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0)
2023(14748)
2022(12829)
2021(12137)
2020(10298)
2019(23745)
2018(23299)
2017(45718)
2016(24372)
2015(27463)
2014(27270)
2013(26588)
2012(23976)
2011(21199)
2010(20808)
2009(19000)
2008(18282)
2007(15646)
2006(13288)
2005(11289)
作者
(66902)
(55643)
(54985)
(52427)
(35498)
(26701)
(25342)
(22033)
(21170)
(19537)
(19072)
(18559)
(17320)
(17245)
(17163)
(16825)
(16676)
(16670)
(15820)
(15816)
(13496)
(13488)
(13322)
(12723)
(12425)
(12267)
(12179)
(12150)
(10999)
(10878)
学科
(92580)
经济(92478)
(75151)
管理(74745)
(62817)
企业(62817)
方法(48051)
数学(42160)
数学方法(41582)
(28713)
中国(25147)
(24268)
业经(20891)
(20197)
财务(20124)
财务管理(20087)
企业财务(19162)
(18387)
(18270)
地方(17160)
技术(17000)
农业(16569)
理论(16466)
(16205)
贸易(16197)
(15746)
(15613)
银行(15578)
(14979)
(14651)
机构
大学(335718)
学院(334046)
管理(140373)
(130929)
经济(128092)
理学(122772)
理学院(121558)
管理学(119381)
管理学院(118784)
研究(102184)
中国(79375)
(69583)
科学(63227)
(61772)
财经(50497)
业大(49056)
(48692)
(48637)
中心(48433)
(46233)
(45947)
研究所(44488)
北京(43377)
(41953)
师范(41544)
经济学(39020)
财经大学(38220)
农业(37994)
(37892)
(37786)
基金
项目(237836)
科学(188347)
研究(174324)
基金(174247)
(150539)
国家(149290)
科学基金(130561)
社会(109968)
社会科(104212)
社会科学(104188)
基金项目(93341)
(92242)
自然(86127)
自然科(84166)
自然科学(84146)
自然科学基金(82633)
教育(80412)
(77484)
资助(71779)
编号(71114)
成果(55983)
(52869)
重点(52190)
(50029)
(48861)
课题(47358)
创新(46597)
教育部(45997)
科研(45962)
人文(45172)
期刊
(133083)
经济(133083)
研究(95028)
中国(58508)
学报(50128)
管理(49901)
(48372)
科学(46901)
(42622)
大学(39110)
学学(36949)
教育(34230)
(29991)
金融(29991)
农业(29868)
技术(29601)
财经(23932)
业经(22505)
经济研究(21158)
(20264)
科技(17564)
问题(17023)
理论(16722)
图书(16360)
技术经济(15986)
实践(15489)
(15489)
财会(15310)
(15201)
(15070)
共检索到46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桦   赵桦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内容,以高效率、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保险科技是新时代实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中国2016—2020年56家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实证检验保险科技与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科技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这可能是因为保险科技能够针对传统保险业务的痛点对症下药,驱动产险公司高水平发展,具体表现为偿付能力的提高;门槛回归显示,保险科技正向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增长过程中受到金融数字化和监管成本的门槛收敛调整;异质性分析表明,保险科技发展对不同属性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存在不对称影响,对中资产险公司和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外资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甚至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保险科技对于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提升作用在金融监管的参与下有所降低,反映出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与保险科技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错配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科技对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驱动作用,本文建议,未来要积极推进保险科技发展,同时将资源适度朝向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倾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胡珊珊  
我国保险业近年来发展强劲,保险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但经营风险也在逐步累积,偿付能力不足尤为严重。为此,2016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了保险业"偿二代"监管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现状及存在的监管问题,探讨了欧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II框架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二代"监管体系下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华  王丽珍  
利用2009-2014年45家财产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针对我国产险业资本、偿付能力和风险调整的门限回归联立方程,研究了产险公司资本和风险调整的异质性特征。门限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调整的行动临界值分别是167.42%和368.51%,承保风险调整的行动临界值分别是362.94%和189.99%。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虽然在监管高压区监管压力对资本和承保风险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整体而言,资本和承保风险、投资风险的良性作用机制尚未形成;监管中压区公司资本和风险调整的作用机制要优于监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华  王丽珍  
利用2009-2014年45家财产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针对我国产险业资本、偿付能力和风险调整的门限回归联立方程,研究了产险公司资本和风险调整的异质性特征。门限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调整的行动临界值分别是167.42%和368.51%,承保风险调整的行动临界值分别是362.94%和189.99%。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虽然在监管高压区监管压力对资本和承保风险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整体而言,资本和承保风险、投资风险的良性作用机制尚未形成;监管中压区公司资本和风险调整的作用机制要优于监管高压区和监管低压区,各财产保险公司需要实现资本和风险的合理匹配和良性互动,使自身处于"监管适度"的健康环境中。