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1)
- 2023(15133)
- 2022(12486)
- 2021(11644)
- 2020(9850)
- 2019(22621)
- 2018(22574)
- 2017(43766)
- 2016(24072)
- 2015(27308)
- 2014(27263)
- 2013(26707)
- 2012(24705)
- 2011(22143)
- 2010(22138)
- 2009(20571)
- 2008(20375)
- 2007(18442)
- 2006(16040)
- 2005(14416)
- 学科
- 济(97954)
- 经济(97847)
- 管理(68997)
- 业(67869)
- 企(54968)
- 企业(54968)
- 方法(44575)
- 数学(39237)
- 数学方法(38712)
- 农(30037)
- 中国(26585)
- 财(26061)
- 业经(21978)
- 地方(19891)
- 学(19831)
- 农业(19615)
- 贸(19574)
- 贸易(19567)
- 易(19071)
- 制(18510)
- 务(16155)
- 财务(16095)
- 财务管理(16054)
- 策(15911)
- 企业财务(15225)
- 银(15145)
- 银行(15098)
- 理论(14900)
- 技术(14629)
- 和(14572)
- 机构
- 学院(344200)
- 大学(342902)
- 济(140878)
- 经济(137948)
- 管理(131122)
- 研究(119380)
- 理学(112719)
- 理学院(111488)
- 管理学(109345)
- 管理学院(108715)
- 中国(89106)
- 科学(74680)
- 京(72824)
- 农(67308)
- 财(64382)
- 所(61736)
- 研究所(56224)
- 业大(55510)
- 中心(55393)
- 农业(53591)
- 江(53420)
- 财经(50913)
- 经(46204)
- 北京(45045)
- 范(43911)
- 师范(43369)
- 院(42634)
- 经济学(42623)
- 州(41681)
- 经济学院(38492)
- 基金
- 项目(231227)
- 科学(180772)
- 基金(167184)
- 研究(164825)
- 家(148223)
- 国家(147020)
- 科学基金(124449)
- 社会(102999)
- 社会科(97604)
- 社会科学(97573)
- 省(91301)
- 基金项目(87455)
- 自然(82507)
- 自然科(80588)
- 自然科学(80559)
- 自然科学基金(79117)
- 划(77547)
- 教育(76348)
- 资助(69267)
- 编号(66992)
- 成果(54611)
- 重点(52976)
- 部(51061)
- 发(50542)
- 创(47795)
- 课题(46826)
- 科研(44955)
- 创新(44757)
- 计划(43666)
- 教育部(43055)
- 期刊
- 济(153625)
- 经济(153625)
- 研究(96939)
- 中国(65871)
- 农(62187)
- 学报(58937)
- 科学(52371)
- 财(50596)
- 管理(48950)
- 大学(43754)
- 农业(42507)
- 学学(41454)
- 教育(34818)
- 融(31697)
- 金融(31697)
- 技术(30987)
- 业经(25860)
- 财经(25001)
- 经济研究(24683)
- 业(23224)
- 经(21461)
- 问题(20908)
- 版(17678)
- 贸(17361)
- 技术经济(17040)
- 统计(16224)
- 理论(15769)
- 图书(15639)
- 现代(15534)
- 世界(15285)
共检索到508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晓燕 李雪
结合粮食贸易格局演变及口粮贸易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拓展稻谷和小麦进口的潜在路径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从数量角度来看,未来中国稻谷和小麦进口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进口多元化应基于价格、品质、运输、贸易政策、政治风险、生产波动、季节差异等多种因素,并结合农产品整体进口格局进行综合考量。未来拓展大米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缅甸、印度、柬埔寨、巴西和美国等;拓展小麦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法国、乌克兰、阿根廷、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在“十四五”期间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积极开拓新的进口渠道,防范进口来源过度集中的风险;培育具有粮食贸易掌控力的大粮商,提升贸易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制定,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
关键词:
小麦 稻谷 口粮安全 进口多元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稻谷的技术进步效应对成本的降低作用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但效率提升对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进一步深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推进小麦、玉米机械作业等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可以尝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套种)、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等来增加土地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慧 林海
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小麦、稻谷加工流通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外资进入对中国粮食购销市场和加工行业的影响,进而对中国应对外资进入粮食市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小麦 稻谷 加工流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翔 柯新利
随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抬升,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受阻下降,效益和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有必要通过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本文对1990-2015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种植总成本及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索这段时间我国粮食种植生产各项成本的变化规律及粮食生产模式的转变情况,分析三大粮食作物总成本及结构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谷物 生产成本 土地成本 人工成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崑 李光泗 祁华清
利用储备粮投放的规模和价格来主动调控和干预粮食市场是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储备粮投放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粮食收储调控机制的运行效率。通过对稻谷、小麦的市场间价格传递和价格溢出效应的研究发现,均值水平上的储备粮拍卖成交价格对其它粮食期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小,价格的传递效应相对较弱。从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来看,储备粮拍卖成交价格对粮食期现货价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向、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两者间的价格波动存在动态关联性和波动聚集性特征。研究发现,储备粮调控虽然对粮价起到了干预作用,但干预能力有限,储备投放价格与粮食期现货市场价格间具有双向影响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储备粮拍卖机制干预市场的能力。继续加快推进收储市场化机制改革、推动国内粮食市场发育、优化储备粮结构、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可以有效提高储备粮投放的市场调控效率。
