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8)
- 2023(13847)
- 2022(11695)
- 2021(11103)
- 2020(9013)
- 2019(20417)
- 2018(19997)
- 2017(38597)
- 2016(21073)
- 2015(23770)
- 2014(23585)
- 2013(22270)
- 2012(20165)
- 2011(17881)
- 2010(17861)
- 2009(15962)
- 2008(15111)
- 2007(13135)
- 2006(11416)
- 2005(9977)
- 学科
- 济(74875)
- 经济(74765)
- 管理(65124)
- 业(59048)
- 企(49090)
- 企业(49090)
- 方法(33216)
- 数学(29565)
- 数学方法(29096)
- 财(24465)
- 农(23397)
- 中国(21654)
- 制(19485)
- 业经(18302)
- 农业(15057)
- 务(14807)
- 财务(14752)
- 财务管理(14716)
- 贸(14454)
- 贸易(14448)
- 理论(14356)
- 易(14145)
- 企业财务(13994)
- 技术(13964)
- 地方(13942)
- 体(13300)
- 银(13291)
- 银行(13275)
- 策(13047)
- 行(12645)
- 机构
- 学院(283112)
- 大学(273579)
- 济(115219)
- 经济(112778)
- 管理(109662)
- 理学(94543)
- 理学院(93646)
- 管理学(92087)
- 管理学院(91548)
- 研究(87165)
- 中国(65678)
- 财(57463)
- 京(55102)
- 科学(48936)
- 财经(44708)
- 江(43399)
- 中心(41665)
- 经(40662)
- 所(40438)
- 农(39083)
- 业大(37454)
- 研究所(36209)
- 范(35700)
- 经济学(35627)
- 师范(35382)
- 技术(34663)
- 州(33809)
- 北京(33725)
- 财经大学(33100)
- 院(32708)
- 基金
- 项目(191273)
- 科学(152997)
- 研究(149311)
- 基金(137223)
- 家(116595)
- 国家(115548)
- 科学基金(101562)
- 社会(94033)
- 社会科(89154)
- 社会科学(89136)
- 省(77498)
- 教育(72760)
- 基金项目(72037)
- 划(63933)
- 编号(63501)
- 自然(63301)
- 自然科(61857)
- 自然科学(61843)
- 自然科学基金(60707)
- 资助(55253)
- 成果(51072)
- 课题(44943)
- 部(43419)
- 重点(43276)
- 制(41865)
- 创(41607)
- 发(41522)
- 创新(38641)
- 教育部(38455)
- 项目编号(38372)
- 期刊
- 济(125409)
- 经济(125409)
- 研究(82312)
- 中国(58222)
- 财(45571)
- 教育(42346)
- 管理(41981)
- 农(36302)
- 学报(35389)
- 科学(34273)
- 技术(30225)
- 大学(29427)
- 学学(27682)
- 融(27362)
- 金融(27362)
- 农业(24696)
- 财经(22072)
- 业经(21582)
- 经济研究(19611)
- 经(18970)
- 职业(16916)
- 问题(16154)
- 贸(13222)
- 坛(12979)
- 论坛(12979)
- 理论(12881)
- 技术经济(12605)
- 现代(12263)
- 版(12124)
- 财会(12025)
共检索到415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虹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促进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导师制 理论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阳 王虹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通过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和实践模式,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当前制约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因素。基于双导师的视角,加强"双导师"的选拔培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服务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评价,创新合作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促进"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实现高职院校与社会的零距离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降低培养成本、缩短岗位适应期限的要求,提升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双导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舒卫英 沈金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推行了"双导师制",通过做好导师选聘、重视学生实践、强化评估测定、加强信息反馈等工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深化和双赢。今后,会展专业要重点完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协作体系等四个平台的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华明 李莉
推行和完善导师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必须依托项目实训,坚持任务驱动。在实行导师制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理念创新与方法创新、导学与学生自立自强、奉献与激励并举等方面的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羌毅 徐胜 李博
办好"具有适应性的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解决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水平不高、个性化定制发展受阻、区域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不适应性问题,需要在"自由学期制"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深化院校治理三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
关键词:
自由学期制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婷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育人模式,是在新形势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探索实践。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导师制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汤飞飞
我国在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出"智志双扶"的理念,随着"智志双扶"工作的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因此,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能够助力"智志双扶"的相关工作。文章论述了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智志双扶"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型人才 “智志双扶”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伟 郑涛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就业导师制度推行的重要平台,高校就业导师制度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渠道。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就业导师制度的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研用双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鉴于此,我国高校在推行就业导师制度时,应该主动适应"研用双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从导师制度运行的价值取向、目标体系和内容、主体素质提升、考核评介体系、环境与载体、模式与方式等方面创新发展,全力推进就业导师制度可持续发展,以便提升高校办学治理和学生的就业水平。
关键词:
“研用双型” 就业导师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明阳
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南通航运学院建立并实施"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实施"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建立考评反馈体系和校企合作文件及专项基金,保障"双导师制"的落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杰 李昊
文章从分析导师制的含义入手,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推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就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试行导师制的现状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导师制 人才培养 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新科 王斌
为保证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实施,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制度设计的思路、目标和内容论述,重点介绍了实施专业导师制的组织机构、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的整体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金昌
从技术型人才培养角度阐述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以培养较低层级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育人体系,建设适合于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等路径,以实现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技术型人才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曲生
高职高专作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阵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明晰定位,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科院校和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由于文科专业投入少,可以大班额上课,成本低,效益好,办学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丹
高职院校承担着社会优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需求,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一套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服务院校都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想,确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确切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制定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为社会发展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价值及路径展开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 应用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梁克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是由治理主体、治理共识、治理工具和治理成效等构成的治理系统,其运行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识别、理解及定位为起点,以此统领治理共识、指引治理主体、规约治理工具,治理主体开发并运用治理工具取得预期治理成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剖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现实,发现在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治理共识的有效达成、治理工具的科学供给、治理成效的持续改进等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为此,应着力构建治理主体良性互动长效机制、发挥治理共识激发内源动力作用、优化治理工具多元互补供给结构、提供治理成效持续改进动力源泉,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提供行动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