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7)
2023(16823)
2022(14287)
2021(13495)
2020(10915)
2019(25327)
2018(24772)
2017(47711)
2016(25426)
2015(28871)
2014(28674)
2013(27667)
2012(25010)
2011(22208)
2010(22175)
2009(20078)
2008(18373)
2007(16056)
2006(13711)
2005(11354)
作者
(69359)
(57433)
(56932)
(54204)
(36136)
(27525)
(26220)
(22576)
(21896)
(20295)
(19666)
(19066)
(17869)
(17815)
(17724)
(17288)
(17105)
(16951)
(16396)
(16272)
(13956)
(13916)
(13884)
(13111)
(12971)
(12744)
(12730)
(12565)
(11558)
(11322)
学科
(95322)
经济(95228)
管理(71114)
(67298)
(56470)
企业(56470)
方法(45391)
数学(39882)
数学方法(39257)
中国(31122)
(27201)
金融(27198)
(26898)
(25782)
(25757)
银行(25722)
(24748)
业经(23126)
地方(22418)
(19450)
理论(19034)
(18704)
农业(18371)
(17340)
财务(17260)
财务管理(17227)
(16501)
贸易(16487)
企业财务(16411)
(16041)
机构
学院(342463)
大学(340112)
管理(136329)
(131391)
经济(128395)
理学(118819)
理学院(117573)
管理学(115260)
管理学院(114653)
研究(107057)
中国(84362)
(70832)
科学(66343)
(60515)
中心(52078)
(51122)
(50769)
业大(50164)
财经(49233)
(48528)
研究所(46567)
(46126)
师范(45659)
(44898)
北京(44202)
(40620)
(39974)
农业(39745)
经济学(39713)
技术(38032)
基金
项目(242541)
科学(190461)
研究(181271)
基金(173549)
(149784)
国家(148472)
科学基金(128961)
社会(112358)
社会科(106490)
社会科学(106462)
(96681)
基金项目(92650)
教育(85327)
自然(83261)
自然科(81333)
自然科学(81315)
(80292)
自然科学基金(79789)
编号(75773)
资助(70745)
成果(60271)
重点(54198)
(52915)
课题(52207)
(51794)
(51050)
创新(47531)
项目编号(46821)
大学(46475)
科研(46287)
期刊
(136364)
经济(136364)
研究(97821)
中国(66164)
学报(51266)
管理(48916)
教育(47605)
科学(46762)
(46231)
(45977)
大学(40330)
(38997)
金融(38997)
学学(37552)
技术(33545)
农业(31950)
业经(23763)
财经(23246)
经济研究(21587)
(19843)
图书(18814)
问题(17448)
理论(16715)
科技(16028)
(15522)
实践(15515)
(15515)
技术经济(15482)
(15275)
现代(14643)
共检索到490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军  
从"学工、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出发,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际,提出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主旋律""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主抓手"和"主推力"的"六主"实现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李春花  董展  
指出两业联动是物流业通过与制造业获得稳定业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两业在互动过程适应物流业高级化的客观进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给予重要支撑。根据物流业高级化客观过程结合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主观要求,探讨两业联动中如何通过两链深度融合体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从集成场视角对网链融合进行研讨,并就两链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两链集成创新机制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俊岭  王新国  
以当前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中的问题为导向,在广泛调研及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与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出发,着重探索二者之间融合的逻辑关系与特征,试图勾勒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省域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机制图"。据此提炼出省域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途径与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向红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高标准新要求,分析了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立地式研发的逻辑起点,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立地式研发中遇到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立地式研发的具体路径和驱动机制,以期解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层次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金友  廖金雄  胡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急需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以此顺应时代要求及职业教育改革趋势。文章探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索以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专业平台为抓手,加深创新创业教育与汽车专业教育的融合,以提升汽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任保平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之后提出的要求,涉及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平台经济和数字共享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度融合,需要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体现在:在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层面,把产业技术与数字技术创新融合起来,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层面,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构建数智赋能机制,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融合发展;在数字经济与企业组织创新深度融合层面,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能力提升机制,提高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能力、智能化能力和数字化能力。为此,需要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能力,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义臣  
学风建设是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事物发展模式思想,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必须遵循"内生模式"加强学风建设的设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刚  廖小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一些地域相近的城市呈现相互融合的态势。然而当城市间利益协调受阻时,城市融合困难重重。为此,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城市融合宜实行组合城市的模式,采用多元化管理体制,建立"存量不变,增量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几种城市融合的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菲菲  
随着2016年新零售销售理念提出并取代O2O销售模式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应用,新零售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促进新零售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成为销售行业发展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行了探究,在正确定位新零售线上线下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针对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可行性途径加以探索,力求能为新时期我国销售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崔瑜如  宋丹凤  
从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及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两方面分析建筑企业业财融合的原因,随后以某企业为例,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调整财务组织架构、改造具体业务流程三个层面详细介绍建筑企业业财融合的实现途径,最后提出一系列保障建筑企业业财融合顺利开展的建议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哲   唐毓璇   张辉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需要效率更高、功能更强的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为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是技术融合首要表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共同促进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金融需要更加聚焦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两条核心途径,在促进“数实融合”中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其内在机理遵循新的数字技术—经济范式。在实践中,要深入认识金融与技术创新相互融合的规律,推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发展,将更多科技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并发挥数字金融的作用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实融合”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维春  易小军  王敏  
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校企混编教学团队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四川、陕西、北京、浙江、广东的5个地区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35位团队成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讨论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意义与现实困境。进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将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系统范畴化为"团队建设—发展策略系统"与"团队建设—支撑策略系统",涵盖对接机制、共谋机制、共生机制和联动机制4个结构维度共10个策略要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程  韩宝平  
产教融合是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具有系统性、协同性、开放性和共生性等特点。面对长期以来产教融合存在的政策和保障机制缺失、产业性忽视、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脱节、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等困境,基于系统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平台建设的角度,应通过建立协调协作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平台、升级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教学科研平台、打造协同育人的公共实训平台、共建创新创业的研发孵化平台、构建产教资源优化调控平台和建立独立运作的督导评价平台,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姬忠莉  吴烽  李昆益  
通过分析影响当前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的制约因素,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双向互融"专创融合模式。一方面,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改革专业教育模式,把"双创"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另一方面,从教学资源开发、实践平台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将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之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莉敏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应找准自身定位,主动向应用型院校转变。为确保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从而构建协同育人模式,高校应主动作为,进一步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来促进长期合作关系的稳定和谐、互利共赢。紧紧围绕这一逻辑关系,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依托,致力于为建设切实可行、高质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索路径,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特色化、个性化规避趋同化所带来的潜在弊端,促进学生、院校、社会的多方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