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1)
2023(16662)
2022(14063)
2021(13229)
2020(11100)
2019(25719)
2018(25731)
2017(47529)
2016(26774)
2015(30591)
2014(31407)
2013(30200)
2012(27699)
2011(24754)
2010(25113)
2009(22830)
2008(22940)
2007(20937)
2006(18115)
2005(16195)
作者
(74949)
(62491)
(62339)
(59510)
(39737)
(30093)
(28902)
(24462)
(23932)
(22750)
(21248)
(20895)
(19836)
(19805)
(19512)
(19367)
(19181)
(18558)
(18340)
(17917)
(15651)
(15461)
(15175)
(14410)
(14386)
(14094)
(13981)
(13966)
(12806)
(12765)
学科
(100308)
经济(100095)
(92230)
管理(87390)
(85579)
企业(85579)
方法(49129)
数学(39580)
数学方法(39035)
(34586)
中国(30747)
业经(28295)
(25789)
理论(24741)
(24408)
财务(24335)
财务管理(24286)
教育(23620)
企业财务(23012)
(22574)
(21092)
技术(21075)
(19369)
(18185)
贸易(18176)
(17691)
地方(17245)
农业(16604)
(16477)
(16315)
机构
学院(376344)
大学(373793)
管理(144135)
(143173)
经济(139686)
理学(123272)
理学院(121936)
管理学(119670)
管理学院(118945)
研究(118749)
中国(86929)
(79852)
科学(71765)
(69920)
(60617)
(59078)
(56279)
中心(56024)
(55466)
财经(55070)
师范(54939)
研究所(53074)
业大(52458)
北京(50337)
(49681)
(47642)
技术(47308)
农业(43978)
师范大学(43966)
(42972)
基金
项目(243569)
科学(193143)
研究(185656)
基金(172649)
(148352)
国家(146876)
科学基金(127259)
社会(114859)
社会科(107935)
社会科学(107903)
(99037)
教育(93742)
基金项目(90509)
(83212)
自然(81336)
编号(80055)
自然科(79522)
自然科学(79499)
自然科学基金(78119)
资助(70462)
成果(66466)
课题(57075)
重点(55439)
(54845)
(52239)
(52110)
项目编号(49404)
创新(48338)
教育部(47966)
(46960)
期刊
(159732)
经济(159732)
研究(112780)
中国(83056)
教育(72188)
(60546)
管理(56343)
学报(54947)
科学(49825)
(48776)
大学(43083)
技术(42185)
学学(38971)
农业(32427)
(29382)
金融(29382)
财经(28017)
业经(26764)
经济研究(24511)
(24213)
职业(22389)
图书(21275)
问题(20361)
技术经济(19397)
(18820)
财会(18677)
(18034)
论坛(18034)
统计(17897)
(17626)
共检索到568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是高职教育生命力的体现。"校企共同体"不仅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能够独树一帜,也能在服务社会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对"校企共同体"辐射作用的阐述,提出了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智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存在的政府层面、企业层面、院校层面和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层面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前提,进而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地方政府主导,资源权益共享,实现校地合作从聚合到融合的转变;组建"双主体"企业学院,校企共研人才培养标准,共建师资队伍;引入企业考官和企业标准,实现校企联动、过程共管、人才共选共育;实现校企文化双向融通,传承传统文化;建立涵盖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多方协同共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小兵  
校企共同体是高职教育本质之复归、发展之所趋和纾困之必然。文章从组织交换、主体间性、异质文化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提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促进公办高职院校自主性发展、推进校企文化互化等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实现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形式。技术本科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包括:共同的愿景、文化的共融、资源的互补、利益的共赢以及制度的保障。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包括: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组织机制、建设同工同酬的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开发企业需求导向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技术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云奇  
针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力、质量不高"等主要问题,以汽车专业群为例探索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与企业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并以其为载体,根据企业的业务范围设计创业项目编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校企共同实施"专业—创业"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创业质量的创业教育模式,为同类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振洪  
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具有合作主体优势互补、合作目标互惠多赢、合作领域多元拓展、合作体制科学合理、合作机制灵活高效等特征。同时,以校企利益共同体为平台构建高职育人机制,能有效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华  
"校企共同体"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企共同体",共同规划,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发展规划和专业方向;共构组织,实施校企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共同建设,全面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重构课堂、联通岗位、校企联动、双师共育;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实合作、共融共进"的紧密型"校企共同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克服了以往校企合作在理念、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双方共赢的结合点,增强了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佳瑜  
文章以校企共同体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机电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社会服务平台的六大要素,即终身制的培养目标,合作式的组织系统,开放式的服务机制,共享式的资源平台,多元化的服务手段,以及可发展的服务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荣奕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校企合作壁垒、推进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使构建共同体成为可能。由于合作中也存在价值、经济、体制、文化方面的冲突,因此,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要规避校企之间的冲突,满足校企合作共同的诉求,建立共同愿景,完善法律框架,建立理事会,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优化环境氛围,从冲突走向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瑶  谭起兵  
新时期推进依法治校,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全面监督的能力,也有助于完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文章分析了依法治校对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的意义,剖析了高职院校推进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顶层设计不够科学、规章制度缺乏规范管理,意识形态领域法制建设有待完善、权益保护需细化,行政化管理明显、依法治校执行力度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反馈和诉求通道缺乏等。最后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策略,包括加强党建工作、注重高职院校法治素养培养、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民主与监督机制等,从而为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提供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英芹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价值—实践共同体"逻辑视角分析,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依然存在文化素质人性价值未能彰显、文化素质内在实践动力不足以及校企文化关系共同体松散等问题。这需要采用协同创新思维,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相渗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从而发展具有职业应用形态的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鉴铭  梁宁森  周小海  
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结构的变化、职业岗位的变迁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更新,都为高职教育及其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校企共同体"建设,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职业岗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密切结合,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时效性、适应性、针对性;学校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和理论,是对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新诠释、新发现和新创造;学校提出"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的创业教育理论成为引领新时期高职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模式,高职学生创业园的建立成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凯  
社区教育共同体以共同志趣和学习效果实现为目标,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促进社区各方主体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水平和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在社区教育实践中,社区教育共同体在组织框架、资源共享、合作学习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应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开放合作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社区教育的共同愿景和多元合作局面,推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文胜  梁宁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证。在校企共同体的视阈下,打通"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实施校企联动、双师共育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实施专任教师入职标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教师职业培训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丽巍  孔原  
自由劳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挖人外部性问题和企业师傅劳动竞争安全问题是困扰现代学徒制推进的主要瓶颈。为此,文章提出基于校企共同体的现代学徒制建设路径,同时认为在提供政策、经费和实训基地保障的前提下,应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开发三阶段工学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学一体、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