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8)
- 2023(8337)
- 2022(7227)
- 2021(6650)
- 2020(5674)
- 2019(13006)
- 2018(12677)
- 2017(24568)
- 2016(12693)
- 2015(14069)
- 2014(13519)
- 2013(12859)
- 2012(11438)
- 2011(9869)
- 2010(9379)
- 2009(8119)
- 2008(7402)
- 2007(5982)
- 2006(4675)
- 2005(3595)
- 学科
- 济(52388)
- 经济(52324)
- 管理(36789)
- 业(36643)
- 企(30747)
- 企业(30747)
- 方法(30157)
- 数学(27391)
- 数学方法(26960)
- 财(13976)
- 农(12539)
- 中国(12019)
- 业经(10200)
- 务(9317)
- 财务(9282)
- 财务管理(9260)
- 企业财务(8823)
- 技术(8701)
- 学(8620)
- 贸(8559)
- 贸易(8555)
- 易(8340)
- 农业(8333)
- 地方(8229)
- 环境(7994)
- 和(7476)
- 理论(7253)
- 制(7245)
- 划(7204)
- 融(6782)
- 机构
- 大学(168034)
- 学院(166612)
- 管理(72260)
- 济(72195)
- 经济(71082)
- 理学(64411)
- 理学院(63818)
- 管理学(62656)
- 管理学院(62344)
- 研究(49107)
- 中国(36009)
- 京(32784)
- 财(31096)
- 科学(29000)
- 财经(26464)
- 业大(24735)
- 中心(24519)
- 经(24411)
- 经济学(23126)
- 农(23111)
- 江(21677)
- 所(21446)
- 经济学院(21156)
- 财经大学(20266)
- 研究所(19996)
- 范(19846)
- 经济管理(19655)
- 师范(19641)
- 北京(19220)
- 商学(19217)
- 基金
- 项目(127726)
- 科学(103609)
- 基金(97169)
- 研究(92063)
- 家(85218)
- 国家(84204)
- 科学基金(74577)
- 社会(61822)
- 社会科(58938)
- 社会科学(58918)
- 基金项目(51896)
- 自然(48839)
- 省(48794)
- 自然科(47830)
- 自然科学(47818)
- 自然科学基金(46949)
- 教育(42684)
- 划(41215)
- 资助(39125)
- 编号(35374)
- 部(29143)
- 重点(28443)
- 创(27602)
- 国家社会(26940)
- 发(26757)
- 成果(26115)
- 创新(25851)
- 教育部(25758)
- 科研(25398)
- 人文(25347)
共检索到218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鹏 王莉芳 许燕
聚焦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考虑到交叉效率的差异性,提出使用"专家打分法"对他们进行集聚。此方法把交叉效率矩阵转换为一个专家打分矩阵,由于专家之间在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打分"理应区别对待。他们差异性的度量依据他们对决策单元效率打分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大的专家其效率打分相应的会赋予较小的权重。最后运用算例分析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科 魏法杰
基于交叉效率概念,遵循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三参数区间交叉效率DEA评价方法。运用不同的赋权策略,获得用最优效率值、最劣效率值和最可能效率值描述的决策单元三参数区间交叉效率值。该效率值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决策单元效率值可能的取值情况和实际评价问题的特点,利用三角模糊数期望值排序方法可以对该效率值进行比较排序。算例说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建平 赵苗 吴美琴
传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多数是采用一个模型进行求解,并且往往会出现多个决策单元(DMU)均有效,因此不能对所有的决策单元进行充分排序。文章基于区间DEA,同时用进取型、仁慈型和竞合交叉效率模型进行求解,并对竞合模型中的分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利用区间值邻域互信息进行分组,之后利用潜在信息函数对三个模型的效率分数进行集结,得到每个决策单元最终的效率分数及排名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庆 刘学鹏 张阳
DEA交叉效率法允许所有决策单元都参与效率评价,同时考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所以评价结果能被广泛接受,但忽略评价的共识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评价共识的加权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给出最大化评价共识性为第二目标的模型来解决权重不唯一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DEA单元评价共识度测算方法,以单元的评价共识度为权重,给出加权交叉效率法,从而进行效率排序。
关键词:
DEA 交叉效率 加权集成 共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梅鑫南 王应明
针对模糊环境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评价问题,本文利用α-截集法将三角模糊数型的投入产出值转化为区间数,提出一种改进的区间交叉效率模型。随后,引入前景理论来研究区间交叉效率集结问题,定义区间参考点代替传统的单个参考点,以最大化所有决策单元的前景交叉效率为原则,构建最大化前景交叉效率模型求解集结权重。根据偏好度方法,比较区间交叉效率值。本文方法基于统一的生产前沿面来度量决策单元的效率,保证了不同决策单元之间以及不同α值下的效率可比;定义区间参考点充分考虑了决策者在模糊环境下的心理因素变化,集结决策单元的区间交叉效率值代替综合前景值,以保留尽可能多的决策信息。最后,通过例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叉效率 模糊DEA 前景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庆 刘学鹏 张阳
DEA交叉效率法允许所有决策单元都参与效率评价,同时考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所以评价结果能被广泛接受,但忽略评价的共识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评价共识的加权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给出最大化评价共识性为第二目标的模型来解决权重不唯一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DEA单元评价共识度测算方法,以单元的评价共识度为权重,给出加权交叉效率法,从而进行效率排序。
关键词:
DEA 交叉效率 加权集成 共识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汤良 赵希男
