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4)
- 2023(12585)
- 2022(10202)
- 2021(9488)
- 2020(7895)
- 2019(17982)
- 2018(17725)
- 2017(33308)
- 2016(18053)
- 2015(20525)
- 2014(20507)
- 2013(19274)
- 2012(17283)
- 2011(15258)
- 2010(14978)
- 2009(13755)
- 2008(13482)
- 2007(11780)
- 2006(9949)
- 2005(8732)
- 学科
- 企(77307)
- 企业(77307)
- 业(75609)
- 济(73226)
- 经济(73119)
- 管理(70155)
- 方法(37076)
- 数学(28449)
- 数学方法(28084)
- 财(27505)
- 业经(24009)
- 务(21063)
- 财务(21013)
- 财务管理(20990)
- 企业财务(19967)
- 理论(18257)
- 中国(17683)
- 技术(16343)
- 制(15594)
- 农(15343)
- 和(15123)
- 划(13832)
- 体(13598)
- 策(12810)
- 企业经济(12575)
- 学(12351)
- 经营(11822)
- 贸(11460)
- 贸易(11455)
- 技术管理(11272)
- 机构
- 大学(252639)
- 学院(250656)
- 管理(104593)
- 济(102262)
- 经济(100282)
- 理学(90733)
- 理学院(89883)
- 管理学(88410)
- 管理学院(87925)
- 研究(73056)
- 中国(55655)
- 京(51092)
- 财(49774)
- 科学(41801)
- 财经(40136)
- 江(37634)
- 经(36565)
- 中心(34697)
- 业大(33755)
- 所(33346)
- 农(32362)
- 经济学(31600)
- 范(31413)
- 师范(31087)
- 北京(31035)
- 研究所(30180)
- 财经大学(30011)
- 商学(29256)
- 州(29024)
- 商学院(28995)
- 基金
- 项目(170912)
- 科学(137970)
- 研究(128479)
- 基金(126169)
- 家(107868)
- 国家(106873)
- 科学基金(95277)
- 社会(83700)
- 社会科(79315)
- 社会科学(79296)
- 省(67410)
- 基金项目(66471)
- 教育(61648)
- 自然(60972)
- 自然科(59689)
- 自然科学(59673)
- 自然科学基金(58654)
- 划(56038)
- 编号(51880)
- 资助(50356)
- 成果(41476)
- 部(38584)
- 创(38141)
- 重点(37895)
- 课题(35450)
- 创新(35234)
- 发(35139)
- 国家社会(34731)
- 教育部(34362)
- 大学(34347)
- 期刊
- 济(109536)
- 经济(109536)
- 研究(71865)
- 中国(46814)
- 管理(44495)
- 财(44260)
- 学报(34746)
- 教育(34248)
- 科学(33093)
- 大学(29256)
- 农(27344)
- 学学(26453)
- 技术(25576)
- 财经(21145)
- 融(18506)
- 金融(18506)
- 农业(18421)
- 经(18296)
- 业经(18236)
- 经济研究(17001)
- 财会(14036)
- 问题(13878)
- 技术经济(13775)
- 会计(11599)
- 现代(11481)
- 版(11454)
- 科技(11294)
- 商业(11217)
- 业(11195)
- 统计(11114)
共检索到36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益群 李进
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之间存在结构与质量的错位,高职院校当务之急应在现有条件下找到吸引企业的新型合作形式以实现校企融合。企业大学是供需对接的理想切入点,校企联姻共建企业大学,形成"校企共同体",将成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有效而快捷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洪刚
社区公民道德建设除了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之外,还需要借鉴一切优秀的道德教育思想。杜威共同体建构理论的三个基本维度,正好契合了公民道德生成的三重逻辑。其中,共同善作为共同体追求的最高原则,是社区道德治理的价值目标;习惯是共同体中个体维系良好关系的规范,是社区公民道德的主动性生长和保证条件;民主教育是促使社区公民道德生成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公民道德 共同体 建构理论 社区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友成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筛选合适的企业合作项目,可以构建以企业项目实践为核心的IECP育人共同体。其中I指"International",即国际化,建立中外高校办学的合作平台,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意团队,引入国际创意理念,培养学生国际视野;E指"Enterprise",即企业,通过企业这个窗口,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超锋
基于共生理论,深度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企共生系统,探究其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的实施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梦琦 刘宝存
建立大学与机构共同体是法国当前扭转高等教育困境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共同体"先通过地区自主协商,再由国家颁布法令得以确立,从而将各地区综合性大学、"大学校"和科研机构置于同一平台。在法律规定与科研资助项目的合作框架下,"共同体"形成以三大委员会为核心的治理结构、以各项合作协议为纽带的成员互动方式和以契约为依托的经费管理模式。法国大学的自治改革、政府的改组政策、统一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的契约管理和优势资源的集中整合为"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与现实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达万吉
本文辨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范式,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层面对民族教育的意义指向,提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发展实践应体现其共同体立场,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形成"意识三态"的互动联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凝练各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体现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场,培养兼具"公民意识"和"文化身份"的意识心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雪飞
