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9)
2023(14995)
2022(12793)
2021(12006)
2020(10049)
2019(23387)
2018(23287)
2017(44938)
2016(24290)
2015(27569)
2014(27528)
2013(26627)
2012(24081)
2011(21359)
2010(21232)
2009(18779)
2008(17976)
2007(15467)
2006(13122)
2005(11006)
作者
(67588)
(56223)
(55919)
(53166)
(35801)
(26951)
(25430)
(22298)
(21358)
(19865)
(19278)
(18711)
(17831)
(17514)
(17458)
(16922)
(16920)
(16903)
(16092)
(16038)
(13931)
(13740)
(13629)
(12893)
(12595)
(12418)
(12413)
(12263)
(11287)
(11086)
学科
(93975)
经济(93879)
管理(71296)
(68712)
(58051)
企业(58051)
方法(49102)
数学(43325)
数学方法(42549)
(24907)
中国(23738)
(22449)
业经(20971)
技术(20094)
(19571)
理论(18720)
地方(17326)
农业(16873)
(16022)
贸易(16016)
(15571)
(14948)
(14883)
财务(14796)
财务管理(14764)
(14384)
环境(14259)
企业财务(13961)
教育(13441)
(13338)
机构
学院(335978)
大学(335794)
管理(137964)
(128256)
经济(125403)
理学(121293)
理学院(120022)
管理学(117510)
管理学院(116910)
研究(103804)
中国(74403)
(70267)
科学(66184)
(55710)
业大(51704)
(51223)
(50151)
中心(48076)
(46967)
研究所(46255)
财经(46185)
(44820)
师范(44391)
北京(43629)
(42242)
农业(40133)
技术(38966)
(38492)
(38440)
经济学(38065)
基金
项目(241014)
科学(190112)
研究(176495)
基金(174031)
(151163)
国家(149926)
科学基金(130391)
社会(109378)
社会科(103702)
社会科学(103672)
(95363)
基金项目(92532)
自然(86285)
自然科(84353)
自然科学(84335)
教育(83979)
自然科学基金(82771)
(80001)
编号(73141)
资助(72376)
成果(57160)
重点(53663)
(52936)
(51038)
(50349)
课题(50059)
创新(47505)
科研(46153)
教育部(45821)
大学(45461)
期刊
(129947)
经济(129947)
研究(91475)
中国(61244)
学报(52144)
管理(50006)
科学(48498)
(45279)
教育(44772)
(41909)
大学(40472)
学学(37965)
技术(35868)
农业(32366)
业经(22409)
财经(21444)
(21387)
金融(21387)
经济研究(20906)
(18251)
图书(18071)
技术经济(17906)
科技(17735)
(16973)
问题(16523)
统计(15517)
(15502)
理论(15452)
资源(14501)
(14432)
共检索到464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欣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质疑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向。诚然,工匠精神是企业与院校都推崇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却困扰着许多高职教育者。文章以高职院校普通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基于一些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出三条解决方案,也期盼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麦秋  刘三婷  
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技能出众"能做事",还应具备时代精神"敢做事",更要具有"大国工匠"气概"做成事",这是高职教育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弘扬,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适应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瑞荣  
为满足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重塑社会价值导向、企业主导现代师徒制、重拾工匠精神的学校培养、打造专兼结合的名师名匠团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匠心品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文辉  马桂香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关键期。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燕  赵彤  
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人才,首先界定了基于"工匠精神"的"双创"人才培养的内涵,探讨了我国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创"人才的意义,分析了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给出了树立新理念、建立新体系、优化新环境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杨秋月  
重拾"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职业道德建设,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小青  姜乐军  
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基于对现有职业本科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从类型和层次两方面探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定位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在确定培养规格、发挥多主体作用、构建课程体系、推进“三教”改革方面的实施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丽颖  曾茂林  
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和工业智能化特征,提出了规模化培养"大国工匠"需求;从职业教育供给侧缺乏技术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看,需要新增拔尖技术硕士教育。它既不同于专业硕士教育,更是对以就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的超越。根据技术精英培养需要选拔技术能手,由技术硕士培养单位牵头,联合技术研发中心、骨干企业、专业镇等组成职教集团,实施硕士层次技术拔尖和研发实训。最终形成学校主导理论课,企业负责技术拔尖实训课,技术研发中心专家引领技术创新的三维课程体系。由三维导师小组分段结合,开设出"理-实"一体化双线课程,逐级提升学生拔尖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为我国技术强国梦的早日实现,提供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建设制造强国,核心是质量,关键是人才。中国制造要从“代工+低价”的模式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的模式切换,亟需重塑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教育系统传承创新工匠文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制造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完善中国工匠文化创新传承和工匠文化育人制度保障;健全社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工匠文化教育机制;将工匠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靖  
贯通培养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贯通培养试验在职普两种教育体系之间建立融通的桥梁。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高端技能物流人才培养需求分析,结合贯通培养特点,对贯通物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试验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贤明  
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要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还需适应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生态价值观的继承和拓展。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体包含高职院校教育的定位、"人"的全面终极发展和生态文明价值观。而生态文明价值观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理念之一,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般功能与特殊功能。而工匠精神的传承与拓新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生态价值观的深化和丰富,有助于培育德艺并举的师道美德、严谨认真的职业风尚;有助于产品精益求精、赢得知名品牌,打造诚信机制;有助于培养创新型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有助于博得职业盛赞,强化国格、树立人格和互利双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天聪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与中、低级技能人才相比,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同的内涵结构、成长规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设计中的主要失误在于,长期以来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压在职前阶段的高职院校身上,对于职后阶段企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存在教育体系与劳动体系严重分离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视角出发,重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核心框架为,清晰界定不同阶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高技能人才不同培养主体的责任分工,着力提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深度合作,构建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秋霞  刘朋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契合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是: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僵化;校企合作层次较浅,流于表面;学生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据此,文章提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匠精神为契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工匠精神为引导,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丹  
高职院校承担着社会优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需求,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一套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服务院校都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想,确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确切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制定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为社会发展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价值及路径展开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