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7)
- 2023(17996)
- 2022(15299)
- 2021(14350)
- 2020(12089)
- 2019(27375)
- 2018(27066)
- 2017(52455)
- 2016(28122)
- 2015(31320)
- 2014(30379)
- 2013(29903)
- 2012(27169)
- 2011(24201)
- 2010(23902)
- 2009(22073)
- 2008(21627)
- 2007(18973)
- 2006(16525)
- 2005(14569)
- 学科
- 济(114410)
- 经济(114285)
- 业(103546)
- 管理(95136)
- 企(93401)
- 企业(93401)
- 方法(53188)
- 数学(42983)
- 数学方法(42400)
- 财(34697)
- 业经(34624)
- 农(33892)
- 中国(28258)
- 务(25250)
- 财务(25179)
- 财务管理(25145)
- 企业财务(23846)
- 农业(23737)
- 技术(23524)
- 理论(22522)
- 制(21750)
- 学(20863)
- 地方(20664)
- 和(20291)
- 贸(19540)
- 贸易(19528)
- 易(18947)
- 划(18916)
- 策(18050)
- 环境(16660)
- 机构
- 学院(390465)
- 大学(388608)
- 管理(163148)
- 济(158149)
- 经济(154979)
- 理学(141513)
- 理学院(140081)
- 管理学(137798)
- 管理学院(137086)
- 研究(121303)
- 中国(93181)
- 京(81649)
- 科学(73141)
- 财(73008)
- 农(59557)
- 财经(58773)
- 所(58259)
- 江(56934)
- 业大(56088)
- 中心(56087)
- 经(53606)
- 研究所(52789)
- 北京(50874)
- 范(49100)
- 师范(48700)
- 经济学(46704)
- 农业(46373)
- 州(45807)
- 院(44650)
- 商学(43950)
- 基金
- 项目(266461)
- 科学(212283)
- 研究(197987)
- 基金(195069)
- 家(167966)
- 国家(166485)
- 科学基金(146306)
- 社会(126256)
- 社会科(119759)
- 社会科学(119730)
- 省(104276)
- 基金项目(103646)
- 自然(94769)
- 自然科(92663)
- 自然科学(92642)
- 自然科学基金(91026)
- 教育(90824)
- 划(86482)
- 编号(81024)
- 资助(79102)
- 成果(63741)
- 创(59057)
- 部(58760)
- 重点(58533)
- 发(56297)
- 创新(54428)
- 课题(54243)
- 国家社会(51973)
- 教育部(51179)
- 项目编号(50766)
- 期刊
- 济(173177)
- 经济(173177)
- 研究(113533)
- 中国(71836)
- 管理(64854)
- 财(59089)
- 学报(55047)
- 农(54183)
- 科学(53358)
- 大学(43554)
- 教育(42995)
- 学学(40832)
- 农业(37794)
- 技术(37092)
- 融(31902)
- 金融(31902)
- 业经(30718)
- 财经(28679)
- 经济研究(27091)
- 经(24683)
- 问题(22092)
- 业(22001)
- 技术经济(21136)
- 图书(19614)
- 科技(19545)
- 现代(18858)
- 商业(18459)
- 理论(18089)
- 财会(18083)
- 版(17360)
共检索到566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奉小斌 朱妍 缪思媛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跨界创新研究日益丰富,但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实践,而且主题零散细碎、缺乏系统梳理。为促进企业突破现有创新范式来创造全新价值,整合分析企业跨界创新领域研究现状及其前因后果。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对2000至2022年7月底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51篇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处理与提炼,发现已有相关研究的核心主题主要由概念维度(concepts,C)、前因(antecedents,A)、行为与决策(behaviors,B)、作用机制及结果(consequences,C)4个知识模块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CABC知识框架。其中,从概念界定、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对企业跨界创新概念进行区分;从环境、企业和个体(团体)层面探究不同跨界创新主体之间产生行为差异的原因;从战略目标和战略决策两方面分析企业跨界创新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行为;从绩效结果、非绩效结果、作用机制和情境因素探讨跨界创新的效果、作用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概念方面,企业跨界创新的定义逐渐转向结果和过程的综合考虑,倾向从资源异质性、空间距离、知识基特征等方面深入挖掘其多维构念,并通过专利引用、问卷量表来测量;前置因素方面,企业跨界创新是多层次共同作用的过程;行为和决策方面,企业确定战略目标并据此选择跨界模式和市场涉入方式;结果方面,在企业的一定能力支撑下,财务绩效、创新绩效等获得改善,或获取竞争优势、转变商业模式,并受到内外部环境等情境因素的影响。最后,从深化内涵研究、拓展研究主题和丰富研究方法三方面,提出企业跨界创新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万亮 郑桥桥 方文培 王成园 王善勇
如何通过企业绿色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兼顾,是一个紧迫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因此,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不仅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其结论还具有较强的政策启示.区别于以往企业绿色创新的相关文献,本文从同群效应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研究的历史演进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同群效应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同群演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给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宽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研究视角,揭示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黑箱",也可以进一步地丰富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当前开展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绿色创新 创新行为 同群效应 作用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元旭 胡亚飞
新兴市场企业的跨界整合战略是指新兴市场企业不断跨越技术、产业、地理等边界,创造性地整合各种资源和能力,持续迭代产品和服务,进而形成自身的复合竞争优势。在国际化与数字化叠加的情境下,一部分新兴市场企业凭借跨界整合战略追赶甚至超越了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本文基于组织边界动态性假设,论证了跨界整合战略与新兴市场企业的天然适配性,总结了跨界整合的三维性、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阐述了跨界整合与复合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构建了新兴市场企业跨界整合战略的三阶段动态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跨界整合战略的未来研究方向和议题,主要包括:新兴市场企业如何有效实施跨界整合战略,新兴市场企业如何应对去全球化和数字化对跨界整合的影响,新兴市场企业如何发挥跨界整合对履行国际社会责任和培养组织韧性的作用。本文的文献和理论探讨扩展了以资源基础观为代表的经典战略理论,有助于解释新兴市场企业的"弯道超车"之谜,也可为新兴市场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执行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元旭 胡亚飞
