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9)
- 2023(11739)
- 2022(10322)
- 2021(9777)
- 2020(8153)
- 2019(19048)
- 2018(18783)
- 2017(35861)
- 2016(19242)
- 2015(21588)
- 2014(21376)
- 2013(20486)
- 2012(18515)
- 2011(16231)
- 2010(16035)
- 2009(14025)
- 2008(13436)
- 2007(11364)
- 2006(9683)
- 2005(8021)
- 学科
- 济(73677)
- 经济(73592)
- 管理(58296)
- 业(52516)
- 企(43921)
- 企业(43921)
- 方法(35088)
- 数学(30940)
- 数学方法(30477)
- 农(20994)
- 财(20000)
- 环境(18289)
- 中国(18068)
- 地方(16704)
- 业经(15977)
- 学(14477)
- 农业(13966)
- 划(13312)
- 务(13016)
- 财务(12975)
- 财务管理(12938)
- 贸(12686)
- 贸易(12678)
- 技术(12602)
- 理论(12449)
- 和(12401)
- 易(12250)
- 企业财务(12192)
- 制(12084)
- 银(9216)
- 机构
- 学院(253872)
- 大学(251429)
- 管理(101675)
- 济(100359)
- 经济(98171)
- 理学(88495)
- 理学院(87493)
- 管理学(85922)
- 管理学院(85436)
- 研究(78265)
- 中国(59031)
- 京(52204)
- 科学(47977)
- 财(45585)
- 中心(38286)
- 江(37957)
- 财经(37050)
- 所(36680)
- 业大(36324)
- 农(36033)
- 范(34654)
- 师范(34354)
- 经(33737)
- 研究所(33341)
- 北京(31856)
- 经济学(30361)
- 州(30334)
- 院(29796)
- 农业(27744)
- 师范大学(27719)
- 基金
- 项目(179664)
- 科学(142910)
- 研究(134114)
- 基金(130675)
- 家(113428)
- 国家(112116)
- 科学基金(97969)
- 社会(85526)
- 社会科(80913)
- 社会科学(80894)
- 省(71075)
- 基金项目(70286)
- 自然(63446)
- 教育(62212)
- 自然科(61881)
- 自然科学(61867)
- 自然科学基金(60717)
- 划(59319)
- 编号(54970)
- 资助(52325)
- 成果(42510)
- 重点(40161)
- 部(39492)
- 发(38763)
- 创(38145)
- 课题(37031)
- 创新(35501)
- 国家社会(35353)
- 科研(34770)
- 大学(34524)
- 期刊
- 济(107233)
- 经济(107233)
- 研究(69260)
- 中国(48462)
- 财(37717)
- 管理(36739)
- 学报(35127)
- 科学(34606)
- 农(31358)
- 教育(29179)
- 大学(27892)
- 学学(26017)
- 技术(24622)
- 农业(21624)
- 业经(18730)
- 融(17834)
- 金融(17834)
- 财经(17218)
- 经济研究(15567)
- 经(14839)
- 问题(14476)
- 资源(14060)
- 图书(13735)
- 财会(12690)
- 版(12312)
- 业(12193)
- 科技(11913)
- 技术经济(11881)
- 现代(11464)
- 理论(11115)
共检索到363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耀志 高文文 楼琦峰
以"图底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工业园生态环境规划的程序与方法。研究表明:园区建设用地是"图",而自然生态用地就是"底","图"与"底"之间的耦合方式则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经济性。通过对园区环境要素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网络构建,确定园区建设中不可动的"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用地的适宜度分析,引导"图"的建设,以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图底"的最佳耦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王兴平
以南京市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建立一套空间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高新区和城市空间效益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比较研究,分析评价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高新区拉动城市空间效益的对策,为正确评价国家级高新区的历史功绩以及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和现实价值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目前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的投入产出绩效,忽视了高新区系统内生的结构与协同关系。本文从协同视角出发,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高新区协同创新体系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用AMOS软件对56个国家级高新区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发现知识主体、政府和企业三大主体系统对高新区产出协同关系较弱,而且知识系统与产出系统没有正向影响关系。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新区 协同创新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荣 朱先奇 史竹琴
本文基于中部六省18个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利用SE-DEA模型,对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分析表明: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普遍偏低,并且各高新区之间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人员和资产利用率不足。因此,高新区要不断完善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提高高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高新区的科技资源效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曲白 孙贵博
以国务院《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为指导,通过新区买地调研及职能部门诉求问卷,分析南沙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针对现有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低、空司分布不均衡、可达性差等问题根据国家新区规划建设要习专,疳南沙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进行三级分类基础型(针对未来南沙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先导型(针对新区新型城市化示范需求)及战略型(针对粤港澳区域服务需求)。最后,针对每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量化实施,分别提出规划建议及方案,为中国其他国家新区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言
高新区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集中区和产业基地。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高新区的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是,也有一些民企,尤其是一些涉外民企的发展路径并不顺畅,面临诸多困惑。本文试图以湘潭高新区为个案,对此加以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涉外企业 发展困境 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随着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环境中暴露出一些共性的、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文章在对三个高新区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稳妮 李子成
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集聚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管理机制创新滞后、绿色发展不足、优惠政策效应逐步弱化、产出边际递减、辐射带动功能不明显、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问题,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原始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卫星导航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推进其实现绿色、开放、智慧型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权进民 姚兰 史本山
将数据包络法应用于对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中,并根据DEA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对应关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选取的9个国家级高新区6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苏州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成都高新区由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差。
关键词:
高新区 可持续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鲁成秀,尚金城
随着全球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它通过一个区域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达到减少废物,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目标,从而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研究,文章主要就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作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海
高新区是孵化、催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建设高新区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的一种普遍做法。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各国的高新区作为智力资源的密集区,不仅是区域创新的基础,更是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高新区创新模式特征的分析,结合太原高新区新产业园区规划的实例,试图摸索出园区规划在高新区创新环境创造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新区 创新环境 规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润斌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选择。南宁高新区具有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好经济条件、创新环境和平台基础。文章认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重点是要以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制度设计;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成栋 罗志军
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 ,但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世界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 ,分析了中国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 ,并从时间维、空间维、机制维、职能维等方面探讨了加强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电子商务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建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有利于发挥电子商务产业聚集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文章分析了南宁高新区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政策优势、产业规模优势和基础配套设施优势,认为南宁高新区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必须明确基地发展定位,优化制度环境,完善支持体系,构建重点特色行业电子商务集群,形成区域电子商务品牌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彩楼 查颖
文章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基于Malqmquist指数对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进行分解测度,并采用后向逐步回归方法提炼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主要是由技术前沿面上移和管理效率提升推动的;资本推进战略对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起到了抑制作用,而资本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专业化集聚和母城科技投入未促进高新区技术赶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高新区应该进一步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增进创新孵化功能及优化空间资源。
关键词:
高新区 技术赶超 分解测度 逐步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