关键词:
储备粮 粮食价格 传递效应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克强
本文依据稻谷、小麦、玉米在1984~2007年间的可比成本收益数据,分别对各自亩均实际收益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展开协整分析。研究发现:提高粮食价格是促进粮农增收的关键因素,提高粮食单产也是促进粮农增收的重要因素,而物质与服务费的稳定增长是阻碍粮农增收的主要因素;测算表明,此间粮食价格和物质与服务费二者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健全市场导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应通过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促进粮食单产水平的稳定提高,应采取多种有效政策措施切实稳定和降低粮食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
关键词:
粮食 生产收益 价格 协整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蒲明 王雅鹏 黎东升
我国稻谷的产量与消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稻谷期货在1998年退出期货市场后,一直没有恢复上市。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敏感分析和相关分析对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几个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稻谷的产量与价格波动幅度最大,而稻谷的产量与下期价格相关程度最小,不利于维护粮食安全,建议尽快恢复稻谷期货上市。
关键词:
稻谷 波动 期货 粮食安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求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危机"的预期。作为全球种植生产和消费需求最广泛的粮食作物,稻谷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稻谷的国际及国内市场供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稻谷市场供求为研究对象,分析稻谷历年生产状况,探讨稻谷的消费情况,对稻谷市场供求形势及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
稻谷市场 产销形势 供求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泓 朱忠贵
多元化是一张立体的、有机的网,纵横交织的要素构成网中的元素。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在窥探、寻觅这些元素,并试图把它有机的联系起来,找出其运行规律。多元化问题困扰了企业界许多年,但时至今日,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失败的案例却不少。多元化自身的规律,还远没有被我们发现;多元化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利益,也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希望我们的视角,能够给处于多元化烦恼中的企业经营者一点启示。
关键词:
多元化 解析 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雯 程淑佳 葛紫珺
随着我国原油进口量的逐年攀升,能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实施原油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成为重要的策略选择。然而,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并未使我国获得更稳定的原油进口来源,也未能改变约80%的原油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我国的态势。总体看,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格局优化应以经济性和持续供给为原则,从内外两方面科学合理地确定进口原油贸易格局优化策略。外在优化以分散风险为目标,即实现进口来源地多元化与通道多元化,并兼顾经济性;内在优化主要考虑增强原油进口的抗冲击能力,应建立通道保护机制,加大海洋运力建设,有效利用市场化手段规避贸易风险,加快我国原油储备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
原油 进口 地域多元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明 王西琴 贾宝珍
在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分布日益不平衡的背景下,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战略需要。本文运用投入导向型DEA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了2008—2017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灌溉用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高提升空间,其中稻谷和小麦在研究期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玉米则呈现倒"U"型趋势。空间分布方面,玉米各主产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基本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为效率值波动较大;而稻谷和小麦主产区中,华南双季稻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增长幅度较低。进一步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资源环境的变化更易驱动玉米灌溉用水效率;现有节水灌溉条件下农田水利设施对不同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的驱动方向和作用程度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对3种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大驱动力。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粮食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丰 胡舟
本文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主产区稻农的供给行为模型。采用GLS法对2004-2014年稻谷主产区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三个品种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考察了农业种粮成本上升时的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实施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对主产区稻农的种植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各类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定程度抑制了最低收购价的实施效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曹斌 郭芸芸
日本综合农协制度创建于20世纪初,具有以农民为主体、组织结构合理以及提供公益性、综合性服务的特点。农协在落实"口粮绝对安全"政策方面发挥着维持供需平衡、保障政策高效施行、提升口粮品质和销售价格、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稳定生产、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强化中短期储备能力等作用。我国应重视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不断完善农民合作社相关法律制度、监管制度、财政扶持制度、促进扩大经营规模和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