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9)
- 2023(11493)
- 2022(9553)
- 2021(9280)
- 2020(7444)
- 2019(17166)
- 2018(17058)
- 2017(32010)
- 2016(17524)
- 2015(19947)
- 2014(19571)
- 2013(18524)
- 2012(16687)
- 2011(14798)
- 2010(14681)
- 2009(12672)
- 2008(11946)
- 2007(10547)
- 2006(8940)
- 2005(7363)
- 学科
- 济(64658)
- 经济(64597)
- 业(48731)
- 农(46587)
- 管理(40220)
- 农业(30916)
- 企(27894)
- 企业(27894)
- 方法(27846)
- 数学(25427)
- 数学方法(24976)
- 业经(18588)
- 中国(18201)
- 地方(14400)
- 财(14174)
- 教学(13972)
- 理论(13110)
- 制(11792)
- 发(11032)
- 学(10676)
- 技术(10598)
- 农业经济(10547)
- 教育(10448)
- 贸(10383)
- 贸易(10376)
- 易(10164)
- 环境(9588)
- 策(9511)
- 村(9225)
- 农村(9216)
- 机构
- 学院(226074)
- 大学(217687)
- 济(88685)
- 管理(86975)
- 经济(86813)
- 理学(75662)
- 理学院(74948)
- 管理学(73453)
- 管理学院(73044)
- 研究(69786)
- 农(53290)
- 中国(52724)
- 京(44545)
- 科学(42550)
- 业大(40235)
- 农业(40083)
- 财(36974)
- 中心(35620)
- 江(34880)
- 所(32477)
- 范(31654)
- 师范(31343)
- 财经(29681)
- 研究所(29646)
- 技术(27782)
- 经(27405)
- 州(27368)
- 北京(27081)
- 经济管理(26330)
- 经济学(25963)
- 基金
- 项目(160471)
- 科学(125684)
- 研究(125005)
- 基金(111971)
- 家(96678)
- 国家(95730)
- 科学基金(82832)
- 社会(76264)
- 社会科(71763)
- 社会科学(71744)
- 省(66965)
- 教育(60556)
- 基金项目(60115)
- 编号(54380)
- 划(54026)
- 自然(51903)
- 自然科(50640)
- 自然科学(50630)
- 自然科学基金(49677)
- 资助(44246)
- 成果(42060)
- 课题(37655)
- 重点(36371)
- 部(35615)
- 发(35612)
- 创(34434)
- 创新(32017)
- 农(31677)
- 年(31234)
- 大学(31232)
- 期刊
- 济(98206)
- 经济(98206)
- 研究(60942)
- 农(56970)
- 中国(52529)
- 教育(40844)
- 农业(38862)
- 学报(33615)
- 科学(30863)
- 管理(28462)
- 大学(28397)
- 财(27617)
- 学学(26419)
- 技术(26405)
- 业经(24177)
- 融(19599)
- 金融(19599)
- 业(18422)
- 问题(14683)
- 职业(13975)
- 农业经济(13790)
- 财经(13741)
- 农村(13737)
- 村(13737)
- 版(12489)
- 经济研究(12167)
- 经(11854)
- 经济问题(11237)
- 图书(10942)
- 科技(10848)
共检索到331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孟国忠 朱南峰 王正 徐朝阳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结合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的改革实践,从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实践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基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俭 詹一览 黄巧香
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激发卓越农林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卓越农林计划师资队伍培养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顺应时代发展为中国特色农林经济培养高层次涉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实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心壮 张玉 芒来 齐景伟 格日乐其木格
卓越人才培养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更需要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动物科学专业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学科,其人才培养方式与其他学科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共同点,还有其独特的鲜明特点。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培养理想信念执著、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以及从事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因此,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应该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培养能文能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增加科研动手能力的专业训练,培养高端创新型专业人才;加强学术理性教育,培养杰出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加强交叉学科融合教学,培养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以期为高等农林院校制定适宜的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占柱 尚微微 姚丹 李亚非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出现了各种改革,就跨大类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优缺点,提出跨大类卓越人才培养的对策,构建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农林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实行授课教师准入制度;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娆 李华 唐衡
为了贯彻落实"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关于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并结合北京农学院"3+1"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的调整、培养方案的提升以及课程结构和体系的优化、双导师制的推行、远程教育平台的搭建、"涉农企业深度培养"模式的构建、"六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固、考评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对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特色专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守超 吕福堂 赵燕 张秀省
针对当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增强了学生利用园林辅助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麒 王继军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法学教育应当以法律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和导向,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念,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完整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当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即表现为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这主要是由于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目标定位和功能认识不足,课程体系不尽合理、完善,教学过程流于表面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文堂 高建伟
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认同、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来讲,承担着为国家和区域培养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的时代重任,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十芙 高志强
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必须依托连续培养机制才能得以实施,从学习进阶理论和教育生态链理论探讨了连续培养机制的理论支撑,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践,详细介绍了卓越农林人才连续培养的运行模式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连续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思洁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的思想。当前我国全面实行依法治国,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则,这将推动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民族地区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如果实施法学教育时能够考虑到他们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及就业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着眼于服务地方发展,将会有效提升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由安静、向前、李娜、姜勇编著的《民族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一书,详细探讨了民族高校卓越法学人才的培养这样一个崭新的论题。总览全书,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定清
一、引言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教育部高教司开始研究制定"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针对部分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而提出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差,产学结合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不足40万人,且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锴 柳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在此思路引导下,研究了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的搭建,具体内容包括构建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多元化教学融合运行机制以及"精准化供给"培养提升机制,以CDIO理念建设平台,以OBE理念优化升级平台,并建立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熊新农 康念铅 周培聪 杨雍福 王建波
针对在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物理学时被削减形势下的卓越人才教育培养问题,提出导师制下教师的生态教学与学生的自适应学习相结合的大学物理教育思想。首先,改进三阶式小型化阶梯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进行适应性调整;其次,提出以实验为重心的农科物理模块化教学,建议采用导师制对卓越人才进行长期跟踪培养;第三,设计学生的自适应学习方法;最后,大学物理教学应既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加强实践素质技能的锻炼,实现对卓越人才的生态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蕾 黄大乾 黄文勇 曹广祥 房三虎
基于广东区域农林业发展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质量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其动力基础来源于产学研各方的内在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产业和市场等环境压力。主体的协同和信息的反馈,推动人才培养的互动协同。多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检验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合理性与有效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协同机制 质量评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璐 黄维海 戴廷波 董维春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承担农业领域的科研与智力支撑,而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与构建中。以探索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主线,通过美国STEM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对比,发现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宽厚的知识维度、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机制中缺少非正式教育的外延学习。通过对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机制的改进,提出:"四大课程模块,柔性课程体系""开设研讨课程,创新科研训练""推行外延学习,拓展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