同生态游憩空间的偏好,以及全市不同功能区人口对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口特征影响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全市不同功能区的人口特征有显著差异,因此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不同。在人口量、人口平均生态游憩可能性、人口生态游憩空间类型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下,商业活动区内人口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生活居住区、商务办公区、工业生产区;全市不同功能区内人口对草地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水域和林地。可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区人口数量、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实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晓俊 王兴中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娱乐消费行为的变化,城市游憩功能在不断地健全和发展。文章在深入研究此变化的基础上,引入同心圆结构模型和一阶自回归模型来研究居民休闲娱乐消费行为对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消费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得到游憩商业区(RBD)消费空间结构在经过一段时间变化后,会形成一个稳定娱乐消费节点构成的ADHOC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维波
期刊数据库已成为学术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维普科技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作为数据源,运用Excel和SPSS等软件工具,从论文数量、研究学科、实证城市、作者来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1990—2005年有关城市游憩空间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讨论,总结了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贵蓉 宋文丽
鉴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择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现有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和典型游憩功能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城市游憩需求的空间结构特征、游憩供给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城市游憩需求和供给空间结构特征的形成因素,提出理想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模式。通过调研大连市主城区游憩场所的分布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大连城市游憩者的游憩需求特征,分析了大连市游憩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城市游憩空间的等级结构和整体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红霞
我国城市绿色游憩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缺少鲜明的地域特色;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对策是:注重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地域特色建设;加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利用;体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人文关怀”;协调环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华
运用缓冲区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对居民使用者主体的游憩行为特征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半径及其覆盖率反映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适宜度的区域差异,从而揭示上海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格局分异特征,发现服务覆盖率低和分布不均的空间格局影响了市民游憩的适宜度,从而导致上海整体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功能的较低水平。据此提出优化对策:市中心应注重空间整合的立体化与纵深化,近郊及中外圈区域的优化重点是空间布局的均匀性与渗透性,同时重视和加强多功能的生态游憩廊道系统的构建和生态游憩空间建设的近自然性与软质化。
关键词:
服务半径 城市生态游憩 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亮 王婧
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它为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的需求。在研究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的现状及变化特征,指出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