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4)
- 2023(18300)
- 2022(15313)
- 2021(14267)
- 2020(11771)
- 2019(26990)
- 2018(26677)
- 2017(51059)
- 2016(27844)
- 2015(31309)
- 2014(31236)
- 2013(30321)
- 2012(27572)
- 2011(24411)
- 2010(24055)
- 2009(21858)
- 2008(20908)
- 2007(18025)
- 2006(15646)
- 2005(13104)
- 学科
- 济(111778)
- 经济(111572)
- 管理(79498)
- 业(74062)
- 企(61594)
- 企业(61594)
- 方法(52483)
- 数学(45114)
- 数学方法(44402)
- 中国(31623)
- 农(31232)
- 财(27040)
- 业经(26272)
- 地方(24687)
- 学(23515)
- 农业(20949)
- 理论(20274)
- 和(18187)
- 制(18097)
- 贸(17680)
- 贸易(17666)
- 务(17408)
- 财务(17320)
- 财务管理(17288)
- 环境(17247)
- 易(17001)
- 技术(16975)
- 企业财务(16335)
- 划(15164)
- 银(14309)
- 机构
- 大学(383921)
- 学院(383374)
- 管理(153269)
- 济(148135)
- 经济(144799)
- 理学(134277)
- 理学院(132759)
- 管理学(129921)
- 管理学院(129238)
- 研究(124123)
- 中国(89876)
- 京(80862)
- 科学(78882)
- 财(66371)
- 农(60297)
- 所(60226)
- 业大(58164)
- 中心(57099)
- 研究所(55326)
- 江(54522)
- 财经(54242)
- 范(52721)
- 师范(52242)
- 北京(50043)
- 经(49418)
- 农业(47212)
- 院(45935)
- 州(44833)
- 经济学(44691)
- 师范大学(42357)
- 基金
- 项目(273623)
- 科学(216171)
- 研究(199471)
- 基金(198723)
- 家(172708)
- 国家(171268)
- 科学基金(148757)
- 社会(126767)
- 社会科(119511)
- 社会科学(119476)
- 省(107629)
- 基金项目(105688)
- 自然(97335)
- 自然科(95109)
- 自然科学(95091)
- 自然科学基金(93304)
- 教育(92974)
- 划(89870)
- 编号(81742)
- 资助(81188)
- 成果(64978)
- 重点(61100)
- 部(59700)
- 发(57799)
- 创(56492)
- 课题(55954)
- 创新(52632)
- 科研(52179)
- 国家社会(51872)
- 教育部(51582)
- 期刊
- 济(155791)
- 经济(155791)
- 研究(108593)
- 中国(69834)
- 学报(60721)
- 科学(55596)
- 农(54754)
- 管理(54284)
- 财(50522)
- 大学(46914)
- 教育(45850)
- 学学(43930)
- 农业(38159)
- 技术(34873)
- 融(27182)
- 金融(27182)
- 业经(26659)
- 财经(25378)
- 经济研究(24812)
- 问题(21901)
- 经(21698)
- 图书(20760)
- 业(19357)
- 版(18557)
- 科技(18482)
- 技术经济(17889)
- 统计(17875)
- 资源(17857)
- 理论(17130)
- 现代(16974)
共检索到541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文举 邓柏盛 阳志梅
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湖南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湖南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立具有"两型社会"理念的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提升湖南城市化的质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湖南 两型社会 城市化质量 统计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文举
传统计量模型忽略空间影响使估计结果有偏,而空间截面计量模型又无法揭示具有时空二维的经济特征;加之城市规模差异导致交通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不一,故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在检验2004~2013年城市化质量空间相关性前提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建立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化质量关系的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以为城市融合及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湖南城市化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作用,其他地区1单位发展对本地具有0.226个单位正溢出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能促进本地与邻近地区城市化发展,但对本地的直接效应强于溢出效应,故提高城市化水平应以完善内部交通为主,连通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文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质量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选取15项影响湖南省城市化质量因素的指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深入剖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级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进一步精确描述系统各要素两两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直观、清晰地反映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递阶、层级关系及相互影响,并找到影响湖南城市化质量的根本因素,进而为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明辉 魏晓 邹滨
研究不同时段土地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对于明确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基于研究区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了长沙市1973—2005年5个时相的土地覆被数据;然后基于FRAGSTATS 3.3,从景观和类型两个级别分析了长沙市近32年来不同时段的景观格局特征;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长沙市各类土地覆被类型级景观指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化过程中,长沙市建设用地和非林植被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通过蚕食非林植被得以实现,而林地与水体的变化较小;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沙市总的土地覆被景观格局呈现出"随机分布—破碎扩张—局部集聚"这一个复杂变化过程;③城市化过程对不同土地覆被景观格局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④各类土地覆被类型级景观指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其相关程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覆被 景观格局 长沙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胡郴 何文举
基于柯布—达格拉斯生产函数,借鉴IPAT模型,运用添加拓展变量的方法对C-D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在其中加入变量资源消耗,从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资源消耗对城市化质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城市化质量系数与资本存量、就业人员、资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虽然短期内资源消耗对城市化质量系数无显著影响,但如果没有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支持,会降低城市化质量的程度,城市化质量系数受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在短期内会进行调节,但从长远看仍需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资源消耗产出能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旭 刘小平 薛姝
研究目的:对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推动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近年来,湖南城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结论:通过加大耕地保护、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土地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等措施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两型社会 主成份分析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健 范阳东 何剑 王厅 方宁
