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3)
- 2023(17113)
- 2022(14874)
- 2021(13918)
- 2020(11592)
- 2019(26494)
- 2018(25955)
- 2017(50194)
- 2016(27069)
- 2015(30045)
- 2014(29850)
- 2013(29062)
- 2012(26532)
- 2011(23639)
- 2010(23254)
- 2009(20915)
- 2008(19845)
- 2007(16699)
- 2006(14401)
- 2005(11841)
- 学科
- 济(108249)
- 经济(108139)
- 管理(73362)
- 业(67448)
- 企(54576)
- 企业(54576)
- 方法(49328)
- 数学(42851)
- 数学方法(42244)
- 农(29422)
- 中国(28514)
- 地方(28331)
- 财(24285)
- 业经(23654)
- 学(22888)
- 农业(20294)
- 贸(18161)
- 贸易(18149)
- 理论(18007)
- 环境(17962)
- 易(17529)
- 和(16603)
- 制(16005)
- 技术(15819)
- 务(15345)
- 财务(15270)
- 财务管理(15237)
- 划(14490)
- 地方经济(14350)
- 企业财务(14315)
- 机构
- 学院(367968)
- 大学(366303)
- 管理(147052)
- 济(140890)
- 经济(137617)
- 理学(128832)
- 理学院(127319)
- 管理学(124811)
- 管理学院(124143)
- 研究(120217)
- 中国(86413)
- 科学(77674)
- 京(76994)
- 财(61275)
- 所(58171)
- 农(57412)
- 业大(55986)
- 中心(55580)
- 研究所(53769)
- 江(52470)
- 范(51971)
- 师范(51517)
- 财经(50633)
- 北京(47707)
- 经(46128)
- 院(45328)
- 农业(44767)
- 州(43150)
- 师范大学(42025)
- 经济学(41941)
- 基金
- 项目(267318)
- 科学(210732)
- 研究(194375)
- 基金(193346)
- 家(168622)
- 国家(167275)
- 科学基金(144769)
- 社会(122344)
- 社会科(115800)
- 社会科学(115770)
- 省(105785)
- 基金项目(104265)
- 自然(95365)
- 自然科(93098)
- 自然科学(93075)
- 自然科学基金(91323)
- 教育(89443)
- 划(88458)
- 编号(79767)
- 资助(78371)
- 成果(62026)
- 重点(59921)
- 发(57752)
- 部(57698)
- 创(55101)
- 课题(54379)
- 创新(51434)
- 科研(51217)
- 国家社会(50118)
- 教育部(49464)
- 期刊
- 济(147366)
- 经济(147366)
- 研究(100734)
- 中国(63479)
- 学报(57488)
- 科学(54253)
- 农(51322)
- 管理(49949)
- 财(44733)
- 大学(43964)
- 学学(41405)
- 教育(40817)
- 农业(36185)
- 技术(32249)
- 业经(26388)
- 融(24776)
- 金融(24776)
- 经济研究(22952)
- 财经(22588)
- 问题(20729)
- 资源(19726)
- 经(19348)
- 图书(19233)
- 业(18163)
- 科技(18001)
- 版(17226)
- 发(16419)
- 技术经济(16345)
- 理论(16257)
- 商业(16218)
共检索到512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清
从"景区-城市"二维视角出发,以安徽省域地级城市及12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实证样本,通过Gini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累积频率曲线等测度方法,在对安徽省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现状描述和测评基础上,解析省域旅游发展空间总体差异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提出旅游板块互动、树立"三二一"品牌旅游形象、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实施旅游整合营销、"景区-城市"双驱、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等旅游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安徽省域旅游和谐发展与整体腾飞,同时也为我国中部地区省域旅游发展提供范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惊宏 余兆旺 沈宏婷
根据点轴理论,在前人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基础上构建了疏点模式、散块模式、条带模式、团块模式、板块模式五阶段区域旅游演化模式,继而基于区域经济影响力的扩散动力机制构建了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场扩散效应模型,运用现代GIS技术模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五阶段模式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个年度为例分析了旅游经济影响力扩散强度的演化过程,结果得出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地带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皖北旅游模式要落后于皖南和皖中,通过旅游发展轴线的建设和合理规划,2020年皖南和皖中旅游将进入板块模式时代,而皖北也将发展为团块模式阶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伟 张建春 魏鸿雁
本文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旅游扶贫开发为例,基于旅游扶贫开发对贫困人口的经济影响和非经济影响,从实际效应——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实际受益和发展情况,感知效应——贫困人口对景区旅游业发展及由此产生的生活变化的感知和态度,效应的可持续性3个方面对旅游扶贫效应中贫困人口的受益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伟 刘苏 张文新
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三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本文探讨了安徽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渐加大;在中部六省中,安徽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并不突出;在省域内部,各地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空间非均衡现象较突出,且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与旅游资源在等级上南高北低、景区在空间上"南热、中温、北冷"现状具有很强的共轭性。三个指标均具有相对性,当计算拉动效应时,应同时考虑区域尺度的因素。
关键词:
旅游业 拉动效应 依存度 贡献率 安徽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夏明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7个地市旅游中心度经济测定,并对其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黄山为安徽旅游核心城市,安徽旅游存在"双核"联动发展模式且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态势明显;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安徽存在四大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国际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翠侠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近两年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旅游门票收入以及各地市的旅游总收入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安徽省旅游门票的价格现状,各类旅游景区的门票经济程度和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的实现状况。文章认为,我国当前高等级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偏高,而社会对低门票和免费景区的需求较大,可以通过低门票或免票的措施实现增进社会福利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旅游门票 门票价格上涨 低门票 免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涂玮 刘庆友 金丽娇
