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4)
2023(10509)
2022(8823)
2021(8433)
2020(7178)
2019(16580)
2018(16410)
2017(30125)
2016(16737)
2015(19158)
2014(19043)
2013(17935)
2012(16333)
2011(14542)
2010(14618)
2009(12778)
2008(12182)
2007(10484)
2006(8883)
2005(7372)
作者
(43412)
(36235)
(36064)
(34443)
(22935)
(17208)
(16476)
(14124)
(13946)
(13011)
(12572)
(12167)
(11517)
(11379)
(11257)
(10950)
(10793)
(10709)
(10442)
(10352)
(9014)
(8867)
(8856)
(8407)
(8205)
(8169)
(8086)
(8052)
(7418)
(7164)
学科
(61276)
经济(61213)
管理(48378)
(42574)
(35879)
企业(35879)
方法(32513)
数学(29338)
数学方法(28727)
中国(18188)
(16657)
(16076)
理论(13107)
业经(12939)
地方(12553)
(10974)
农业(10874)
(10649)
技术(10438)
教育(10312)
(10061)
财务(10004)
财务管理(9984)
教学(9732)
企业财务(9476)
(9375)
(9366)
贸易(9364)
环境(9191)
(9093)
机构
学院(214724)
大学(213850)
管理(85522)
(81108)
经济(79267)
理学(74210)
理学院(73444)
管理学(71645)
管理学院(71241)
研究(65020)
中国(49181)
(44427)
科学(38965)
(38734)
(34013)
中心(33142)
(31615)
(31211)
业大(30949)
师范(30918)
财经(30478)
(30139)
(27953)
北京(27418)
研究所(27141)
(26821)
技术(26809)
师范大学(24493)
经济学(24442)
(24421)
基金
项目(151050)
科学(120698)
研究(114363)
基金(108308)
(93159)
国家(92297)
科学基金(81346)
社会(70773)
社会科(67010)
社会科学(66995)
(61273)
教育(58533)
基金项目(56893)
自然(53335)
自然科(52194)
自然科学(52184)
(51583)
自然科学基金(51216)
编号(47965)
资助(44998)
成果(38582)
重点(34538)
课题(34398)
(34133)
(32370)
(31737)
教育部(30271)
创新(30001)
大学(29704)
项目编号(29304)
期刊
(84311)
经济(84311)
研究(61591)
中国(50715)
教育(41238)
管理(33021)
(30931)
学报(30568)
(27523)
科学(27519)
技术(25565)
大学(24864)
学学(22422)
农业(18801)
(17923)
金融(17923)
财经(14666)
图书(14189)
业经(14120)
职业(13529)
经济研究(12757)
(12587)
统计(11541)
问题(10893)
技术经济(10501)
(10457)
(10261)
论坛(10261)
(10203)
书馆(10200)
共检索到322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杨妍旻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完成了从建国初期主要面向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培养专业技术教师到现在面向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培养制度、培养机构、培养模式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使得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更加有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针对性,"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科学性明显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职能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张碧竹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适时对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进行回顾和分析,有利于我们认清政策的实施状况和未来走向。文章在分析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关注地方政府为保证"双师型"教师建设出台的政策措施,提出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明确"双师型"教师标准和认证制度等方面引导和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碗  马建富  
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问卷、访谈的调查方式,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青河  卢月萍  
建设一支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业务提高的需要。为此,应通过产教合作等形式,尽快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办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发扬其师资培养的主渠道作用;以学历达标,促进职教师资基本素质的提高;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使职教师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辉  
法律实践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专业理论扎实、法律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法学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法学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双师型"教师法律制度,建立激励性"双师型"教师考评机制,建立校内外教师互聘交流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机制,拓展"双师型"法学教师培训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伟  卢红学  
文章从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出发,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旨在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切实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学勇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语境下,迅速崛起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子!这些成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缺乏明显"职业教育"属性,使"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达成出现障碍,甚至有些成人高校面临生存的困境。笔者基于成人高职院校实际运作状况和社会需求情境,提出成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成人高职院校的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正亚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教本科的第一资源。当前我国职教本科由探索试点阶段进入稳步发展的新阶段,为适应人才培养规格上移,满足服务企业技术升级,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教本科视域下“双师型”教师应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练就过硬“双师素质”,而且准入渠道要畅通、培养培训体系要健全、评价激励机制要科学。为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抓牢师德师风建设,打好引进“组合拳”,健全培养培训体系,深化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分配改革,完善标准和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利芳  
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建设机制角度解构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成要素及构建思路,进而提出从制定校本"双师型"教师标准、规划校本"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和建设目标两方面构建目标导向机制,从策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内容和方式、实施"双师型"教师主动参与培养的策略两方面构建人才开发机制,从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认定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两方面构建考核评价机制,以期为职业院校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敏  王祖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助推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提出了大数据视域下"双师型"教师精准培养路径:科学预测"双师型"教师供给,精准制订培养计划;精准诊断"双师型"教师诉求,实施个性化培训方案;实时更新多元数据,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共用;收集个体量化数据,构建多维的科学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斌  毛青松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种种误区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度对兼职教师进行管理,并对兼职教师的内涵、地位、作用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礼舒  
为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已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这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文章基于胜任力理论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主要由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观念素质三方面构成,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适然之策:牢固树立"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理念;探索"双师型"教师的培育方式;优化"双师型"教师的队伍结构;构建"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增蔚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来源渠道单一、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已在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途径,但因受各种条件制约,"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离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基于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主要措施是校企共建师资培养基地,共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共同规划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