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3)
2023(11451)
2022(9334)
2021(8968)
2020(7277)
2019(16932)
2018(16504)
2017(31632)
2016(17035)
2015(19597)
2014(19336)
2013(18162)
2012(16177)
2011(14198)
2010(14024)
2009(11982)
2008(11155)
2007(9676)
2006(7967)
2005(6247)
作者
(43713)
(36509)
(36231)
(34490)
(23020)
(17352)
(16489)
(14303)
(14004)
(12868)
(12477)
(12224)
(11384)
(11367)
(11171)
(10897)
(10857)
(10761)
(10452)
(10301)
(8901)
(8813)
(8808)
(8329)
(8221)
(8201)
(8080)
(7952)
(7288)
(7152)
学科
(63395)
经济(63343)
管理(46549)
(41925)
(35049)
企业(35049)
方法(33116)
数学(29869)
数学方法(29255)
(18158)
中国(17687)
(14982)
业经(14705)
理论(13246)
地方(12510)
农业(11979)
技术(11532)
(11261)
教育(10894)
(10271)
贸易(10265)
(10160)
教学(10087)
(10007)
(9824)
(9555)
财务(9490)
环境(9478)
财务管理(9468)
企业财务(8943)
机构
学院(223742)
大学(216195)
管理(88082)
(84341)
经济(82337)
理学(77042)
理学院(76304)
管理学(74551)
管理学院(74153)
研究(65482)
中国(47225)
(44256)
科学(38905)
(37488)
(32861)
业大(31941)
中心(31863)
(30733)
技术(30563)
财经(30516)
(29223)
(29130)
师范(28827)
(28023)
职业(26835)
北京(26767)
研究所(26658)
(26437)
经济学(25787)
(25404)
基金
项目(159749)
科学(127200)
研究(122638)
基金(113500)
(97379)
国家(96521)
科学基金(84999)
社会(75516)
社会科(71464)
社会科学(71448)
(65735)
教育(61651)
基金项目(59833)
自然(54645)
(54349)
自然科(53437)
自然科学(53426)
编号(53116)
自然科学基金(52416)
资助(46196)
成果(40683)
课题(37472)
重点(36479)
(35301)
(34837)
(34535)
创新(32295)
项目编号(31751)
(31214)
教育部(31115)
期刊
(86766)
经济(86766)
研究(59199)
中国(46635)
教育(39121)
管理(32241)
学报(29369)
(29142)
科学(28074)
技术(27535)
(27413)
大学(24389)
学学(22595)
农业(19391)
业经(15737)
职业(15699)
(15383)
金融(15383)
财经(14278)
经济研究(13575)
(12294)
图书(11182)
统计(10958)
问题(10753)
技术经济(10500)
(10434)
论坛(10434)
技术教育(10187)
职业技术(10187)
职业技术教育(10187)
共检索到310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义臣  
学风建设是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事物发展模式思想,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必须遵循"内生模式"加强学风建设的设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海军  
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模式的阐述,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从教学团队、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校企合作实践的途径,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麦秋  
职业素质内化的环境,只有具备相应文化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建设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院校园文化顶层设计的企业文化理念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行业元素嵌入、系部专业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的对接、课程文化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刚  杨理连  
当前高职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团队构建、产学研结合、国际交流合作、文化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等均是高职内涵发展模式的要素。高职内涵式发展应遵循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师资建设配套化、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合作多样化、文化建设兼容化、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等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彦  王发毅  
学风建设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有着尤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玉龙  
高职院校的学风具有同化育人功能,把握学风的客观性、差异性与包容性、发展性与局限性等特性,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逻辑起点。缘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一些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任重道远。加强学风建设,高职院校要在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深入开展牵手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承海  周劲松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企业输送德才兼备、人格健全,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将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和谐统一的人才。但是,从当前高职毕业生群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军  
从"学工、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出发,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际,提出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主旋律""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主抓手"和"主推力"的"六主"实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姬忠莉  吴烽  李昆益  
通过分析影响当前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的制约因素,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双向互融"专创融合模式。一方面,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改革专业教育模式,把"双创"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另一方面,从教学资源开发、实践平台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将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之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航  
面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不高等问题。在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教学涵义及重要性基础上,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从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构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对策和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嘉  李雄  
【目的】日本的花城建设运动在人居景观环境改善提升的需求背景下,以大阪国际花绿博览会为契机,于1991年开始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日本花之会主办推广。运动秉承"自然与人类共生"的基本理念,呼吁社会各界自发参与身边的环境建设活动。本文从多方参与的研究视角,对日本花城建设运动的发展模式进行梳理,分析建设过程中的多方参与途经及多方主体的合作方式。希望能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居景观环境提升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在梳理多方参与途经下花城建设的运营、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对2003年起的279个花城建设活动样本进行信息收集,将整理得出的22项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活动内容转换为0-1变量导入SPSS软件,使用Ward法和平方欧式距离聚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以组间距离最大、分组大于3组为基准切割树状图,得到3个分组,分别为个人与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贡献型、民间组织和行政单位的公共活动型,以及学校团体的环境教育型。【结论】花城建设运动以城市事件为契机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创设,在政府、居民、其他组织和企业社会贡献的支持下得以持续开展。居民、民间组织、行政单位和企业4类主体以社会贡献、公共活动,环境教育等方式参与其中,活动方式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形成多方参与的合作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晔  
剖析生态乡村的层次内涵及建设体系,明确生态乡村类型和模式,提出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具体途径,为切实提高生态乡村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昌斌  邱建军  林涛  周颖  
本文探讨了创新型县市的内涵特征,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县市的必要性,分别讨论了中心城市带动、外向经济引导、产业集群集聚、“一县一业”主导、农业产业化推动、粮食主产区、产业转型等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工作模式与途径,从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升县域科技工作能力和机制创新与体制创新为动力等角度,提出了着力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西华  
社会服务是高校主要功能之一,而创新社会服务形式和构建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是高职院校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托供销社系统行业优势,探讨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特性和形式,从涉农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输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及农产品流通技术服务等角度,总结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金花  王瑞敏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要适应产业发展的形态与变化,产业柔性集聚是当前我国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对高职校企合作的资源集聚、供需对接、运作机制等提出了新要求,面对这些新要求,本文提出基于服务外包途径的高职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模式以服务外包业务为纽带、资源集聚为手段、技术服务为动力,高职院校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优势和企业需求,选择灵活多元的合作方式。新模式具有资源有效集聚、供需有效对接、要素有效渗透的模式特征,以及动力深度激发、产教深度融合、工学深度结合的模式优势。实践中,高职院校需要从合作平台、项目管理、教学设计等层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还应从组织机构、沟通机制、文化交融等方面给予保障,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