本文以旅游资源型小城镇安徽省灵璧县为例,以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为基础,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类研究,把握旅游地居民感知特征,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作者将分类结果与前人对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旅游地发展阶段理论,证实了神经网络方法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分类研究中的适用性,促进了旅游学科与更多方法的融合。
关键词:
自组织神经网络 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文静 张宏梅
旅游诚信危机近年来愈演愈烈,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以安徽合肥、芜湖和黄山三地旅行社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识别出旅游市场的30个不诚信行为,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模型(IPA)的研究方法,对不诚信行为进行评价和讨论,得到4种类型的旅游市场不诚信行为:第一类不诚信行为影响较大,存在较多;第二类影响较大,但存在不多;第三类影响较小,存在较少;第四类影响较小,但存在较多。此外,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工作年限下的旅行社从业人员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不同工作年限下的员工对不诚信行为的感知和评价存在差异。4类不诚信行为的感
关键词:
旅行社 不诚信行为 IPA 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静静 胡善风 张圆刚
从旅游村的概念出发提出影响旅游村发展的四大因素:生态环境、规模、景观特色和管理服务,构建了四大影响因素和20个三级观测指标因子层组成的旅游村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建立模型。以黟县6个旅游村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黟县旅游村的问卷调查,定性和定量地探讨了旅游村各要素层的内在关系以及各因子对旅游村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旅游村 评价标准 层次分析 黟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娟 范星宏 王朝辉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已成为全球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向。基于旅游系统论的视角,研究认为安徽低碳旅游发展应选择走低碳旅游系统化管理的战略思路,着重围绕旅游六要素,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实施低碳管理、加强低碳科技支撑等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低碳旅游 发展战略 发展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定惠 杨永春
在阐述区域经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以安徽省为例,对安徽省1990~2008年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于中等水平的勉强协调类型。近年来三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处于颉颃状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洪 时浩楠
在构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 19.0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空间错位指数模型计算出各地市的空间错位指数,对安徽16个地市空间错位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安徽16个地市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可分为4种类型,即低度正向偏离型城市、低度反向偏离型城市、高度正向偏离型城市和高度反向偏离型城市。安徽省整体上以旅游经济反向偏离旅游资源为主,且偏离程度多为轻度。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空间错位 安徽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文海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利益冲突,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协调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丽燕 张鑫 杨艳艳
本文首先构建了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AHP法确定权重,然后运用TOPSIS法分析2004、2008、2012年安徽省各地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并采用马尔科夫法分析各地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时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已初步形成旅游产业集聚效应,皖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强盛,皖中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增长最为突出,皖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始终薄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伟 薛耀文
龙头景区带动型模式、城市全域辐射型模式、全域景区发展型模式、特色资源驱动型模式、产业深度融合型模式是全域旅游的五种典型发展模式。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对全域旅游五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临汾市资源禀赋优势及产业发展现状,基于核心-边缘理论方法,构建临汾市龙头景区带动型模式全域旅游发展模型,通过资源整合分类划分出核心景区、中层景区和边缘景区,并通过对接条件线路和非对接条件线路完成对各旅游经济板块的链接,以国家5A级景区洪洞大槐树旅游景区和国家4A级景区壶口瀑布风景区作为动力源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驱动核心,以其余4A级文化旅游景区作为中层区,以3A级及以下的旅游景区作为边缘区,形成以核心区带动中层区,中层区带动边缘区的梯次链接驱动效应,逐步推进临汾市全域旅游景区的建设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关联维数分形研究——以南京市景区(点)系统为例
基于要素叠加的旅游景区经济影响域空间分异——以八达岭长城景区为例
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经济价值评估——以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为例
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城市旅游效率研究
全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以安徽省旌德县为例
安徽省亳县的风景旅游资源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山岳型景区旅游饭店与城市饭店的差异分析——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边缘型旅游地特征、形成机制与发展路径——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居民利益要求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