本文探讨了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有机团结”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的社会学洞察力分析教师专业共同构建中需要注意的两个维度——专业发展的维度和关系连结的维度,并考量了实现教师专业共同体“有机团结”的路径,以期从社会学角度对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和谐发展做出另一种思考。
关键词:
教师专业共同体 杜尔克姆 有机团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敏 蔺海沣
基于教育生态学中共生理论系统审视当下我国中小学校本教研实践发现,共存样态下的校本教研实践面临共生单元中教师角色的迷失,共生关系中教研模式的固化,共生环境中文化生态的漠视等生态之殇。建构共生的校本教研共同体,理应在共生单元中,重塑教研专业权威和回归教师专业自我;在共生关系中,建构教研伙伴关系和增进教师交往理性;在共生环境中,夯实教研文化根基和改进教师心智模式。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校本教研共同体 共生理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铁军
在探讨东亚地区主义时通常所运用的三种思维范式———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维范式。按照这样的一些思维范式分析,90年代后期的区内外因素促成了东盟+3会议的召开和真正意义上的东亚地区主义的发生及东亚同盟体的建构所面临的挑战。中国和平崛起对于参与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甜 黄乃祝
传统班级科层制模式存在着权威、等级等观念,不利于社会公正目标的实现,因此,以关爱、平等、价值共享为基础的班级共同体模式真正体现了社会公正,必然成为新型的班级组织模式。这种班级共同体模式的构建主要策略有:"替代父母"的教师角色策略,合作性的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异质编制班级策略,促进学习和社会公正的学校文化策略等。
关键词:
科层制 公正价值 班级共同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欣 谷国锋
按照生态投入与生态消耗来确定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的逻辑,发现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在空间上形成了“中轴线高、两翼低,北部高、南部低”的格局。将生态消耗率转换成生态贡献指数,确定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协同共建关系是以中轴线为界,生态受偿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的东部,而西部大部分地级市都为生态补偿区,并且生态补偿区和生态受偿区都呈集中连片分布的状态,整体上形成了“西部受偿,东部补偿”的关系格局。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平衡长短期利益,使区域间激励相容,形成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协同共建东北地区生态共同体,从而实现生态协同共建共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宾哲 段敏 谭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共同体建构体现了对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关系的追求,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助力。当前,城乡中心-边缘结构与要素非等值交换阻碍了城乡共同体建构。为此,结合共生理论内涵,基于空间-秩序分析框架,通过聚类算法与指标评估方法,对不同区域城乡共同体的空间结构与生产秩序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匀质、中心-边缘、互嵌三种空间结构和抗衡、虹吸、同化、融合四种生产秩序。其中,去中心化结构与融合发展秩序能够极大地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建构城乡共同体应摒弃城市中心主义思想,构建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形成融合发展秩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宾哲 段敏 谭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共同体建构体现了对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关系的追求,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助力。当前,城乡中心-边缘结构与要素非等值交换阻碍了城乡共同体建构。为此,结合共生理论内涵,基于空间-秩序分析框架,通过聚类算法与指标评估方法,对不同区域城乡共同体的空间结构与生产秩序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匀质、中心-边缘、互嵌三种空间结构和抗衡、虹吸、同化、融合四种生产秩序。其中,去中心化结构与融合发展秩序能够极大地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建构城乡共同体应摒弃城市中心主义思想,构建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形成融合发展秩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高峰 张维 熊熊
将单一中小企业进行银行融资的研究视角,拓展到由多个中小企业组成的信用共同体与银行的关系。信用共同体融资能否获得高还款率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以下能力,即:惩罚违约企业的能力、增大借款企业造假成本的能力、低成本横向监督的能力、识别优质投资项目的专有能力和为借款企业提供足够吸引力的融资条款的能力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创新 信用共同体 横向监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桂琴 陈娜
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是教师教育的新模式,但三者在利益诉求、制度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冲突会产生合作的困境。戴维·伯姆的对话理论与"U-G-S"合作共同体建构与发展所需的价值取向、隐性内聚力、协商对话、集体智慧等旨趣相契合,也为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各类机构及其内部人员更好地构筑信赖与合作关系提供了合法化路径。
关键词:
“U-G-S”合作共同体 对话 教师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