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2)
- 2023(16732)
- 2022(14481)
- 2021(13487)
- 2020(11160)
- 2019(25741)
- 2018(25521)
- 2017(49114)
- 2016(26484)
- 2015(29728)
- 2014(29598)
- 2013(29100)
- 2012(26919)
- 2011(24433)
- 2010(24277)
- 2009(21808)
- 2008(20976)
- 2007(18259)
- 2006(16132)
- 2005(13973)
- 学科
- 济(110647)
- 经济(110540)
- 管理(74178)
- 业(70524)
- 企(57256)
- 企业(57256)
- 方法(47759)
- 数学(40686)
- 数学方法(40134)
- 中国(31064)
- 农(30041)
- 地方(27753)
- 业经(25558)
- 财(24363)
- 学(22670)
- 农业(20550)
- 贸(19523)
- 贸易(19508)
- 易(18823)
- 理论(18314)
- 制(18161)
- 和(18048)
- 环境(17958)
- 技术(17214)
- 银(16461)
- 银行(16418)
- 融(16126)
- 金融(16124)
- 行(15759)
- 发(15509)
- 机构
- 学院(368376)
- 大学(367827)
- 管理(147336)
- 济(145973)
- 经济(142801)
- 理学(127193)
- 研究(126270)
- 理学院(125744)
- 管理学(123482)
- 管理学院(122805)
- 中国(93659)
- 京(79387)
- 科学(78745)
- 财(65040)
- 所(63004)
- 农(59584)
- 中心(57747)
- 研究所(57461)
- 业大(54745)
- 江(53970)
- 财经(52091)
- 范(51004)
- 师范(50504)
- 北京(50489)
- 经(47466)
- 院(46571)
- 农业(46324)
- 州(44525)
- 经济学(42592)
- 师范大学(40944)
- 基金
- 项目(255507)
- 科学(200881)
- 研究(187338)
- 基金(184141)
- 家(160457)
- 国家(159099)
- 科学基金(137019)
- 社会(117031)
- 社会科(110893)
- 社会科学(110864)
- 省(100506)
- 基金项目(98215)
- 自然(89520)
- 自然科(87346)
- 自然科学(87324)
- 教育(85844)
- 自然科学基金(85720)
- 划(84200)
- 编号(77037)
- 资助(75916)
- 成果(61273)
- 发(57743)
- 重点(57078)
- 部(55700)
- 创(52921)
- 课题(52764)
- 创新(49324)
- 科研(48627)
- 国家社会(47781)
- 教育部(47613)
- 期刊
- 济(161708)
- 经济(161708)
- 研究(106676)
- 中国(72284)
- 学报(56997)
- 管理(55107)
- 农(53745)
- 科学(53634)
- 财(47572)
- 大学(43235)
- 教育(43154)
- 学学(40382)
- 农业(37833)
- 技术(33842)
- 融(31045)
- 金融(31045)
- 业经(28260)
- 经济研究(25394)
- 财经(24182)
- 图书(21775)
- 问题(20915)
- 经(20710)
- 业(19840)
- 资源(18556)
- 科技(17896)
- 技术经济(17616)
- 理论(17553)
- 商业(16844)
- 现代(16280)
- 版(16263)
共检索到543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耀星 刘少艾 李炳宽
闽台旅游合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是闽台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以闽台"五缘"优势为基础,分析了闽台旅游资源的现状。将"五缘"优势融合到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中,提出了闽台旅游资源整合的"三力"整合模型:以血缘、商缘为内动力,明确闽台两地的相对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旅游互动为闽台优势旅游资源对接的主要方式;以地缘、文缘为外扩力,实施闽台品牌旅游资源对接、黄金旅游线路组合与策划及"海峡旅游"品牌共推的策略;以法缘为保障力,提出闽台旅游资源整合所需的保障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明礼
其中湄洲岛可以建成以妈祖文化为中心的度假村。本文认为,在开发闽台民间信仰旅游资源时应当以形式多样化,注重文化内涵和空间布局极核化的原则加以开发利用。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差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荔香
闽台地区民间信仰源远流长,类型丰富,其中妈祖信仰影响尤其深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妈祖信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寻求其有序开发方案。
关键词:
闽台 妈祖信仰 妈祖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兆彬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德鹏
系统、科学的区域节事活动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节事旅游竞争加剧的今天,区域节事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采用旅游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法和旅游资源规划法,以宜春地区为例,探讨地方节事旅游资源系统开发问题。研究发现,一个地方的节事资源开发应该分节点、有计划地进行,避免蜂拥而上;地方节事资源整合应当进行分区整合、资源分类配置及线路统筹。就分区而言,宜春地区可分为城市新兴节事旅游区、地方物产节庆旅游区、民俗风情节庆旅游区、体育休闲节庆旅游区;就线路而言,可依据各自特色分别规划出修身养性禅宗游线路、民俗风情体验游线路和绿色美食尝鲜游线路3条特色旅游线路。
关键词:
节日事件 旅游整合开发 宜春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韩卢敏 李爽
本文以闽台地区为例,从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际和资源保护的需要出发,采用定性、定量与社会调查的方法,构建民间信仰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闽台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世金 白永平 石惠春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和经营管理上的分散,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品线路以文化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开发思路及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从整体考虑。如何有效整合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品片区,设计与之相协调的整合对策是关系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拟通过对河西旅游资源的概念性评价和资源整合条件分析,提出旅游整合开发的思路构想,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所裨益。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旅游资源 整合开发 思路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昀,吴攀升
五台山旅游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时、空组合良好,区位、交通、客源等优势也较突出,然而其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拟从资源特征、开发条件、开发现状人手对五台山旅游区域进行客观分析,并对其未来开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和远景设想。
关键词:
五台山 旅游资源 开发设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大奎
嵩山主要位于豫西登封县,是河南省重点开发的风景区。景区包括太室山南坡、少室山和登封盆地部分地域,面积约150km~2。这里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遍地,少林寺、少林武术等享誉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淑娟 隋玉正
现阶段旅游业的竞争已由单个企业层面的竞争、单个城市层面的竞争,发展到城市群的联合竞争。因此,一个地区旅游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就必须打破行政壁垒,走城市群发展之路,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市场竞争。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京津塘、辽东半岛等城市群之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现已跻身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的城市群行列之中,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对策,从而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整合 山东半岛城市群 开发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振华 王崧
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文化特色,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文章对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以从文化特色的挖掘、无形资源的转换、名人资源的推广、民俗资源的利用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最后从观念、利益、形象、交通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思路。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文化资源 开发 整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涛
根据1980年以来的文献检索,在对有关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问题的多篇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该研究20多年来的进展划分为早期和现阶段两大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特点,并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基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2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区域 旅游资源整合 进展 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 李秋颖
在参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泰安市旅游现状,对泰安市旅游资源整合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旅游者为中心"的泰安市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思路,设计了"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模式,给出了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促进泰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
泰安市 旅游资源 整合 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刚 赵凯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目前西部大开发又为西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西北地区已初步建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 ,其前景十分广阔。但开发西北旅游资源仍存在着制度、管理、结构、投资和人力资源等障碍因素 ,开发西北旅游资源应按市场原则配置、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西北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勇泉
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能否开发、如何开发一直是较有争议的议题。文章首先从旅游资源、市场基础、理论支撑以及实践证明四个方面对高校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接着就高校旅游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限定,对高校可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旅游开发应采取学校规划监督、社会参与运作的模式。
关键词:
高校 旅游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