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8)
- 2023(15397)
- 2022(13199)
- 2021(12382)
- 2020(10240)
- 2019(23133)
- 2018(23016)
- 2017(43894)
- 2016(24272)
- 2015(26898)
- 2014(26729)
- 2013(25898)
- 2012(23863)
- 2011(21376)
- 2010(21249)
- 2009(19447)
- 2008(18640)
- 2007(16386)
- 2006(14521)
- 2005(12812)
- 学科
- 济(92639)
- 经济(92526)
- 管理(68330)
- 业(62591)
- 企(50519)
- 企业(50519)
- 方法(37075)
- 数学(32217)
- 数学方法(31661)
- 农(29384)
- 中国(25410)
- 地方(25363)
- 财(24800)
- 学(21421)
- 业经(20951)
- 农业(19523)
- 制(18844)
- 环境(17629)
- 贸(16019)
- 贸易(16011)
- 易(15481)
- 理论(15314)
- 和(15128)
- 策(15021)
- 银(14676)
- 银行(14649)
- 务(14559)
- 财务(14493)
- 财务管理(14458)
- 划(14122)
- 机构
- 学院(327951)
- 大学(323526)
- 济(128752)
- 经济(125771)
- 管理(124769)
- 研究(113899)
- 理学(106451)
- 理学院(105169)
- 管理学(103140)
- 管理学院(102516)
- 中国(86409)
- 科学(71893)
- 京(68754)
- 财(61233)
- 所(57425)
- 农(57025)
- 中心(53240)
- 研究所(52171)
- 江(51188)
- 业大(50147)
- 财经(47334)
- 范(45547)
- 师范(45077)
- 农业(44234)
- 北京(43156)
- 经(42846)
- 院(42760)
- 州(40948)
- 经济学(37777)
- 省(37430)
- 基金
- 项目(225485)
- 科学(177161)
- 研究(165863)
- 基金(160960)
- 家(141633)
- 国家(140457)
- 科学基金(119765)
- 社会(102832)
- 社会科(97293)
- 社会科学(97272)
- 省(90380)
- 基金项目(85163)
- 自然(78061)
- 自然科(76093)
- 自然科学(76071)
- 教育(75900)
- 划(75882)
- 自然科学基金(74666)
- 编号(67975)
- 资助(65069)
- 成果(54964)
- 重点(51763)
- 发(50406)
- 部(48501)
- 课题(48124)
- 创(46836)
- 创新(43781)
- 科研(43158)
- 国家社会(41989)
- 大学(41314)
- 期刊
- 济(146615)
- 经济(146615)
- 研究(95214)
- 中国(65597)
- 学报(52336)
- 农(51544)
- 科学(48768)
- 财(47906)
- 管理(45959)
- 大学(40039)
- 教育(38628)
- 学学(37714)
- 农业(35011)
- 融(30958)
- 金融(30958)
- 技术(29737)
- 业经(25830)
- 财经(22469)
- 经济研究(21691)
- 问题(19988)
- 经(19374)
- 业(18788)
- 资源(17378)
- 版(16456)
- 图书(15938)
- 科技(15792)
- 贸(15037)
- 理论(14695)
- 技术经济(14649)
- 现代(14384)
共检索到494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辛顺杰 连华 梁浩东 肖凯文 李若飏
甘南洮河流域作为青藏高原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精准识别其生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策略,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野外调研和相关资料,本研究对甘南洮河流域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识别与诊断,并对其生态问题成因进行剖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研究显示,水土流失、矿山环境破坏、草地退化沙化、湿地萎缩、森林资源破坏以及耕地质量较低等是甘南洮河流域目前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早期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和矿山环境破坏成为该流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基于“修山扩林、调田节水、护草固沙、育林补水、治湖保水”并重的一体化生态修复思路,划分了5个生态修复单元,确立了4种生态修复模式,即自然恢复、保护保育、辅助再生、生态重塑。同时,结合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布设工程,提出了以水源涵养为核心的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该研究可为甘南洮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与参考,旨在推动甘南州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有效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志良 朱捷缘 徐望朋 荣月静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香溪河、良斗河流域五大生态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为整体保护、系统治理、水陆协同的三峡库区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 湖北省宜昌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达净 张时煌 刘兵 张红旗 王辉民 颜放民
[目的]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和综合治理是提高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明确人在生命共同体中的核心地位,对于保证生命共同体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并重点探讨了生命共同体中与人紧密相关的关键问题,包括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多部门、多区域合作和联动,时空格局与多尺度效应等。[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文献分析与近期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以人的认知—人的决策为主线的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功能提升的6个优先导向。[结论]从以往文献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拓展为山水林田湖草—人,旨在更好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为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2035目标"和"2050愿景"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思思 苏维词 赵卫权 贾敏