新兴市场企业的跨界整合战略是指新兴市场企业不断跨越技术、产业、地理等边界,创造性地整合各种资源和能力,持续迭代产品和服务,进而形成自身的复合竞争优势。在国际化与数字化叠加的情境下,一部分新兴市场企业凭借跨界整合战略追赶甚至超越了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本文基于组织边界动态性假设,论证了跨界整合战略与新兴市场企业的天然适配性,总结了跨界整合的三维性、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阐述了跨界整合与复合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构建了新兴市场企业跨界整合战略的三阶段动态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跨界整合战略的未来研究方向和议题,主要包括:新兴市场企业如何有效实施跨界整合战略,新兴市场企业如何应对去全球化和数字化对跨界整合的影响,新兴市场企业如何发挥跨界整合对履行国际社会责任和培养组织韧性的作用。本文的文献和理论探讨扩展了以资源基础观为代表的经典战略理论,有助于解释新兴市场企业的"弯道超车"之谜,也可为新兴市场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执行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健红 龚天宇
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企业知识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即前因问题)以及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即结果问题),然后结合知识类型和知识距离区分了四种知识搜寻策略,最后通过引入不同的知识搜寻策略构建了一个知识搜寻前因、策略与结果整合框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邸晓燕 张赤东
考虑制度因素及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在我国尤其受到关注。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创新体系的视角界定创新动力的概念和特点,企业家是动力体系中的核心和关键;提出创新动力的理论框架,明晰动力不同于创新能力、创新实力的逻辑边界,并按照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的划分方式区分创新动力的4种模式。
关键词:
创新动力 创新能力 模式 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基瑶 杜建国
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要求企业在环境行为方面有所创新,打破仅在末端治理的现有格局,而企业实施环境创新行为又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需要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这也是目前文献研究的重点;企业自身和环境两大维度的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基瑶 杜建国
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要求企业在环境行为方面有所创新,打破仅在末端治理的现有格局,而企业实施环境创新行为又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需要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这也是目前文献研究的重点;企业自身和环境两大维度的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成小云 任咏川
IASB/F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认为,双方现存的资产定义存在"可能的"、"预期的"和"控制"指代不明,以及过分强调"未来经济利益"与"过去交易或事项"等方面的缺陷,提出了新的资产定义。这个新定义强调资产是主体具有排他权利的现时经济资源,摒弃了传统的资产成本观、未来经济利益观和权利观,发展和完善了IASB的资产经济资源观,为建立逻辑一致的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是对资产本质的科学认识,并与经济学的资产概念保持了一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定义。
关键词:
资产 概念框架联合项目 概念变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章长城 任浩
跨界创新成为新时代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跨界创新表意是指跨出熟悉的领域、跨入新领域,但实际上是指企业在跨界思维指导下,基于企业能力和内外可协调资源,以整合、连接企业内外部创新价值为目标,进行的组织系统重组活动。在解析企业跨界创新概念、内涵及跨界的原因、层次性、创新领域、创新形式等基础上,指出跨界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跨界者能力因素和组织重构水平。此外,跨界活动的组织合法性和跨界战略行为本身也是影响跨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笛 刘震宇
企业网络是当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组织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近年其正成为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从企业网络研究视角以及与企业间网络与创新结果相关网络研究结构特征变量方面对企业网络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企业网络 结构特征 变量 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丽华 朱金强 冯彩玲
创新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繁荣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个体和情景视角,对国内外员工创新行为前因和结果变量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归纳和梳理,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后续进行创新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创新 前因变量 结果变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琳 徐升华 杨同华
为探索企业协同创新的新理论模型,为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和做好知识互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立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文献阅读法整理前人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并总结和评述,探索性提出协同创新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将协同创新进行三阶段划分,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创新绩效,进一步探究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要素,梳理和评述每一种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观点,并建立协同创新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模型,这为下一步影响因素的权重的实证研究做好铺垫。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知识互动 影响因素 综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霄 胡军
本文旨在对东亚发达地区的企业间组织进行研究。为此,本文扫描了有关内生企业间组织的纵横向一体化结构研究,分析了均衡中可以出现多种企业间组织结构的各种解释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或亚文化因素对不同的企业间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的机理,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型拓扑结构可能产生于华人文化背景的论点,以及东亚企业发展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改进网络组织效率、进行组织创新的启示性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企业间组织 组织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腾飞 黄艳 孙世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企业社会创新作为社会学与创新领域的交叉议题,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贡献新的力量。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创新的概念进行辨析,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厘清其演化规律,并构建整体分析框架,提出了中国情境下的研究议题。结果发现:企业社会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动因、过程机理、研究情境和影响效果四个方面,基于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是未来重要的拓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