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1)
2023(11063)
2022(9211)
2021(8732)
2020(7166)
2019(16456)
2018(16233)
2017(29084)
2016(16701)
2015(18928)
2014(18975)
2013(17348)
2012(15769)
2011(13634)
2010(13601)
2009(11603)
2008(11105)
2007(9566)
2006(7682)
2005(6389)
作者
(41838)
(34676)
(34676)
(32985)
(22074)
(16563)
(16047)
(13742)
(13440)
(12315)
(11986)
(11578)
(10909)
(10753)
(10738)
(10474)
(10452)
(10349)
(10016)
(9883)
(8585)
(8465)
(8321)
(8085)
(7837)
(7771)
(7729)
(7580)
(6909)
(6885)
学科
(57052)
经济(57008)
管理(43872)
(39324)
(34428)
企业(34428)
方法(33980)
数学(30012)
数学方法(29364)
教育(21038)
中国(19871)
(15357)
理论(15138)
(13193)
业经(12216)
(12137)
技术(10700)
(10642)
教学(10610)
财务(10589)
财务管理(10567)
企业财务(10023)
地方(9510)
(9050)
贸易(9041)
(9008)
农业(8912)
(8824)
环境(7985)
(7700)
机构
大学(216580)
学院(212912)
管理(82926)
(76770)
经济(75017)
理学(73117)
理学院(72308)
管理学(70480)
管理学院(70046)
研究(65935)
(45673)
中国(43054)
科学(39334)
(36878)
师范(36605)
(34814)
教育(33997)
(31077)
中心(31024)
(30116)
师范大学(29995)
业大(29864)
财经(28846)
北京(28491)
(27642)
研究所(27588)
技术(27069)
(26496)
(24848)
(24604)
基金
项目(152488)
科学(123243)
研究(117144)
基金(109243)
(93908)
国家(92995)
科学基金(81774)
社会(72782)
社会科(68957)
社会科学(68942)
教育(63560)
(61377)
基金项目(56887)
(53239)
自然(52733)
自然科(51624)
自然科学(51613)
自然科学基金(50645)
编号(49413)
资助(44931)
成果(40513)
课题(36374)
重点(35677)
(35453)
(32965)
(32646)
教育部(31695)
项目编号(30660)
大学(30294)
规划(30078)
期刊
(73090)
经济(73090)
研究(64609)
教育(57497)
中国(46266)
管理(29846)
学报(29385)
(28181)
科学(27003)
技术(26486)
大学(24955)
(22674)
学学(21876)
农业(16233)
职业(15281)
财经(13732)
统计(11865)
(11810)
业经(11462)
(11358)
金融(11358)
经济研究(11348)
(10686)
图书(10408)
技术经济(10209)
技术教育(10063)
职业技术(10063)
职业技术教育(10063)
决策(9684)
(9652)
共检索到302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佩国  郝瑞闽  
"德国制造"是德国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业强国的象征,"工程师教育"作为其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也成为德国工程教育的成功典范,广为世界各国效法。本文以应用型本科质量文化为对象,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在德国工程师教育的模式到质量文化,质量文化的标准、方法与精神塑造等维度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研究"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质量文化的生成及应用型本科的价值取向等现实热点问题,阐明德国工程师教育模式汇聚成的质量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进而阐释应用型本科的价值是一种质量文化,为应用型本科质量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沛  韦钢  杨宁  
文章结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专业遴选、培养标准、培养模式、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索了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以充分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以及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立强  张鸣放  黄金林  
基于“工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愿望,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从创始阶段就形成了以培养实用(或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宗旨的基本特征。经过一个世纪的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弛  张磊  
我国经济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大批量高端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过程中,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探索先行,亟待理念层面的正名,并明确方向性的规划和指引。笔者理性审视职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同质性,指出两种类型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情景化教学实施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性同质与关联,进而提出高职应用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原则、思路以及职业能力培养取向,并指出现场工程师导向的专业课程行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卓娟  范丽丹  赵金玲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然要求转型高校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通工程师班"依据机械工程师国家通用标准、行业标准等,以机械产品设计师、机械产品工艺师、自动控制设计师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通过调整、精简专业理论知识与直接参与合作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的实践环节,探索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全新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兆义  
德国工程师协会是工业技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行动者,它的发展历程以技术知识传播和技术规则制订为行动导向,以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主要特色。通过分析工程师协会在教育领域的活动,可以看出,在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德国工程师协会自建立起就在各个层面深度参与了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在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宏观政策制定方面,它发挥了政策先导和决策咨询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工程师协会对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对工程教育的壮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彩生  
学生参与度理论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创新精神与提高就业创业质量。本文基于学生参与度理论运用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从教育成长背景、创业教育环境、学生参与程度、学习习得情况等四个维度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开展创业教育需要形成的四个关键认识及其逻辑关系,探索了一条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洪兵  陈强  陈立万  王立  
从社会新工科发展、地方高校新专业应用转型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供给侧改革角度,主要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围绕"高工程素质、强实践能力、学科知识交叉和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物联网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作为切入点,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校企合作新内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队伍建设新举措和多元阶段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构建,实现"五位一体"的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体现新工科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特色,确立新工科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独特路径和建设内涵,构筑新体系新技术新平台相融合的新培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左海峰  江丕权  
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师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工程师的形成来看高等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师的成长过程是学习与实践互相搭配的一个过程,并总结现实中的丁程师培养的四种途径;进而论述了培养合格工程师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要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旭强  苏传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研  
工程文化教育强调以人与工程的关系、人对工程的态度等为出发点,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培养的工程师在道德伦理、知识能力、素质境界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黑龙江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立足自身人才培养历史传统优势和学科专业特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程需要,着眼培养既具有一流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优良综合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法国工程师学校是大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师的培养基本由工程师学校承担。法国工程师文凭受法律保护。工程师学校的课程灵活广泛,能够根据企业需要,经常调整,注重应用。法国工程师学校的成功依赖于一种企业文化,法国企业关心学校的发展,支持学生实习。但工程师学校缺乏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也是其未来改革方向之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秦邦福  
十几年前,笔者就职于某外资跨国企业(以下简称A公司),当时公司已预见到深圳必将成为高成本的地区,于是决定将制造基地转移到江门市。200×年7月,我接手了这个当时已进行了一半的工厂建设项目,项目于年初开始启动,由江门一家投资工业地产的企业(以下简称C公司)为A公司定制厂房,然后租赁给A公司。本来,此类项目在开工前双方必须签订正式租赁合同,但是由于当时搬迁需求颇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强  刘明维  黄芳  庞颖  汤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形成了以"产学合作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构筑起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就业"的产学合作育人体系,并建立起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基础、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引领、以"一三五学段制"改革为突破、以全员参与质量保障为手段,以产学研践习计划与产学合作实习等项目为抓手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确保了产学合作教育的有序发展,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兆胜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世纪之交组建的黑龙江工程学院,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围绕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和任务,创新模式,培育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一、理念先导引领人才培养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