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6)
- 2023(14582)
- 2022(12692)
- 2021(11934)
- 2020(10223)
- 2019(23425)
- 2018(23349)
- 2017(44229)
- 2016(24030)
- 2015(27467)
- 2014(27463)
- 2013(26537)
- 2012(24385)
- 2011(21710)
- 2010(21676)
- 2009(19520)
- 2008(19359)
- 2007(17525)
- 2006(14883)
- 2005(12916)
- 学科
- 济(92449)
- 经济(92267)
- 管理(72179)
- 业(71085)
- 企(58971)
- 企业(58971)
- 方法(44715)
- 数学(37935)
- 数学方法(37420)
- 中国(26096)
- 农(25758)
- 财(25455)
- 业经(21794)
- 技术(21267)
- 地方(20067)
- 理论(18884)
- 制(18195)
- 学(17734)
- 贸(17312)
- 贸易(17300)
- 农业(16921)
- 易(16800)
- 务(15875)
- 和(15862)
- 财务(15816)
- 财务管理(15771)
- 企业财务(14891)
- 银(14460)
- 银行(14428)
- 行(13664)
- 机构
- 学院(330621)
- 大学(323640)
- 济(130421)
- 管理(130312)
- 经济(127413)
- 理学(112381)
- 理学院(111213)
- 管理学(109188)
- 管理学院(108552)
- 研究(100749)
- 中国(76998)
- 京(66968)
- 科学(61450)
- 财(60553)
- 江(51751)
- 农(49872)
- 所(49172)
- 中心(49171)
- 财经(47941)
- 业大(46766)
- 研究所(44232)
- 经(43330)
- 范(43110)
- 师范(42684)
- 北京(41458)
- 州(41187)
- 技术(40796)
- 经济学(39306)
- 农业(38780)
- 院(36605)
- 基金
- 项目(221172)
- 科学(175323)
- 研究(166822)
- 基金(157865)
- 家(135554)
- 国家(134318)
- 科学基金(117254)
- 社会(105031)
- 社会科(98697)
- 社会科学(98670)
- 省(90761)
- 基金项目(84056)
- 教育(80417)
- 自然(74939)
- 划(74638)
- 自然科(73304)
- 自然科学(73286)
- 自然科学基金(72004)
- 编号(70905)
- 资助(63476)
- 成果(56660)
- 创(50486)
- 重点(49668)
- 课题(49103)
- 部(48571)
- 发(47635)
- 创新(46384)
- 项目编号(43157)
- 科研(42406)
- 教育部(42350)
- 期刊
- 济(141030)
- 经济(141030)
- 研究(91280)
- 中国(70701)
- 财(49803)
- 管理(48008)
- 学报(46734)
- 教育(46411)
- 农(44012)
- 科学(43546)
- 大学(36285)
- 技术(35732)
- 学学(33578)
- 农业(29488)
- 融(27633)
- 金融(27633)
- 业经(24067)
- 财经(23420)
- 经济研究(22165)
- 图书(20305)
- 经(20177)
- 问题(18338)
- 技术经济(17261)
- 职业(17195)
- 业(16431)
- 科技(16176)
- 坛(16117)
- 论坛(16117)
- 统计(15960)
- 策(15478)
共检索到486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艳
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是高职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广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基本现状。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深入挖掘广东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技术成果转让、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及教师四个层面研究提升广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认为政府层面应完善社会服务相关法律法规;高职院校层面应健全社会服务管理机制,设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构及平台;企业层面应拓宽产学研合作范畴,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效果;教师层面应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加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江平 谢晓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协同创新平台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奇富 熊惠平 郑琼鸽
姚奇富、熊惠平、郑琼鸽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中撰文,详细阐述了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该文所说的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以县政府和高职院校为主导的、政校企所(科研院所)等相关利益方多元协作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创新共赢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共有三个特点:1.从合作主体来看,呈现县校主导、多方协同的特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玲青 苏江
文章阐述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指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咨政咨询、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五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力;加强专业建议,挖掘服务潜力;利用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推进平台建设,发挥服务效力;开发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内涵 提升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国忠 巫程成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服务类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但由于受制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性不足、政策引导功能不强、院校内部自身动力不连贯等诸多因素,导致在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时面临困局。文章试图从协同创新视角剖析院校、社会、政府方面协同要素、创新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构建多维协同的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丽曼
本章首先剖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诱因及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揭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与动力,并从技术协同、人才协同、制度协同等角度给出完善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创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宏芳
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需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在努力探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上,高职院校如何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高职院校德育创新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的现实需要。据此,以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为逻辑起点,在深入比较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高职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的方法,从而为新时期切实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升高职德育实效性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家庭德育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惠平
处于"四化"同步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高职教育,其可持续发展,要以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并行为基本战略——即"以创新质量换取发展空间"和"以生存空间换取发展空间"为政策取向,以"县校合作"为基本路径,以"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和突破口,来实现研究和实践的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启红
加强协同创新视野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明显不足。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层含义。通过构建递进式"三阶"课程平台、建立"创智"体验中心、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健全激励引导机制等多种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凤华 乔朋涛 杨芳 李靖靖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发展和支持本市经济建设为发展科研工作的理念,积极探索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模式,努力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科研创新团队 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宝忠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大力加强与县级政府的协同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协同开发科技创新产品,是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县校协同创新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骆秋琴
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推动下,学校乃至学科边际日渐淡化,而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的功能作用日益突出。基于此,文章针对现实中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分离的问题,试通过"系所"协同、"师生"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多元创新构建和完善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的相关体制机制,以确保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与科研 协同创新 实践模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熊惠平 蔡泽伟
贯彻落实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第三个重要国家战略"2011计划",高职教育大有可为。要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宗旨,以"以生存空间换取发展空间"为政策取向,以"平行"稳固为前提和基础,以"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和突破口,通过"下移"拓展来实现"上移"提升的发展。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下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