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6)
2023(10051)
2022(8597)
2021(8071)
2020(6923)
2019(16001)
2018(15814)
2017(31581)
2016(16696)
2015(18644)
2014(18229)
2013(17697)
2012(15872)
2011(14029)
2010(13755)
2009(12298)
2008(11450)
2007(9545)
2006(7891)
2005(6515)
作者
(44590)
(37467)
(37098)
(35434)
(23384)
(17896)
(16855)
(14751)
(14131)
(13124)
(12527)
(12419)
(11620)
(11557)
(11550)
(11223)
(11150)
(10818)
(10599)
(10467)
(9102)
(9058)
(9028)
(8538)
(8328)
(8320)
(8075)
(7957)
(7425)
(7345)
学科
(72972)
经济(72914)
(47236)
管理(46758)
(39722)
企业(39722)
方法(37147)
数学(33625)
数学方法(33018)
(18594)
(16660)
业经(16154)
中国(15827)
地方(15271)
农业(12191)
技术(12106)
(11959)
产业(11506)
(11395)
(11340)
贸易(11334)
理论(11174)
(11042)
(11011)
财务(10990)
财务管理(10968)
企业财务(10433)
(9783)
环境(9691)
(8895)
机构
学院(226768)
大学(222348)
(95067)
管理(93593)
经济(93405)
理学(82742)
理学院(81937)
管理学(80216)
管理学院(79809)
研究(68707)
中国(49771)
(44351)
科学(42593)
(40132)
业大(34007)
(33683)
财经(33218)
(32522)
中心(32508)
(30751)
(30370)
研究所(30070)
经济学(29733)
(27446)
师范(27119)
经济学院(27114)
北京(26800)
农业(26560)
(25666)
经济管理(25400)
基金
项目(165782)
科学(133018)
基金(122155)
研究(119984)
(105992)
国家(105192)
科学基金(92735)
社会(77131)
社会科(73444)
社会科学(73427)
(67033)
基金项目(65140)
自然(61281)
自然科(59950)
自然科学(59940)
自然科学基金(58854)
教育(56138)
(54974)
资助(50317)
编号(47749)
重点(37664)
(36663)
(36456)
(35901)
成果(35624)
创新(33473)
课题(32527)
国家社会(32068)
科研(32035)
教育部(31732)
期刊
(93786)
经济(93786)
研究(57994)
中国(36549)
管理(34446)
学报(32295)
科学(31480)
(31003)
(29557)
大学(25672)
学学(24600)
技术(23433)
教育(20763)
农业(20740)
业经(16915)
财经(15962)
经济研究(15863)
(15098)
金融(15098)
(13796)
问题(12832)
统计(12770)
技术经济(12117)
(11954)
(11388)
科技(11023)
商业(10832)
决策(10535)
资源(10334)
(10135)
共检索到304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俊娟  李炳军  
利用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计算出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快车道”,测算出河南省经济的发展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验证了河南省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可嘉  林琳  
文章依据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和2002年福建省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平衡增长率及产业结构的最优平衡发展轨道。在此基础上,文章以2011年实现最优结构为目标,建立福建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并制定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党耀国  刘思峰  陈可嘉  
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能够推算经济结构调整的最优轨道。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97年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平衡增长率及最优强度轨道。以此为基础建立动态线性规划模型,制定了江苏省“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党耀国,刘思峰,陈可嘉,王锐兰  
利用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计算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快车道”,测算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快车道”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线性规划模型,制订了江苏省“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艳芳  聂规划  
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文章根据2002~2011年河南省三次产业对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作为分析数据,运用灰色理论方法中的GM(1,1)模型,对各产业未来对GDP的贡献率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方  张明辉  
信贷市场通过资金流动配置社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地区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互相作用,产业结构决定了信贷结构,信贷结构反过来制约或者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南省产业结构整体层次较低,亟待提升。河南省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发展滞后是制约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制约因素;提出构造和完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发达的金融体系,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利勇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决定经济发展前景。河南省作为我国内陆新兴的经济大省,经济发展空间和环境决定产业呈"二三一"的结构特点。通过河南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及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分析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以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进而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珂  陈梦涵  
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普通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和和创新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升级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河南省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短缺、创新型人才储备量少等主要问题,制约着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高河南省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对策是政府和企业为高端人才提供完善的工作生活保障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高等院校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芳  
文章根据河南省2012年社会核算矩阵,利用基于SAM的结构化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当投资于某一产业部门时,对其他部门的路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投资于农业等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路径影响效用比较小,而投资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路径影响作用比较大,因此河南省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等对其他产业的路径影响作用比较大的第二产业。另外,居民主要是通过劳动力获得收入,通过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较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丽霞  
本文运用1995-2011年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的原始指标和数据,构建并计算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河南省产业结构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接近2),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有正向影响,即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污染会持续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宏胜  杜霞  梁亚红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市经济密度、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家伟  乔家君  
采用产业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相关指标和方法,分析河南省1986—2011年的产业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①产业结构高级化。1986—2011年河南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既表现为河南省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也表现为各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相当于发达国家1920年代的水平。②三次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的趋势明显,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较为单一,有多样化趋势。③三次产业与全国相比同构化较为明显,但近年来同构现象有所减弱。④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有待优化。⑤第二产业为河南省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对GDP贡献率最大,但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需要产业优化升级。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主要有以下因素:劳动力、政策、制造业转移、社会需求、传统农业生产惯性和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宏胜  杜霞  梁亚红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涛  李姗姗  
本文应用产业变动度和偏离度分析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和存在问题,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水资源消耗水平与河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联系,提出了在南水北调背景下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乃武  董进  
河南省产业结构面临着挑战,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应动摇,但应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调整;工业的选择应该有进有退,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刻不容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