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3)
2023(13464)
2022(11091)
2021(10187)
2020(8930)
2019(20508)
2018(20307)
2017(39430)
2016(21183)
2015(23729)
2014(23565)
2013(23422)
2012(21222)
2011(18772)
2010(18600)
2009(17423)
2008(17480)
2007(15644)
2006(13116)
2005(11698)
作者
(59718)
(50281)
(50204)
(47602)
(31961)
(24071)
(22793)
(19671)
(18855)
(17769)
(16923)
(16841)
(15934)
(15574)
(15521)
(15421)
(15330)
(14978)
(14502)
(14359)
(12356)
(12289)
(12022)
(11527)
(11331)
(11199)
(11189)
(11052)
(10040)
(9984)
学科
(97048)
经济(96944)
(91271)
(82706)
企业(82706)
管理(77126)
方法(48842)
数学(40196)
数学方法(39763)
(31148)
业经(30112)
(29779)
(23485)
财务(23443)
财务管理(23410)
企业财务(22204)
农业(21159)
中国(20236)
技术(19069)
(17578)
(16962)
贸易(16958)
(16684)
(16497)
(16110)
理论(16095)
(15538)
地方(15395)
(13804)
(13359)
机构
学院(309191)
大学(302773)
(132763)
经济(130422)
管理(129530)
理学(112575)
理学院(111572)
管理学(109931)
管理学院(109367)
研究(90987)
中国(71681)
(61024)
(60880)
科学(54531)
(51998)
财经(49480)
(45882)
业大(45492)
(44971)
(44514)
中心(44097)
农业(41149)
经济学(40575)
研究所(40272)
经济学院(37106)
北京(37051)
财经大学(36641)
商学(35889)
(35823)
经济管理(35670)
基金
项目(207840)
科学(166410)
基金(154077)
研究(150919)
(132732)
国家(131579)
科学基金(116253)
社会(98421)
社会科(93588)
社会科学(93562)
(82466)
基金项目(82277)
自然(76141)
自然科(74490)
自然科学(74469)
自然科学基金(73201)
教育(69405)
(67687)
资助(62653)
编号(60331)
(46607)
(46292)
重点(46023)
成果(45935)
(44216)
(43220)
创新(42569)
国家社会(41087)
科研(40561)
教育部(40476)
期刊
(141110)
经济(141110)
研究(81830)
(51813)
管理(50374)
中国(50307)
(47302)
学报(42355)
科学(41553)
大学(33029)
农业(32460)
学学(31775)
技术(30345)
业经(25743)
(25317)
金融(25317)
财经(24744)
教育(22474)
经济研究(22064)
(21308)
(19988)
问题(19083)
技术经济(18690)
财会(16582)
统计(16082)
商业(15595)
(15284)
现代(14940)
(14434)
(13982)
共检索到435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季建伟  邱菀华  
本文基于关系专用性投资所产生的“套牢”效应 ,分析了企业边界的决定问题。通过一个重复博弈的“声誉”模型 ,表明在计划的总交易量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减少单次交易数量、增加交易次数 ,将使交易者增加诚实交易的激励 ,从而在企业边界不变的情况下 ,有效的解决“套牢”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新  史本山  
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和资产的专用性,BOT项目参与方受利益驱动可能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套牢对方。本文研究了BOT项目中的套牢问题,给出了项目公司和政府套牢问题的博弈收益矩阵;并引入产品购买方,构建了产品购买方和项目公司在政府监督和不监督两种情况下的基于合同价格谈判的套牢问题的博弈收益矩阵。求解得到各方采取套牢行为的临界条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参与方的最优策略。研究表明,政府通过适时的监督、适当的罚款额度和合适的利益激励机制避免被项目公司套牢;项目公司应增大其事前的产权比例和再谈判成本,防止产品购买方通过价格再谈判将其套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利花  张静  杜德权  
通过引入不可证实性系数,分析了开发商与承包商的博弈过程,并且得出结论:当市场状况良好时,即使承包商采取套牢行为,开发商仍将投资房地产;如果开发商的可占用准租不足以支付承包商所侵占的利益,开发商将可能不再投资房地产。其中,事项的不可证实性使承包商有机会侵占开发商的利益,因此,减少事项的不可证实性可以最大化开发商的收益。垫资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承包商的套牢程度。但无论如何,合同的不完全性都难以解决,套牢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但是只要开发商能够从中获取超额收益,其投资行为就是必然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华武  方世建  缪柏其  
风险投资企业在和人力资本市场上的经理签约时,会存在契约不完全现象,导致套牢的产生。和其他两种经济解释不同,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套牢的原因,是既定契约框架下经理追求准租金的结果。这造成企业成本提高,效率损失。通过设计良好的契约治理结构,自我实施的隐性契约可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现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韧  曾国平  
在证券市场上,契约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往往带来内幕人的内幕交易行为;而证券内幕交易行为一旦发生,投资者往往会处于被“套牢”的地位。通过分析投资者被“套牢”的原因后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显性和隐性契约的完善、产权的明晰以及内幕人的有效规制这三个方面来解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龙游宇  黄载曦  
