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8)
- 2023(17258)
- 2022(14864)
- 2021(13866)
- 2020(11695)
- 2019(27196)
- 2018(26606)
- 2017(51871)
- 2016(27443)
- 2015(31031)
- 2014(30716)
- 2013(30068)
- 2012(27377)
- 2011(24451)
- 2010(24736)
- 2009(22883)
- 2008(21255)
- 2007(18417)
- 2006(15996)
- 2005(13730)
- 学科
- 济(110099)
- 经济(109967)
- 管理(79460)
- 业(77786)
- 企(66124)
- 企业(66124)
- 方法(55870)
- 数学(49304)
- 数学方法(48517)
- 中国(32645)
- 财(29514)
- 融(28927)
- 金融(28925)
- 农(28140)
- 银(26764)
- 银行(26728)
- 行(25669)
- 业经(24528)
- 地方(22500)
- 学(22066)
- 制(21328)
- 理论(20368)
- 务(19857)
- 财务(19770)
- 财务管理(19725)
- 贸(19389)
- 贸易(19374)
- 农业(19173)
- 易(18811)
- 企业财务(18795)
- 机构
- 大学(383095)
- 学院(381412)
- 管理(154446)
- 济(152431)
- 经济(149197)
- 理学(135062)
- 理学院(133638)
- 管理学(130929)
- 管理学院(130254)
- 研究(121315)
- 中国(95348)
- 京(79925)
- 科学(74142)
- 财(70293)
- 所(58781)
- 中心(57872)
- 财经(57602)
- 农(57397)
- 业大(55769)
- 研究所(53800)
- 江(53491)
- 经(52557)
- 北京(50059)
- 范(49093)
- 师范(48606)
- 经济学(46939)
- 农业(44884)
- 院(44387)
- 州(44116)
- 财经大学(43363)
- 基金
- 项目(267396)
- 科学(211234)
- 基金(195347)
- 研究(195108)
- 家(169844)
- 国家(168227)
- 科学基金(146080)
- 社会(122942)
- 社会科(116727)
- 社会科学(116694)
- 省(104141)
- 基金项目(103130)
- 自然(95885)
- 自然科(93724)
- 自然科学(93703)
- 自然科学基金(92012)
- 教育(91224)
- 划(87414)
- 资助(81836)
- 编号(79633)
- 成果(63359)
- 重点(59576)
- 部(59123)
- 发(56027)
- 创(55939)
- 课题(54287)
- 创新(52091)
- 科研(51431)
- 教育部(51411)
- 大学(50818)
- 期刊
- 济(155450)
- 经济(155450)
- 研究(109069)
- 中国(68476)
- 学报(58259)
- 管理(55799)
- 科学(53513)
- 财(53407)
- 农(50887)
- 大学(45276)
- 融(42803)
- 金融(42803)
- 教育(42718)
- 学学(42614)
- 技术(35248)
- 农业(34928)
- 财经(27660)
- 经济研究(25714)
- 业经(25421)
- 经(23544)
- 问题(19707)
- 图书(19286)
- 统计(19013)
- 理论(18447)
- 技术经济(18201)
- 业(18145)
- 科技(17652)
- 策(17376)
- 版(17152)
- 商业(16805)
共检索到54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传勇
家庭金融是近年来金融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随着我国收入分配主体的变化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居民家庭的资产结构和资产选择行为发生明显变化,家庭资产总量分布不均和结构失衡等微观结构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问题不仅牵涉到居民的福利问题,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本文从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以及模拟分析等视角对家庭金融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出一个较为新颖和系统的家庭金融研究理论框架,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对引导家庭资产合理配置,完善家庭资产结构,扩大消费需求
关键词:
家庭金融 理论模型 实证研究 模拟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莉 贺立源
通过对国内外作物模拟模型研究阶段的分析,指出作物模拟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问题,作物模拟模型与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天气发生器GS,3S技术等耦合在信息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豪
作为金融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家庭金融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其中,金融市场"有限参与"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最广泛的关注。从金融市场参与的视角,回顾了近年来家庭金融研究的新进展。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背景风险、参与成本、异质性信念、非标准偏好和社会互动行为等因素对居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经典投资组合理论没有捕捉到的居民家庭实际面临的约束。由于家庭金融数据难以被准确地度量,家庭金融的研究依然具有挑战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晶 李涵硕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引入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31个省市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然后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银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黄秀霞
本文运用GTAP模型研究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对五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根据金砖国家本币交易的协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不同方案,实证模拟不同方案对中国各部门进出口以及产出、世界各地区进出口、贸易平衡和贸易条件、GDP和福利水平等产生的经济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本币结算的实行将对于金砖国家的经济产生有利影响,福利均有所提升,其他国家或地区将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万佳乐 李超伟 秦海林