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基于风险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框架既可以作为监管机构考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性的外部模型,又可以作为保险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是保险偿付能力框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欧洲偿付能力标准Ⅱ和瑞士偿付能力测试为基础,对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这一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几个核心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进而,对这一框架对保险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实行该框架的条件,并建议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向风险模型的转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臣  崔光耀  白丽荷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保险公司对其所承担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而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构建的中国保险公司治理指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保险公司治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险公司治理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保险公司治理在保护投保人利益方面起到有效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资本性质、险种类型和成立年限是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凯  谢志刚  
"偿付能力(solvency)"是保险经营中的重要概念,给出其科学、严谨的定义,是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基础。本文通过对4个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剖析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四个特征:不确定性、预测滞后性、导因复杂性和控制方法多样性。最后,我们从保险公司实际经营的视角重新定义了"偿付能力"的概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亮  贺栋  
偿付能力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是保险业监管的核心。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全球性的偿付能力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的偿付能力监管改革浪潮。因此重新审视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改革和完善其监管效率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现状,重点从财务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蔡颖  
虽然很难对某一家具体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给出精确的最佳比例,但国际保险实务界确实存在着有关险资最优资本结构的实践标准。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监管部门开始酝酿新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强化保险公司的财务基础,提高对多种金融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分析中国和国际保险同业在再融资方面的不同,发现目前我国保险企业的还难以做到从优化资本结构的高度来主动规划再融资行为。在业务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国内保险公司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占用少的业务,保持偿付能力稳定;另一方面也要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提前计划未来的资金需求,做好再融资规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侯平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其整体运营的多元函数,依赖于产品定价、准备金提取、再保险安排等一些参数。保险公司内部和外部多因素的变动通过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或负债,进而影响其偿付能力,从而给保险公司带来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长江  周县华  杨家树  
文章在分析公司财务预测研究方法应用前提的基础上,运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主流模型均能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前1~2年较好地进行预测,但是由于两类错估率的不同,MDA模型要优于Logistic模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雪媛  
随着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的逐步完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的审计成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业务。鉴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的构成、编制的假设和确认、计量等方法与一般公认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对偿付能力报告的审计业务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本文针对偿付能力报告的性质、偿付能力报告审计的必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这项审计业务的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景丽英  李子国  
一、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 能力的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1.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选择。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选取我国21家财产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的对比,分析偿付能力的优劣势,为公司进一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原始数据库的建立。在2002年《中国保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玮  何青华  
偿二代更加全面地度量了再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本文首次基于中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改革的视角,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再保险安排对财险公司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再保险能够显著提升财险公司成本效率,且非比例分保提升效率的效果优于比例分保;偿二代下再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得以增强,再保险安排尤其是非比例分保安排提升效率的能力显著增强、空间显著增大。因此通过再保险尤其是非比例分保,中国财险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提升成本效率的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偿付能力监管是现代保险监管的核心,是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对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和监管模式进行了反思,国际金融改革持续快速推进,国际保险监管规则也正在进行一场重大变革。2012年3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制度建设工作,提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设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一年来,保监会充分依靠和调动业内外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