针对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首先,分别求出各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值;其次,利用所有信息,求出集结交叉效率值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客观权重系数;最后,对集结后的交叉效率值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基于理想点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公平,较好地解决了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评价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良 刘航
针对指标值为实数型Vague数、权重未知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Vague集的能识别个体优势的多指标交叉评价方法。基于理想点的思想,建立数学规划模型,求出反映优势结构的每个个体的权重向量;基于DEA交叉评价的思想,求出每个个体的交叉评价值并进行排序;最后给了一个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Vague集 多指标 交叉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贺颖 刘友存 刘慧 王浩
交叉学科是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其科学评价问题倍受关注。针对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难点问题,提出利用科学知识图谱来判定交叉学科相近研究领域及热点研究主题,并据此确定合适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的方法,为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提供科学合理的凭据。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同行评议 交叉学科 专家遴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兴贤 王应明
针对含有投入产出指标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D数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的决策方法。首先采用压它型策略的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的交叉效率值,得到DEA交叉效率矩阵,并运用D数理论集结其交叉效率得分;然后将交叉效率得分与系统中其他定性指标进行模糊等级转换,通过D数理论对指标值融合,进而通过计算得到决策单元的I(D),据此对决策单元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与其他文献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表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磊 谢颖
【目的/意义】在现实世界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和心理预期的高低会影响其对效率的评价结果,而传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并未考虑这一因素。针对这个问题,基于前景理论,考虑在复杂的现实问题中各决策者参考点的多样性,构建具有双参考点的决策者评价策略模型。【设计/方法】首先从外部、内部两个方面定义参考点,设置双参考点以反映决策者外部竞争优势和内部自身特点。其次针对两个参考点分别利用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计算各参照点下的价值。随后,通过引入正理想点侧重系数,进一步综合各参照点下的前景价值,构建反映决策者偏好的双参考点前景理论——交叉效率模型,并求解得到改进的交叉效率矩阵。【结论/发现】该评价策略方法能根据决策者不同的心理偏好得到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宗盛 胡培 聂佳佳
针对交叉效率模型中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问题,提出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来确定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首先利用交叉效率模型计算得到评价问题的交叉效率矩阵,然后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计算交叉效率矩阵中各评价单元的标准的权重。最后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决策单元的最终效率得分并进行排序。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德权 薛云霞
本文在研究了现有文献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超效率DEA用以计算效率值的权值只在对被评价单元最有利的特定范围内取值、忽视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和IAHP方法主观判断性较大的缺陷,提出了交叉效率DEA和熵IAHP方法。交叉效率DEA的中心思想是采用互评体系,弥补了超效率DEA方法只是选择对被评价决策单元最有效的权重忽视公平性的缺陷。熵IAHP方法是客观确定权重的熵权法和体现决策者偏好的IAHP方法的结合,这有效地解决了I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性过大的缺陷。笔者给出了交叉效率DEA和熵IAHP模型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基本步骤,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建伟 许新宇 陈兴鹏 崔理想 逯承鹏 薛冰
以甘肃省12个地级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城市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对2005年和2009年这12个城市的效率进行研究,以克服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同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进一步明确各城市效率提升的潜力。研究发现,2005—2009年间,甘肃省城市效率普遍很低,城市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陇中地区和河西地区的城市效率要高于陇东地区和陇南地区,工矿型城市的城市效率要高于非工矿型城市,大城市的城市效率要高于中小城市的城市效率;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城市效率在时间节点上的差异均有所缩小;甘肃省目前主要处于低投入低产出阶段,城市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晓雪 马晓君 杨淑田 刁晓群
R&D(研究与开发)活动是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或地区整体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源动力。合理评价R&D效率,有助于政府合理配置R&D投入并提高R&D产出水平。文章构建的DEA交叉评价模型,评估了我国主要机构部门的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了我国R&D投入结构与发达国家差距。发现:为提高R&D效率,应该调整R&D投入结构,增加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R&D投入;同时努力实现地区间R&D活动均衡发展;企业部门需要组建高素质科技研发人才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