本文研究二元金融背景下社会网络与家庭借贷行为的作用关系,发现社会网络有助于家庭在非人格化交易环境中达成借贷契约,从而缓解信贷约束。根据无限期界的重复博弈分析可知:社会网络在家庭借贷中的惩罚机制和声誉效应能够降低借方的违约动机。通过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表明:从总体上看,社会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家庭获得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借贷概率,社会网络在非人格化特征显著的正规金融上也发挥作用;从融资偏好上看,社会网络强度越大,越有利于在非人格化交易条件下促成契约;从城乡对比来看,社会网络更有助于农户与陌生的交易对手达成借贷契约,而城市家庭则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这意味着,不仅非正规金融借贷需要社会网络来进行契约治理,而且在正规金融借贷中也应该实现关系型治理与规范型治理的充分结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茂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转换债券的交易规模增长迅速,可转债的定价问题日益为企业和投资者所关注。由于传统的定价理论基于其假定条件的束缚导致计算结果的模型误差,其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文章拟结合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和参数模拟理论,探讨了可转债的模拟定价理论,并以中海转债(代码:110017)为例,比较了可转债的理论价值与市场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家昌 顾金宏
本文从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动机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度量指标,构建了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决策模型。然后基于专门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选择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蒋耒文,考斯顿
在人口 -环境关系的研究中 ,多数的理论和模型对人口的理解停留在一般性和概念性的水平上。本文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 ,在研究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时 ,选择适当的人口参数和合适人口分析单位非常重要。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行为方面的差别应当考虑在内 ,人口分析单位的选择取决于人口中这种差别的显著程度以及所研究的环境影响的种类。在许多情况下 ,家庭户的变化比人口个体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更加重要。当研究家庭户变化的影响时 ,只考虑家庭户的数量是不够的 ,应当加强对家庭户构成变化的影响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华 徐斌
本文以家庭金融为研究主体,分析并梳理了社会保险对家庭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两方面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社会保险通过改变生命周期理论的储蓄动机而对家庭储蓄产生影响,其影响因研究区域或数据选取的不同而呈现差异,但对同一国家或地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社会保险对家庭投资行为的影响则通过背景风险实现,且总体结论较为一致,社会保险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庭对风险资产的持有。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家庭金融 生命周期 背景风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琴 梁辰
作为家庭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引起了较大的关注。本文从宏观环境、背景风险、家庭特征和行为特征四个角度出发,对研究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对国内外代表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探讨。由于家庭金融的发展时间较短,数据基础薄弱,针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忠东
家庭住房资产占比会影响家庭资产流动性和金融资产配置,进而影响房地产与金融市场波动。通过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检验我国城市家庭的住房拥有与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既定家庭净财富水平,较高的住房价值降低了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概率与风险资产投资比重。拥有1套房家庭的房产价值挤出效应超过拥有多套房的家庭;年轻家庭和老年家庭的房产价值挤出效应超过中年家庭;净财富较低家庭的房产价值挤出效应超过净财富较高的家庭。未来应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稳步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积累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双 谭继军 尹志超
2009年,西南财经大学启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于2011年对随机抽取的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的8438户家庭进行访问,获得了中国首个有关家庭金融的微观调查数据。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2011年样本的基础上将样本扩充到全国29个省市,262个县,1048个社区的28228个家庭,完成了老样本的首次追踪与新样本的访问,数据不但具有全国代表性,同时也具有省级代表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长江 洪攀
残酷的经济泡沫与频发的金融危机现实不断提醒货币当局,传统的以稳定实体经济为唯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不合时宜。借鉴现有文献,在传统货币政策目标框架体系内增加了金融稳定目标。新的货币理论框架模型推导表明,中央银行增加金融稳定目标后,能有效避免最优利率被系统性低估,从而发挥中央银行最优利率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基准价格的引导作用。同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最优利率水平与中央银行设定金融稳定目标权重的偏好程度、与社会福利损失水平同向变动,与银行损失成本反向变动。同时央行设定不同金融稳定目标权重后,面对外界不同冲击,实际产出与货币供给增速会发生显著性变化。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给出的政策启示一是建立"双稳定目标"货币政策新框架,二是构建"双支柱"宏观调控新格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新华 江河
子女照料与家庭负债对已婚女性的就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在Becker家庭决策模型基础上,建立资产负债约束下已婚女性"子女照料—闲暇—就业"效用最大化决策模型,利用2016年CFPS数据分析发现:子女照料对已婚女性就业概率及周工作时间存在负向影响,且家庭的银行负债对子女照料与已婚女性就业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因此,在鼓励女性生育的政策背景下,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子女照料负担与家庭负债约束,制定更加有效的已婚女性就业保障政策。
关键词:
子女数量 家庭负债 已婚女性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知识与家庭财务脆弱性——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家庭金融文化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知识和中国家庭的金融排斥——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实证研究模型综述
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综述
信贷约束与家庭资产选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社会网络与京津冀家庭消费——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