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5)
- 2023(18273)
- 2022(15545)
- 2021(14519)
- 2020(11879)
- 2019(27299)
- 2018(26875)
- 2017(51557)
- 2016(27820)
- 2015(31053)
- 2014(30956)
- 2013(30293)
- 2012(27853)
- 2011(25079)
- 2010(24994)
- 2009(22602)
- 2008(21780)
- 2007(18950)
- 2006(16678)
- 2005(14361)
- 学科
- 济(116623)
- 经济(116506)
- 管理(77752)
- 业(74750)
- 企(60455)
- 企业(60455)
- 方法(49462)
- 数学(42166)
- 数学方法(41599)
- 中国(33498)
- 农(32788)
- 地方(28898)
- 业经(27772)
- 财(25504)
- 学(23630)
- 农业(22373)
- 制(19975)
- 贸(19574)
- 贸易(19559)
- 理论(19167)
- 环境(18920)
- 易(18908)
- 和(18697)
- 技术(18645)
- 银(16851)
- 银行(16809)
- 发(16513)
- 融(16450)
- 金融(16447)
- 行(16139)
- 机构
- 学院(388564)
- 大学(386814)
- 管理(154541)
- 济(154204)
- 经济(150856)
- 理学(133758)
- 理学院(132258)
- 研究(131161)
- 管理学(129912)
- 管理学院(129197)
- 中国(96717)
- 京(82846)
- 科学(81527)
- 财(68755)
- 所(64808)
- 农(61368)
- 中心(59672)
- 研究所(59158)
- 业大(57058)
- 江(56650)
- 财经(55405)
- 范(54042)
- 师范(53538)
- 北京(52480)
- 经(50479)
- 院(48415)
- 农业(47661)
- 州(46673)
- 经济学(45816)
- 师范大学(43363)
- 基金
- 项目(270149)
- 科学(213131)
- 研究(199782)
- 基金(194505)
- 家(168998)
- 国家(167541)
- 科学基金(144633)
- 社会(125970)
- 社会科(119357)
- 社会科学(119328)
- 省(106553)
- 基金项目(103542)
- 自然(93102)
- 教育(91662)
- 自然科(90829)
- 自然科学(90809)
- 自然科学基金(89142)
- 划(89134)
- 编号(82429)
- 资助(79404)
- 成果(65601)
- 发(61236)
- 重点(60452)
- 部(58951)
- 课题(56600)
- 创(56246)
- 创新(52375)
- 国家社会(51640)
- 科研(51140)
- 教育部(50624)
- 期刊
- 济(169829)
- 经济(169829)
- 研究(112325)
- 中国(75011)
- 学报(59032)
- 管理(56484)
- 科学(56280)
- 农(55980)
- 财(50216)
- 教育(45944)
- 大学(45060)
- 学学(42193)
- 农业(39318)
- 技术(35088)
- 融(31510)
- 金融(31510)
- 业经(30673)
- 经济研究(26622)
- 财经(25815)
- 问题(22351)
- 经(22190)
- 图书(21633)
- 业(19945)
- 资源(19004)
- 科技(18857)
- 技术经济(18409)
- 商业(18077)
- 理论(17841)
- 现代(17304)
- 版(17259)
共检索到566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潘文焰
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资源,节事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开发对解决我国经济、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人口-产业"的视角出发,基于节事资源的集聚效应,按照"消费人口分析-产业资源的创意开发"的逻辑,对节事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开发的路径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节事旅游人口的分析应从需求、认知、行为三方面进行;根据所属地域空间的不同,节事资源的旅游业开发的模式有属地式与飞地式两种;根据产业融合原理,节事资源旅游业开发的总策略是走产业融合之路,即发展节事旅游产业,并且要针对不同的节事资源类型提出不同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节事资源 集聚效应 产业融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丽霞
文学名著旅游资源因为稀缺性、垄断性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当前,文学名著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体上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普遍存在开发模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挖掘比较薄弱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影响了名著价值利用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后续开发中应当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产业融合、注重文化特色的深度挖掘与品牌建设,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开发的产业化水平,持续推动文学名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学名著旅游目的地,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名著旅游资源 产业化开发 文旅融合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锦秀 边世平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民族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玉树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开发模式,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产业化 青海玉树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荔
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世界及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资源产业化已经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是将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要素,与其他经济发展要素充分结合的经济活动,进而催生文化传媒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娱产业、网络产业等新的文化经济现象和产业形态。
关键词:
文化资源 产业化开发 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现红
在政府主导下我国节事旅游发展迅猛,但是对市场需求特征的关注明显不足。在顾客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实证分析参加开封菊花文化节的旅游者的体验过程,结果发现:(1)现代节事旅游者感知价值可分为享乐价值(包括玩乐价值、美感价值)和实用价值(包括服务价值、便利价值和价格感知)2个层面,两者的功效类似于双因素理论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2)节事旅游者价值感知对旅游体验有显著影响作用,其中享乐价值对总体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用价值对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3)节事旅游举办地除了提升旅游者实用价值外,提升旅游者的享乐价值对旅游市场开发更有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亚宏 高振鹏 史亚歌
概述了红枣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 ,总结了我国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提出我国红枣产业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