了解、掌握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情况能为共同体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以红枫湖所在地为研究区,借鉴VOR生态模型建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的SC模型。评价体系中27个指标等级设定参考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相关文献,未有明确标准的指标采取标准化或者自然断点发划定等级,权重采用AHP确定。结果表明:(1)研究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整体属于亚健康状态;(2)因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生命共同体健康(H)指数在2010年最低;(3)山的基本状态指数与评价其他子系统基本状态的多个指标存在相关性;(4)生命共同体基本状态(S)指数与林、湖强度相关;(5)2005~2015年H指数增加得益于湖的基本状态得到改善。以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实地实施的方针政策相结合,确定影响生命共同体健康的主要因子有地形地貌、极端雨量、水利工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最后,从重点湖泊区保护、水库生态环境优化、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实施、重点工业区、土地开发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5个方面提出生命共同体健康维护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本文从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溯源、农田在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的地位以及从流域尺度认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三个角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解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江 李灿坤 冯姗姗 李成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草重点修复区域,提出山、水、林、田专项规划及相应保护修复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江 李灿坤 冯姗姗 李成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草重点修复区域,提出山、水、林、田专项规划及相应保护修复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雅 张岍 王文瑾 韩琦 邵明非
为解决丁山河水质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借鉴"河湖分离"的设计理念,将"河湖分立"理念应用于丁山河水质改善及低碳城段景观提升项目。通过建立人工湖,提高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提高水体通透性;通过与LID技术、湿地植物等多项生态修复方略相结合,实现雨污分流及收集、净化作用,提升丁山河生态修复的效果。
关键词:
河湖分立 水质污染 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婷 胡能灿 袁新京
2022年以来,湖南省益阳市以实施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工作的统筹推进之路,为“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发超 胡其玉 起晓星
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开展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管控策略研究是推动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以此理念为指导,从"地形山势—河湖水体—土壤环境—人类活动—景观结构"5个维度构建城市群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以成渝城市群为典型案例区,诊断其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进一步耦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电路理论,提出成渝城市群景观格局网络化管控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质量指数均值为0.94,66.85%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处于中低水平,总体生态环境较好,但也存在风险高低区交错现象;识别出生态源地111 461.62 km2,约占总面积46.54%,划分生态阻滞区、生态过渡区、生态缓冲区,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25.61%、14.65%、13.20%;构建"76+8"廊道系统,长约5 046.19 km,确定316处生态节点,构筑管控景观生态风险的绿色网络体系,维持成渝城市群景观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斌
山西省晋中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损害,为进一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保卫“京津冀生态协同圈”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急需开展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前期研究,为制定区域总体治理规划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下一步实施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综合治理 思路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强调共识与分享,但并不刻意追求"同质化"。在共同体的实践中,应当克服简单的"加法逻辑",以免造成学校组织机构大量增生、功能冲突、效能低下;应当在教师学习、学校深度变革和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等多重目的之间实现有效聚合,而非离散设计。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要求教师建立清晰的专业自觉,重构自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自我和外部支持性环境应致力于保护教师的独立思考,拒绝教学实践的技术化和平庸化;鼓励不同的参与者通过"跨界学习"促进"精彩观念的诞生"。
关键词: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专业自觉 跨界学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毕云龙 罗晓琳 蒙达
本文总结分析了云南省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的实践做法与实际问题,提出了流域空间优化、破解用地矛盾、拓宽生态修复资金渠道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