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5)
2023(12323)
2022(10250)
2021(9660)
2020(8203)
2019(18765)
2018(18114)
2017(35140)
2016(18766)
2015(21588)
2014(21670)
2013(20530)
2012(18684)
2011(16521)
2010(16643)
2009(15011)
2008(13143)
2007(11379)
2006(9416)
2005(7914)
作者
(49122)
(40934)
(40538)
(38747)
(25927)
(19551)
(18694)
(15877)
(15846)
(14529)
(14138)
(13670)
(13009)
(12649)
(12634)
(12547)
(12029)
(11988)
(11900)
(11671)
(10081)
(10003)
(9764)
(9497)
(9250)
(9114)
(9021)
(8869)
(8354)
(8124)
学科
(72723)
经济(72640)
管理(53683)
(51014)
(42761)
企业(42761)
方法(39257)
数学(35980)
数学方法(35583)
(27032)
金融(27025)
中国(25064)
(24402)
银行(24377)
(23530)
(22335)
(18441)
(16966)
地方(15229)
业经(15162)
(15128)
财务(15071)
财务管理(15035)
企业财务(14419)
理论(13886)
(12587)
贸易(12577)
农业(12427)
(12310)
技术(12300)
机构
学院(250870)
大学(243067)
(101913)
经济(99897)
管理(97909)
理学(85232)
理学院(84465)
管理学(83018)
管理学院(82584)
研究(73850)
中国(62364)
(49177)
(48332)
科学(42288)
财经(39891)
中心(38395)
(36684)
(36547)
(36499)
业大(34687)
(34145)
经济学(32959)
技术(31713)
研究所(31076)
经济学院(30112)
财经大学(30097)
(29892)
(29705)
师范(29519)
北京(29140)
基金
项目(175184)
科学(139634)
研究(132318)
基金(127251)
(108914)
国家(107980)
科学基金(94973)
社会(84019)
社会科(79827)
社会科学(79809)
(70831)
基金项目(67106)
教育(64576)
自然(60224)
自然科(58933)
自然科学(58916)
(58581)
自然科学基金(57872)
编号(55278)
资助(52527)
成果(43492)
重点(39545)
(39349)
课题(38704)
(37815)
(37132)
创新(35169)
国家社会(34979)
教育部(34956)
项目编号(33961)
期刊
(98213)
经济(98213)
研究(67566)
中国(49151)
(39228)
(36621)
金融(36621)
学报(35353)
管理(34891)
教育(33223)
科学(31577)
(31490)
大学(28347)
学学(26873)
技术(26588)
农业(20457)
财经(20160)
(17202)
经济研究(16672)
业经(16466)
职业(14580)
问题(12990)
统计(12554)
理论(12289)
(11442)
实践(11175)
(11175)
财会(10945)
商业(10891)
(10825)
共检索到358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小燕  常兴治  
高职院校实训体系应随产业转型升级动态调整,对接职教高质量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群Web实训体系存在课程间项目孤立,缺乏系统性;新技术融入不够,缺乏先进性;企业参与受限,缺乏动态性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设计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重新设计Web实训体系架构,强化“岗课赛证”融通的Web实训教学内容重构。在Web实训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模块化实训指导,提升教师实训改革意识;职场化实训内容,提升学生实训作品质量;“岗课赛证”深度融合,对接学生未来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玉霞  王大帅  冯湘  
"岗课赛证"融通是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之一,具有技能体系层次化、教学情境多样化、学习评价多元化的特色优势。"岗课赛证"融通是产业技术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面向的融合贯通,是技术逻辑在课程载体上的具体呈现。"岗课赛证"课程体系的构建面临生成逻辑不一致、内部体系复杂、教学实施难等难题,解决之道在于设计方案时要从学习者中心出发,以职业能力成长为理念理清逻辑,以对接岗位和工作过程为原则整合体系,以分层次多场景的教学模式赋能课程实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德敏   陈佳会   刘创  
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高职供应链运营专业为例,研究发现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内容“广”、要求“高”、设施“差”、师资“弱”和评价“偏”的问题。在分析岗、课、赛、证基本内涵和逻辑关系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实践路径为:坚持“合作共赢,降本增效”理念,加强政行企校协同合作,开展设置岗位调研,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戴文琛  
针对高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行业转型升级对财务人才的新需求,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角度,重构“职业认知实训—分岗模拟实训—专业仿真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段递进的高职财经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促进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升、财经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杰  邵雯  
作为教学改革和教材改革的前沿,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同时存在着缺乏职业性、即时性、互动性、实践性等问题亟待解决。立足“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的核心思想,基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建立与完善,结合已有政策及文献成果,采用修正德尔菲法,并进一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为基于“岗课证赛”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与诊断提供了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工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琴  
开发并构建"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是解决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不够、定位不清晰、过分追求全面等问题的重要路径。要与行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相衔接,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切实需求;着眼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形成工作岗位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要针对有关证书的鉴定考核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使课程教学与相应岗位资格的要求相一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元军  李曙生  卢意  
高职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需要依靠“岗课赛证”融通为发力点,有效促进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岗课赛证”融通的学理逻辑,即以产业学院为育人载体,以产业的“岗位”标准为起点,将产教融合的“课”作为融通的重点进行打造,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课”,实行“课证”融通、“课赛证”融通,培养高素质操作技能型、技术技能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融通于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融通的标准贯穿于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融通中间过程规范管理是“岗课赛证”融通的现实基础。而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产业学院“岗课赛证”融通在“外环境”和“内环境”两方面需要增强再适应性,针对融通程度与产业发展不同步、强制约束缺乏、对标建设不足的问题重新定位,实施现代学徒制,构建产业学院责权利制度,遵循教育价值和市场价值双重治理,以适应产业发展变化的新业态、新岗位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江华  刘波  李颖芬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现行的课程体系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评价机制和教材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基于《课证融通》的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霞  
为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要在培养学生初始就业岗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职业生涯长期发展的素质设立为专业教育的长远目标。文章依据国贸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不仅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和谐统一,而且实现了课程体系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和谐统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戴文琛  
高职会计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在满足岗位需求、考取证书、参与竞赛等方面存在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其就业创业。文章基于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从课岗证赛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以期实现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武杰  
本文在明确中职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中餐烹饪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构建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实现将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与中职烹饪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起瑞颖  张星星  
结合“岗课赛证融通”要求,优化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是引导教师提升职业能力,助力职业教育培优育人的关键。综合运用资料分析法、实地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分析“岗课赛证融通”在教师绩效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优化路径与建议:一是强化教师绩效评价与“岗课赛证融通”共生共振;二是重视二级学院的任务细分,层层强化“岗课赛证融通”的目标管理;三是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高职特色;四是强化教师绩效评价中“岗课赛证融通”信息反馈和结果运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建玲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必须以会计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塑造职业素质为基础,以相融通的课程项目为载体,来共同促成会计专业人才这一主体的成长与成才。基于这一理念,探讨了在"课、岗、证、赛"相融通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与构建问题,以有效实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厚坤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大力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能培训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职业技能认证要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现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的有效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祝维亮  
课证融通对实施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科学有效的课证融通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是国家职教政策质量导向,也是课证融通利益相关者诉求,更是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基于评价标准融通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指标立体性、评价方法灵活性四大原则,聚焦课证融通质量发展核心要素与关键环节,构建以CIPP“四阶五维”为宗旨的职业院校课证融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期望引领并促进职业教育课证融通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