红枣 资源现状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彬 常庆瑞 赫晓慧
客观评价新疆地域资源优势 ,分析制约新疆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的障碍因素 ,提出新疆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认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兴新、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是实现新疆地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疆 地域资源 资源优势 产业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德鹏
系统、科学的区域节事活动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节事旅游竞争加剧的今天,区域节事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采用旅游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法和旅游资源规划法,以宜春地区为例,探讨地方节事旅游资源系统开发问题。研究发现,一个地方的节事资源开发应该分节点、有计划地进行,避免蜂拥而上;地方节事资源整合应当进行分区整合、资源分类配置及线路统筹。就分区而言,宜春地区可分为城市新兴节事旅游区、地方物产节庆旅游区、民俗风情节庆旅游区、体育休闲节庆旅游区;就线路而言,可依据各自特色分别规划出修身养性禅宗游线路、民俗风情体验游线路和绿色美食尝鲜游线路3条特色旅游线路。
关键词:
节日事件 旅游整合开发 宜春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晓靖 李纯
气候资源的典型性、生物资源的独有性、草地资源的特异性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西部地区农业地域资源的显著特点。然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市场化程度低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普遍脆弱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市场机制不很完善限制了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和利用。据此 ,树立经济全球一体化意识 ,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建立民族医药产业、草原畜牧产业、观光旅游产业是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地域资源 资源优势 产业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庆山 王雯 李瀚瀛 冀志贤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产业生态结构,提出文化产业生态关系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遗产资源的生态关系。然后,本文站在生态平衡和战略发展的角度,指出当前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遗产资源产业保护和开发的生态战略。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遗产 生态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洪蔚脍 张佑林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落后,关键在于没有将文化资源优势很好地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章以西安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为例,提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机理框架,分析其主线、重要载体、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具体路径和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辅助。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对策建议: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力度;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加强高新技术、创意对文化资源的转化;提炼文化特色,塑造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化经营水平。
关键词:
文化资源 产业化开发 开发机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庆山 王雯 李瀚瀛 冀志贤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产业生态结构,提出文化产业生态关系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遗产资源的生态关系。然后,本文站在生态平衡和战略发展的角度,指出当前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遗产资源产业保护和开发的生态战略。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遗产 生态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恩社 郑有业
西藏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都十分丰富。其中野生动物约6400余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境内查明的矿种有101种,矿产地2000余处;水能资源天然蕴藏量约为2×108kW,地热发电潜力80×104kW,太阳年平均辐射达(3300~4800)MJ/m2。本文通过对西藏的优势自然资源的分析,提出资源产业的发展要打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把具有中长期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潜力作为选择产业产品的基本条件。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要注重市场、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能源、藏药、农牧和矿产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化技术研究、引进和创新为突破,进行产业化转化技术适用性、创新性研究;以集约化经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冷南羲 孔子南 桑耘
2014年中国大运河的成功申遗标志着我国运河开发进入“后申遗”阶段,统筹好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关系成为其建设的核心要务。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夜游经济与大运河建设是其关注重点。夜游产业作为夜间经济有机组成部分,在拉动市场内需、促进区域发展等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大运河资源为夜游产业开发提供支撑,夜游产业为大运河资源转化提供路径,定制化策略是衔接二者的桥梁,文旅融合是推动二者的动力。杭州是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与实践先行者,对大运河杭州段夜游产业定制化开发路径进行分析,可为我国大运河夜游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运河 夜游 定制化 文旅融合 杭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林连升 方辉 潘咏平 韩磊
随着我国鲟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加强鲟鱼深加工产品开发,拓展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成为鲟鱼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鱼籽酱作为鲟鱼加工的主要产品,加快实现其规模化生产将是我国鲟鱼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本文在阐述全球鲟鱼籽酱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鲟鱼籽酱加工研究及其产业化前景,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鲟鱼 鱼籽酱 加工 产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