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存在道德风险的关键所在,而如何缓减专用性投资带来的套牢问题便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旨在说明关系契约可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所带来的套牢问题,同时,关系规范可以降低关系契约与生俱来的谈判成本,有助于关系契约的执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新  史本山  
文章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指导下,分析了项目公司和产品购买方的套牢机制,并对项目公司投资决策和事后谈判行为决策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产品购买方降低项目产品价格时的套牢问题,分析事前权益比例对双方决策行为的影响,给出了再谈判时双方的临界条件和最优决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清杰  
企业边界是企业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不同的理论分支对之有不一样的见解。本文在批判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用边际交易成本解释企业边界论的基础上,从企业的知识、能力出发,按照动态效率标准对企业边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边界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胡冰  
自然资源绿色利用方式转型,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角度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由于专用性投资、机会主义、产权不清以及自我履约不足等,导致资源绿色利用方式转型中存在着作为代理方的地方政府官员的套牢行为。这种套牢容易导致委托方选择理性无知、放纵代理方的道德风险、提高经济发展的交易费用等。从东北某省近年的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可见一斑。应对之策包括:提升法律执行级次并进一步明确政府间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责权利关系,引入"耻文化"强化默认契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约束能力,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以提高契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胡冰  
自然资源绿色利用方式转型,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角度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由于专用性投资、机会主义、产权不清以及自我履约不足等,导致资源绿色利用方式转型中存在着作为代理方的地方政府官员的套牢行为。这种套牢容易导致委托方选择理性无知、放纵代理方的道德风险、提高经济发展的交易费用等。从东北某省近年的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可见一斑。应对之策包括:提升法律执行级次并进一步明确政府间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责权利关系,引入"耻文化"强化默认契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约束能力,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以提高契约完备程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陈昊  李淑萍  
近年来,双边自由贸易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全球各个地区掀起了高潮。本文将企业理论中的"套牢"概念引入国际经济领域,发现惧于交易另一国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辉  周孝华  吴迪  
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性边界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现实国情,以产品市场竞争为切入点,利用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可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并存在单一门限值(0.150 7),对于落入门限值左侧的企业而言,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改善财务绩效,而对于落入门限值右侧的企业而言,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产品市场竞争主要是通过强化社会责任战略制定、督促社会责任战略实施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途径对社会责任的财务效应施加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机制并不依赖于行业特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郜翔  
企业的纵向分解实质上是产业链纵向关系上的分工,它导致了企业边界的缩小。纵向分解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的技术与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大大削减了市场治理机制的成本。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分解后并不是直接回到市场,而是在产业链纵向关系上再次进行整合,形成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巨钦  
综观已有的企业理论,对企业边界的考察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以交易成本为出发点的契约理论为线索;另一条是以企业生产属性为出发点的核心能力理论为线索。由于两种路径认识企业的角度不同,因此在谁更正确上存有许多争议,但我们在分析企业集群的边界问题时,这两种考察路径是值得借鉴的。鉴于已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集群的边界进行过分析,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即基于核心能力理论试图对企业集群的边界问题进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