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3)
2023(16414)
2022(14093)
2021(13188)
2020(11188)
2019(25759)
2018(25425)
2017(48497)
2016(26677)
2015(30278)
2014(30508)
2013(29701)
2012(27599)
2011(24782)
2010(25061)
2009(22975)
2008(22164)
2007(20014)
2006(17508)
2005(15736)
作者
(75537)
(62787)
(62660)
(60027)
(40023)
(30255)
(29049)
(24412)
(24006)
(23074)
(21251)
(21175)
(20066)
(19793)
(19723)
(19681)
(19280)
(18509)
(18276)
(18091)
(15804)
(15455)
(15330)
(14415)
(14281)
(14173)
(14108)
(14036)
(12824)
(12650)
学科
(103516)
经济(103411)
管理(75565)
(74308)
(61628)
企业(61628)
方法(47886)
数学(42236)
数学方法(41623)
中国(32953)
(30358)
(29945)
(28683)
金融(28680)
(27918)
银行(27871)
(26814)
业经(23492)
地方(23413)
(23088)
(20304)
贸易(20289)
农业(20112)
(19849)
财务(19783)
(19742)
财务管理(19732)
(19478)
理论(19306)
企业财务(18742)
机构
学院(373441)
大学(365870)
(149895)
经济(146503)
管理(140820)
研究(121743)
理学(120523)
理学院(119208)
管理学(116959)
管理学院(116256)
中国(96827)
(76571)
科学(73785)
(72091)
(61967)
(61111)
中心(59183)
(58660)
财经(56526)
研究所(55070)
业大(54137)
(51085)
(49407)
师范(48898)
农业(48533)
北京(47833)
(47182)
经济学(45643)
技术(44915)
(43835)
基金
项目(243236)
科学(191012)
研究(181249)
基金(173179)
(149727)
国家(148407)
科学基金(127769)
社会(111416)
社会科(105718)
社会科学(105684)
(98624)
基金项目(91126)
教育(87340)
自然(82561)
(81938)
自然科(80685)
自然科学(80663)
自然科学基金(79238)
编号(76473)
资助(72076)
成果(62568)
重点(55580)
课题(54223)
(53830)
(53216)
(51387)
创新(47822)
科研(46920)
教育部(46447)
项目编号(46069)
期刊
(163268)
经济(163268)
研究(108447)
中国(76879)
(57907)
(55485)
学报(55219)
管理(51842)
科学(50474)
教育(50169)
(47323)
金融(47323)
大学(42293)
学学(39669)
技术(37636)
农业(36499)
财经(27805)
业经(27111)
经济研究(25922)
(23898)
问题(21384)
(19786)
技术经济(18339)
统计(18201)
(17920)
图书(17797)
理论(17707)
职业(17541)
(17117)
(16996)
共检索到56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弘  黄晓东  唐锋  
高职教师的科研素质一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块"短板"。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科研定位模糊、水平有限,学校科研投入不足及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要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融合,教学团队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相融合,对外开放与多元引入相融合,管理体制创新与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相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云亭  王祖莉  
师资队伍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列举了五条提高高职教师素质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聂  
文章阐述了高职教师实行"双师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而指出了制约"双师素质"培养的瓶颈问题及原因,最后基于实践导向提出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三大策略:制度保障策略——政府、学校两级层面予以制度支持;资源整合策略——校企双赢的多元化培养;专业发展策略——外逼内引的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红卫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以部分在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已毕业工作的高职学生、相关行业及企业专家作为调研对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研及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对调研样本进行数理统计和因子分析,由此得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五个测量维度,即逻辑思维、观察分析、社交合作、文化审美和自我评价,进而提出适宜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嵘嵘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已成为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尽快扭转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劣势的局面,文章在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基础上,指出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其科研能力的构成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培养与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若干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春光  周蒋浒  
校企文化融合是产教融合的题中之意,也是产教融合的重点和主线。校企文化融合是促进校企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当前,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彼此认同的理念尚未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实效性亟待加强,多方联动机制有待完善。校企双方必须同心同德,分工协作,从转变理念、营造氛围、有序组织、搭建平台、融入教学五个切入点入手,共同推进校企文化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玉娟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定位在一线,但并不能甘于终身囿于一线。高职学生起点在一线,其职位升迁也就往往从班组长起始。高职教育应向学生提供班组长履职教育,缩短学生职业发展的预备期。文章从班组长人才履职素质结构角度分析了班组长的履职条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雷小生  刘淑春  
高职院校必须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师资水平。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科研素质偏低、科研意识薄弱、科研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笔者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的途径,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谈征宇  
重视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教师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德国等典型国家和我国高职师资素质提升的培养重点、经验和创新举措的比较研究,为构建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元俊  
科研素质是衡量合格高职教师的基本要求。高职学院教师科研基本素质建立在一般科研素质基础之上,但具有高职院校教育研究的特点,即要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要具备实用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齐英  
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交叉性、教育方法的相似性和教育者角色要求的同一性而具有融合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合理设置教育课程、提高教育者素质、开展第二课堂实践和实现校内外互融互通等途径,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伟  
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从四个方面阐述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科学的实施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霖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不仅意指金融系统自身的协调,也涵盖了金融、经济和社会系统的互动协调发展,是金融与经济力、文化力、劳动力、科技力、设施力、开放力、聚集力和环境力的交互作用与动态适应过程。针对金融协调量化研究的不足,文章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个方面剖析区域金融的成长,分别反映狭义区域金融系统与广义区域金融系统的协调状况,从而为金融协调定量化研究范式的确立以及剖析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短板提供参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增军   张露颖   于志宏  
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选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必要支撑。在从宏观统筹和微观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表征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路径:校园融合产业园,提升办学模式与区域发展的适应性;专业融合产业链,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课程融合岗位群,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度;推进科研融合企业需,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契合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