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9)
- 2023(17533)
- 2022(14965)
- 2021(14044)
- 2020(11610)
- 2019(26686)
- 2018(26400)
- 2017(51019)
- 2016(27576)
- 2015(30409)
- 2014(30423)
- 2013(29462)
- 2012(26936)
- 2011(24104)
- 2010(23892)
- 2009(21479)
- 2008(20614)
- 2007(17842)
- 2006(15315)
- 2005(12998)
- 学科
- 济(108593)
- 经济(108475)
- 管理(81049)
- 业(75159)
- 企(63533)
- 企业(63533)
- 方法(49429)
- 数学(43071)
- 数学方法(42502)
- 中国(30569)
- 农(27964)
- 财(27034)
- 地方(25257)
- 学(24016)
- 业经(23972)
- 技术(21234)
- 制(20457)
- 理论(18955)
- 农业(18610)
- 环境(17090)
- 贸(17058)
- 贸易(17048)
- 务(16972)
- 财务(16892)
- 和(16859)
- 财务管理(16856)
- 易(16482)
- 企业财务(16002)
- 银(15944)
- 银行(15888)
- 机构
- 大学(378008)
- 学院(377941)
- 管理(151395)
- 济(147611)
- 经济(144314)
- 理学(132280)
- 理学院(130759)
- 管理学(128335)
- 管理学院(127632)
- 研究(124750)
- 中国(91006)
- 京(79981)
- 科学(79554)
- 财(66012)
- 所(61181)
- 农(60423)
- 业大(57736)
- 中心(56970)
- 研究所(56323)
- 江(54572)
- 财经(53617)
- 范(50814)
- 师范(50252)
- 北京(49525)
- 经(48925)
- 农业(47311)
- 院(46823)
- 经济学(44298)
- 州(44116)
- 技术(41251)
- 基金
- 项目(270864)
- 科学(214312)
- 基金(196618)
- 研究(196458)
- 家(172147)
- 国家(170753)
- 科学基金(147643)
- 社会(124085)
- 社会科(117572)
- 社会科学(117544)
- 省(107059)
- 基金项目(105022)
- 自然(97170)
- 自然科(94993)
- 自然科学(94969)
- 自然科学基金(93244)
- 教育(91199)
- 划(90248)
- 资助(79754)
- 编号(79373)
- 成果(62895)
- 重点(60934)
- 部(58988)
- 创(58911)
- 发(57876)
- 课题(55227)
- 创新(54524)
- 科研(51863)
- 国家社会(51048)
- 教育部(50563)
- 期刊
- 济(154720)
- 经济(154720)
- 研究(106967)
- 中国(70374)
- 学报(61062)
- 科学(56370)
- 管理(55386)
- 农(53296)
- 财(49593)
- 大学(46447)
- 教育(44603)
- 学学(43837)
- 农业(36901)
- 技术(34601)
- 融(28280)
- 金融(28280)
- 业经(26305)
- 财经(25409)
- 经济研究(24866)
- 经(21780)
- 问题(21417)
- 科技(19927)
- 业(18923)
- 图书(18717)
- 技术经济(18109)
- 版(17735)
- 理论(17067)
- 资源(16950)
- 商业(16654)
- 统计(16496)
共检索到535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文婷 程杰
目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顶层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评价的"四三结构"模型;运用相对模糊偏差矩阵的方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对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的现状和差异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状况可以分为4个层次,并在四维上均出现了同步非均衡现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杰 程言美 胡树华 王松
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顶层框架,构建了我国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评价的"四三结构",设计了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相对模糊偏差矩阵的计算,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现状和差异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超超
区域创新体系是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分解新型国家创新体系总体目标的任务。而县域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推进国家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本文结合重庆市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抓分类、抓政府等"七抓"为发展重点,从市级和县域层面分别提出推动重庆市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化布局的对策建议:在市级层面,开展县域创新发展顶层设计,培育壮大县域科技创新主体,强化县域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培育集聚县域科技创新人才。在县域层面,加强县域层面创新载体及创新项目建设,推动县域战略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创新人才向区县集聚,促进县域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县域 科技创新体系 差异化布局 重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柏翔 丁永波 任春梅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地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会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在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构建过程中,创新的源泉可能来自不同的节点,在短链线性结构模式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应有步骤有计划地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模式,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领 张天骄 张晓林 赵威
城市群是提高地区经济增长和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本文尝试结合“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基于agent计算经济学对多重异质性下城市差异化对企业和人口的空间演化影响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企业生产效率与规模、居民工资等多重异质性的两区域空间经济模型对城市间人口和企业迁移进行动态模拟以研究空间经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无论是否存在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小城市内部工业产品的差异性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和人口向小城市迁移,企业和人口倾向于分散。但是存在市场机制能提高城市内产品差异化对人口和企业迁移的吸引力。(2)城市群中小城市要更多的企业和人口,需要继续鼓励创新生产差异化产品,使城市内的产品更加多样化和差异化。(3)为了使城市内产品差异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整个地区需要更加健全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市场机制,使得有利可图的资本可以进入市场,同时亏损的企业能够退出市场或者转型升级和改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小成
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基于创新主体的多元性,本文从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五个层面指出构建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问题: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卡脖子”技术瓶颈、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薄弱、绿色低碳消费理念缺失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要求,提出构建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路径:夯实企业地位,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政策,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计划;强化基础研究,激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动力;培育中介机构,优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服务;鼓励公众参与,提升绿色低碳市场消费活力。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市群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芷欣
讨论知识及知识供应链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价值,并对我国当前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参与者、知识整合、知识流动三个维度对基于知识供应链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构建,并认为其具备创新导向、创新支撑、创新积累、创新转移、创新反馈5个主要职能。最后以上海市区域创新体系中某企业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知识供应链 区域创新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友金 黄鲁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静 范德成
介绍了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要素,然后利用结构模型分析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建立可达矩阵并构建最终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产学研 技术创新 系统结构 结构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州 赵立龙 熊磊
文章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是以知识为对象,以利于创新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加速体系内知识流转、应用,实现区域内行为各主体的知识共享,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并总结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管理的几点具体策略。
关键词:
创新体系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荒 聂锐
本文论述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相关原则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构筑了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框架模型,即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六个子系统。最后提出了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对策措施。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组织结构 区域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顺忠
本文对我国创新系统按照创新能力和所处区位的不同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使用列联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别地区科技经费投资来源的差异化。对不同创新能力地区科技经费投资差异化的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不同的地区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基本相同,不存在差异化。而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投资来源差异化的研究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投资来源存在差异化,其中西部地区政府投入较高和企业投入较低是造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投资来源差异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科技经费 差异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利军 胡树华
以区域创新系统的"四三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模型简化假设,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构建出区域创新系统的产出投入回馈模型,进而分析人才、资本和技术三大创新投入要素的回馈回路,总结影响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区域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军 胡树华 解佳龙 于泳波
综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成长、成熟与交替四大阶段,基于"四三结构"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进行识别,并用判别分析法对阶段误判风险较高地区进行检验,最终判定各地区的创新发展阶段,提出不同创新发展阶段区域的针对性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凯 朱惠倩
区域创新体系绩效评价是构建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创新绩效评价可以确定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还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指明方向。创新分为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两个阶段,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模型,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各区域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多数区域创新绩效差在应用知识转化成生产力阶段。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绩效评价 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