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6)
- 2023(10919)
- 2022(9246)
- 2021(8541)
- 2020(7344)
- 2019(16616)
- 2018(16247)
- 2017(31988)
- 2016(16996)
- 2015(18753)
- 2014(18608)
- 2013(18158)
- 2012(16483)
- 2011(14633)
- 2010(14353)
- 2009(12688)
- 2008(12368)
- 2007(10458)
- 2006(8657)
- 2005(7504)
- 学科
- 济(71082)
- 经济(71007)
- 管理(47225)
- 业(47137)
- 企(39238)
- 企业(39238)
- 方法(37513)
- 数学(32853)
- 数学方法(32399)
- 财(18144)
- 农(17587)
- 中国(16180)
- 学(15336)
- 业经(14951)
- 理论(12690)
- 贸(12617)
- 贸易(12615)
- 易(12262)
- 农业(11977)
- 务(11854)
- 财务(11818)
- 财务管理(11796)
- 地方(11553)
- 制(11454)
- 企业财务(11329)
- 技术(10954)
- 和(10663)
- 环境(10529)
- 融(10417)
- 金融(10416)
- 机构
- 大学(240361)
- 学院(237995)
- 济(100415)
- 经济(98556)
- 管理(95090)
- 理学(83938)
- 理学院(83041)
- 管理学(81556)
- 管理学院(81102)
- 研究(77478)
- 中国(56393)
- 京(48824)
- 科学(47415)
- 财(44568)
- 农(39916)
- 所(37762)
- 业大(37186)
- 财经(37117)
- 中心(36325)
- 研究所(34880)
- 经(34079)
- 江(32702)
- 经济学(31908)
- 农业(31681)
- 范(30275)
- 师范(29916)
- 北京(29528)
- 经济学院(28967)
- 财经大学(28292)
- 院(28173)
- 基金
- 项目(171601)
- 科学(137118)
- 基金(128243)
- 研究(121915)
- 家(112921)
- 国家(112048)
- 科学基金(97205)
- 社会(79801)
- 社会科(75882)
- 社会科学(75860)
- 基金项目(68094)
- 省(65828)
- 自然(64258)
- 自然科(62856)
- 自然科学(62841)
- 自然科学基金(61753)
- 教育(57214)
- 划(56057)
- 资助(52179)
- 编号(47110)
- 重点(38985)
- 部(38950)
- 成果(36875)
- 创(36459)
- 发(36268)
- 国家社会(34167)
- 创新(34094)
- 科研(33836)
- 教育部(33746)
- 人文(32656)
共检索到326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青龙
比较优势是不同国家生产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传统理论认为,形成比较优势的机会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而"可持续性"是一种代际公共品,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机会成本是代际成本,即现在使用某(些)要素所放弃的未来使用之可能带来的纯收益。因此,不同国家的可持续性差异体现为代际成本差异,"可持续性"是塑造一国比较优势的新要素。若中国对外贸易过度依靠当代所具有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和环境规制政策宽松所塑造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和环境比较优势,从长期看是不可持续的。通过代际成本内在化,可逐步实现对外贸易发展的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统一。进而言之,中国需要妥善处理贸易增长与各种稀缺要素消耗之间的关系,平衡贸易增长与可持续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彭艳
本文以探讨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为基础,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新型比较优势。研究认为,我国机电装备产品出口加速,自主创新专利产品贸易不断扩张,服务外包竞争力不断提升,互联网+贸易的新业态大量涌现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格局中的"新亮点"。文章最后给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新亮点"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青龙
制度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整合资源的资源,交易成本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使用制度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则是使用国际贸易制度的代价,包括信息搜寻、交易磋商、进出口合同签订、进出口合同履行、争议处理与索赔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成本。制度差异可以塑造比较优势,使用制度要素而表现出来的交易成本是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成本基础。纳入交易成本后,基于总成本的比较优势可增强、削弱、抵消甚至"逆转"一国基于纯粹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状况。因此,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对外贸易中的交易成本,是一国增强自身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制度 交易成本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陈蔚
本文以2000、2003、2005年的进出口商品为样本,对其按要素禀赋进行了分类,并直接从要素存量的相对多寡出发确定出在理论上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后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衡量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无明显证据表明中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对外贸易是顺应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但中国的出口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充裕这一优势,而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实施了限制。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东阳 马颖 程一木
将产品本身的差异性引入霍特林模型,并以深圳华强北电子卖场和小米手机为案例对象,剖析了其差异化战略,从理论和案例两个方面对差异化战略形成的竞争优势的特点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与低成本战略相比,差异化战略带给企业的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稳定的垄断势力,从而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最后提出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建议。
关键词:
差异化战略 竞争优势 市场定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玉婧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和H-O理论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的主流,解释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分布。但是,由于忽视了生产中的外部性问题,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资源约束的今天,该理论受到了挑战。将环境成本和环境要素纳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可能发生比较优势的逆转。要素禀赋的优势如果建立在宽松环境标准上,则这种优势是非持续的,将导致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
