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90)
2023(20054)
2022(16913)
2021(15962)
2020(13109)
2019(30230)
2018(29623)
2017(55290)
2016(30765)
2015(34756)
2014(34709)
2013(32979)
2012(30003)
2011(26911)
2010(27253)
2009(24189)
2008(22344)
2007(19613)
2006(16925)
2005(14494)
作者
(83551)
(69268)
(68835)
(65755)
(43923)
(33395)
(31517)
(27172)
(26668)
(24642)
(23831)
(23235)
(21828)
(21702)
(21702)
(21184)
(20975)
(20584)
(19969)
(19730)
(17290)
(17010)
(16843)
(15856)
(15669)
(15512)
(15376)
(15340)
(13928)
(13808)
学科
(105607)
经济(105502)
管理(83350)
(80081)
(67495)
企业(67495)
方法(49986)
数学(43628)
数学方法(42947)
中国(38569)
(30020)
(28425)
(27702)
金融(27699)
(26505)
教育(26453)
银行(26446)
业经(25752)
(25469)
(25455)
理论(24049)
技术(23660)
地方(23283)
(21492)
农业(20503)
(18727)
财务(18652)
财务管理(18616)
(18243)
贸易(18227)
机构
学院(409981)
大学(408504)
管理(155981)
(150888)
经济(147297)
理学(136084)
研究(134923)
理学院(134468)
管理学(131688)
管理学院(130941)
中国(99455)
(86908)
科学(85030)
(69262)
(66150)
(64591)
中心(63165)
(62946)
师范(62362)
业大(61244)
研究所(60953)
(60563)
财经(56356)
北京(54741)
技术(51448)
(51424)
师范大学(50557)
农业(50550)
(49644)
(49362)
基金
项目(287523)
科学(227774)
研究(215317)
基金(204512)
(178120)
国家(176453)
科学基金(151962)
社会(132493)
社会科(125381)
社会科学(125348)
(116503)
基金项目(108539)
教育(106913)
(98904)
自然(98611)
自然科(96381)
自然科学(96358)
自然科学基金(94607)
编号(90204)
资助(82854)
成果(73610)
重点(66321)
课题(65373)
(63737)
(62569)
(62531)
创新(57848)
教育部(55225)
项目编号(55186)
科研(54911)
期刊
(155143)
经济(155143)
研究(121877)
中国(88180)
教育(81400)
学报(64591)
科学(58753)
(57225)
管理(55885)
(51680)
大学(50461)
学学(46272)
技术(42730)
(41152)
金融(41152)
农业(39488)
财经(26496)
业经(26494)
经济研究(24678)
职业(24053)
(22750)
(20689)
科技(20442)
图书(19878)
问题(19542)
(18606)
(18372)
论坛(18372)
技术经济(18266)
理论(17928)
共检索到595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文晴  匡瑛  
"众创"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产生了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具有"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的特征。在未来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应改革"双创"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双创"校园文化方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习明  
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素质不可或缺的主体构成因素。文章阐释了人文与科学、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内涵,剖析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缺失现状,并就加强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培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财龙  
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时代素养是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时代需求,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观需求。技能型人才时代素养培育活动离不开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共同参与,通过路径构建法则,形成主体认知路径、客体引导路径、环体熏陶路径、介体养成路径4重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秀峰  
职业素养是普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首要条件,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着重培养的最主要内容。职业素养的养成目标应通过以人的发展为经度、以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为纬度的职业素养分析来确定,并全面落实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来达成,并以学校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协调机构和师生考核制度作为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镜  胡正明  张雁平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特征,从丰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涵、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开放性等角度阐述了融合特征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即理念贯穿课程、平台整合资源、师资牵引项目、实践融于体验、氛围形成文化,以此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和针对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一  马仁秒  陈昕苗  
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研究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落实文化、科技等创新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集聚创新创业类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拓展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艾丽容  
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高职院校要深刻分析新媒体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多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方  蒋炯坪  杨骁瑾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探索培养跨界融合型人才成为应然之举。跨界融合型人才应当具备多元综合的职业素养、多种跨界的专业技能、多维创造的创新思维、多层递进的生涯发展等基本能力特征。基于系统论视域,可以构建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主体和培养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的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本研究,提出旅游类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要突出“四融”,即:融合文旅、融汇德技、融通校企、融入国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雪平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文章提出要实施职业能力目标导向下"双融合、多元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其方向是确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方参与、多维载体"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实时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目标评价与反馈机制;其途径是加强顶层设计、多主体协作育人、丰富育人载体、完善评价机制,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伊焕峰  
当前全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校就业指导也更倾向于创业帮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积极就业,推进国家创新型战略的实施。文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探讨大学生自主创业素养的培养提升,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路径,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更好地推动高校学生的自主创业与积极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保慧  孙兵  
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教育现状,认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与职业素养教育之间存在建设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互呼应、建设内容与教育内容相互影响、建设举措与教育举措相互作用的关联关系。从联合办学、联合教改、联合育人三方面,通过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完善“德知技并重”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课岗证融合”专业教学模式,打造“育训用贯通”实践育人平台,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容华  
职教师范生职业性向是指职教师范生从事职教教师职业的倾向性,是影响职教师范生职业选择、职业投入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发展程度,可将职教师范生职业性向分为三个逐级递进的层次:一是以适教为核心的感性层次;二是以爱教为核心的理性层次;三是以乐教为核心的德性层次。职教师范生职业性向具有目的的指向性、内容的整体性、过程的发展性和效果的内隐性等特征,课程渗透、反思性实践、文化熏陶和社会支持是培育职教师范生职业性向的基本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倩  欧阳常青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现状,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从三个方面探索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路径:以教学为中心,构建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以实践为载体,拓展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实践体系;以能力为导向,完善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明磊   李卓君  
加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NVivo软件对305名优秀高职学生案例文本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技能应用、积极生活态度、担当社会责任是优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特征。基于此,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为:深化劳动意识,贯通技术技能的提升通道;优化自我管理,生成个体成长的内生动力;细化责任担当,筑牢家国情怀的认同纽带;强化人文底蕴,夯实终身发展的文化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