对湖南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产业内部结构、城市化率与非农产业比重变动趋势、城市化与非农产业比重的偏离程度等方面的实证分析表明 ,湖南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处于不良状态。为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互动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气候变化问题急剧升温,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低碳城市创建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湖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开展低碳城市创建工作,紧跟国际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战略要求,是推进"两型"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探索传统城市化向高效低碳经济模式全面转型的重要举措。洞察国际社会低碳城市的发展动向;明晰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明确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确定湖南低碳城市创建的战略重点;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将为湖南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中西部区域城市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型社会 低碳城市 发展战略 湖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栋良
在分析农业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2007年两型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化肥、农药、水等农业生产资料与资源使用过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刚 陈国生
农村城镇化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是湖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湖南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湖南农村城镇化存在水平偏低、分布不平衡、数量增长超过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政策制约、规划滞后性、建设随意性、建设资金不足、建设管理不到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本文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客观地分析制约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湖南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湖南省 农村城市化 问题 成因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玉翠 万克勇 邓祖涛 何天祥
以1982、2000和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江苏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湖南人口城市化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三个年度两省的城市体系从人口角度看均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江苏省城市首位度指数减少,湖南省城市首位度指数增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影响两省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同,迁移的空间表现也不同。异地城市化在两省都表现突出,江苏省外来人口很多促进了江苏城市化的发展,湖南省迁到省外的人口很多对湖南本省的城市化发展起的促进作用很小。两省城市化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相反:江苏省人口城市化呈扩散趋势,湖南省人口城市化呈集聚趋势。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空间结构 江苏省 湖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静芝 代宇涵 赵雯 樊晨曦 罗文婧 熊鹰 张永志 汤礼莎
基于"系统演进特征分析-动态耦合规律验证-协调状态诊断及预警"框架,对湖南省2001年以来的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系统交互耦合时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湖南省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综合发展指数由2001年的0.537逐年提升至2015年的0.785,达到中高水平,市州发展悬殊仅长沙市达到高水平。(2)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呈U型走势,2015年达到0.764,处亚健康状态,系统压力较大是关键性限制因素。(3)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先降后升,2015年提高到0.622,处基本协调的较低水平,各市州大多处于轻度失调-基本协调临界水平,分属生态建设滞后型、城市化滞后型和结构性污染型等3种类型。(4)从系统演进看,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系统由轻度失调-逆向演替逐步转为轻度失调-正向演替、进一步转为基本协调-正向演替,预计2020年耦合协调度将提高到0.633,未来较长时期仍将处绿灯区,应采取适当的区域发展政策,推动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系统内部要素调整磨合,向良性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文举 周辉
在综合相关研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能反映地域新型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及生态化水平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VAR(向量自回归)、VEC模型等来研究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联动与经济生态化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程度,定量分析三者之间的短期、长期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长期来看,三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存在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从短期冲击效应的角度来看,三者均受到自身的影响冲击最大,但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且随着年限的增加,三者之间的冲击影响程度会发生较大的转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文举 马海燕 聂国卿
通过借助SPSS统计软件,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以湖南为例,对省域地级市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反映出我国省域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离"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以城市为核心的一定省域空间范围内,科技资源配置综合状况存在明显的区际差异,区际科技资源优化共享与协调利用机制有待创新性改进;同时科技资源的区际差异性、多样性也反映出省域科技资源存在相当的开发潜力,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选择、配置、利用好省域科技资源,提升整体科技实力是实现省域经济转型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状况 两型社会 支撑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德胜 肖蓉蓉
当前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特别是传统化石能源的短缺要求人们尽早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而在新型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前景之一的风能,备受人们关注。风电产业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发展风电产业是对"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重要实践。结合湖南风能资源条件,从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空气质量、增添特色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湖南发展风电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阐述目前已开发利用的风电场建设情况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湖南风电产业提出了相
关键词:
风电产业 资源短缺 风能资源 资源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