环境 贸易 要素禀赋 环境比较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越 张淑婷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积累可以帮助一个经济体建立比较优势。文章使用数据要素指标及其分项指标,刻画一个经济体的数据要素禀赋,并使用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各行业的数据要素密集度,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也是比较优势的来源,即数据要素越丰裕的经济体出口越多的数据要素密集型产品。文章还区分了不同发展水平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发现数据要素驱动的比较优势都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特别是针对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据此,提出了加快数据要素积累以提升数字竞争力、培育制造业及企业数据要素的比较优势等建议。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比较优势 数据要素密集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奇 孔群喜
大规模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进而在世界贸易结构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这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借助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来构建相关经济指标,从多维度刻画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本文对现阶段中国设计新式产业政策来构造产业优势的必要性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指出在当前全球分工格局日益调整、中国企业不断致力于进入主要由经济发达国家组成的水平分工和水平竞争俱乐部的背景下,新式产业政策应当基于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构建,实施产业政策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都应当围绕现有产业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秦文华
美国人自1930年代遭受尘暴打击后,对资源保护有了深入思考和广泛行动,开始视环保为应尽的社会义务。该文反思了美国沙尘暴的发生、治理及其后全国性环保热潮,其借鉴意义在于,在环保可持续性诸环节中,"人"这一要素至关重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政府、专家、企业、媒体以及普通民众在思维与行动上的大幅度改善;全民环保意识提升与自觉自为更需刚性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美国 沙尘暴 环境保护 可持续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文先 王孝松
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然而,自比较优势理论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其有效性一直受到怀疑。本文描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扩展,并指出在哪些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成立。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哈伯勒模型 有效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莉芳 柯然
当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务之急。通过水权交易,一些水资源富集地区可以将多余的水资源转让出去,既解决了缺水地区的燃眉之急,又给当地带来收益,因此水权交易具有广阔前景。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至今已近200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研究水权交易和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出发,找出了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水权交易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排序比较,同时选取北京市的相关数据为变量,借助SPSS19...
关键词:
水权交易 比较优势 水权分配 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向飞 欧阳峣
研究目标: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估计,比较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提出Network-IOSP指数法,利用该方法对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TFP增长缓慢,年均增长1.64%,生产阶段TFP的增长是其主要推动力。各时间段的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都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归因于生产阶段TFP差异。通过对8类经济增长模式之间优劣进行单边检验,发现大多数模式不存在显著性优劣差异。研究创新:将污染排放物的综合利用纳入TFP测算体系,提出Network-IOSP指数法,并从生产阶段和环境治理阶段进行分解,打开了TFP增长的黑箱,并比较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研究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TFP增长的源泉,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纪昀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论争,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应该以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为基础。从内生和外生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进行扩展,从而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之下,为贸易理论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能够提供更为合理的分析基础。并从发挥复合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复合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外生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志雄 罗佳惠 韩经纬
本文采用微观产品数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检验中国过去国际大循环主导模式下产业“低端道路”路径依赖程度,并分析要素循环是否有利于走出产业“低端锁定”困境。研究表明:传统发展模式下中国省域产业结构演化显著受既有比较优势影响,产业升级处于低端发展路径依赖状态;畅通的要素循环对省域产业升级路径与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要素流动性显著降低了省域产业升级对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程度;相比低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程度更易受到要素循环调节;相比劳动力要素循环与资本要素循环,技术要素循环对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路径具有更好的调节效应。研究为中国“由外向内”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关键词:
双循环 产品空间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崇曦农 刘晶
该文通过分析我国贸易顺差的深层次原因及要素价格与贸易顺差的微观形成机制,提出我国较大的贸易顺差是不会持续存在的。随着要素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加工贸易的渐进转型,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会逐渐下降并稳定于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长期均衡水平。在此建议,要使我国现阶段积累的贸易顺差回归并稳定于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长期均衡水平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应从宏观层面,重点着手国内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尤其要保持实际工资的合理增长,最终从价格机制上迫使企业优化生产要素的使用,促进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可持续性 要素价格扭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