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6)
- 2023(15199)
- 2022(12538)
- 2021(11920)
- 2020(9717)
- 2019(22578)
- 2018(22211)
- 2017(41264)
- 2016(21921)
- 2015(24998)
- 2014(24602)
- 2013(23580)
- 2012(20813)
- 2011(18476)
- 2010(18695)
- 2009(17071)
- 2008(15522)
- 2007(13550)
- 2006(11647)
- 2005(10247)
- 学科
- 济(83135)
- 经济(83054)
- 管理(61235)
- 业(58348)
- 企(49615)
- 企业(49615)
- 方法(38672)
- 数学(34151)
- 数学方法(33423)
- 中国(30453)
- 融(27115)
- 金融(27112)
- 银(25397)
- 银行(25374)
- 行(24473)
- 农(23178)
- 财(23007)
- 业经(20291)
- 地方(18786)
- 制(17952)
- 理论(17572)
- 务(15716)
- 财务(15632)
- 财务管理(15592)
- 农业(15406)
- 贸(14917)
- 贸易(14900)
- 学(14717)
- 企业财务(14558)
- 易(14507)
- 机构
- 学院(290379)
- 大学(285512)
- 济(113059)
- 管理(111490)
- 经济(110506)
- 理学(95882)
- 理学院(94915)
- 管理学(92837)
- 管理学院(92306)
- 研究(88655)
- 中国(73696)
- 京(58880)
- 财(54116)
- 科学(52254)
- 中心(44401)
- 江(44133)
- 财经(43028)
- 所(41847)
- 农(41381)
- 业大(39851)
- 经(39100)
- 范(38138)
- 研究所(37811)
- 师范(37721)
- 北京(36496)
- 州(36136)
- 经济学(35171)
- 技术(34309)
- 院(33332)
- 财经大学(32170)
- 基金
- 项目(196586)
- 科学(154994)
- 研究(148916)
- 基金(140133)
- 家(120180)
- 国家(119121)
- 科学基金(103969)
- 社会(92948)
- 社会科(88177)
- 社会科学(88154)
- 省(79406)
- 基金项目(73071)
- 教育(71714)
- 自然(65820)
- 划(65508)
- 自然科(64383)
- 自然科学(64369)
- 自然科学基金(63135)
- 编号(62631)
- 资助(57785)
- 成果(50097)
- 重点(44687)
- 课题(43933)
- 发(42852)
- 部(42620)
- 创(42501)
- 创新(39493)
- 项目编号(38661)
- 大学(38019)
- 国家社会(37991)
- 期刊
- 济(120963)
- 经济(120963)
- 研究(83215)
- 中国(61187)
- 财(43844)
- 管理(42718)
- 教育(42155)
- 学报(40857)
- 融(38111)
- 金融(38111)
- 农(37736)
- 科学(37266)
- 大学(32916)
- 技术(32536)
- 学学(30491)
- 农业(25023)
- 业经(21427)
- 财经(20937)
- 经济研究(19945)
- 经(18074)
- 问题(14830)
- 图书(14596)
- 统计(14164)
- 职业(14067)
- 技术经济(13627)
- 理论(13577)
- 版(13495)
- 业(13342)
- 财会(13133)
- 商业(13090)
共检索到434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崔博文 代湘荣
探讨将"三进一融"育人模式,即将思想导师、职业导师、素质导师合力育人机制融入到新时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指出它是贯彻党的职业教育方针,提升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质量,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对新时期物流人才提质赋能内涵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三进一融 物流人才 培育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志国 金萍女 鲍婷婷 吴志军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通形成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育人合力,对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立足于新时代工匠培育视角,在厘清内涵意蕴的基础上,剖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双驱”的客观诉求与现实困境,并进一步刻画二者深度融合的应然图景,理性呈现其逻辑理路以及达成双向奔赴的内在契合点。为了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双驱”的理想状态,从一体化育人范式、立体式顶层设计、教师成长新生态、高质量评价新机制等层面全方位打造新时代工匠培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专业教育 课程思政 工匠培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资道根
以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岗位职业素质需求为导向,按照"素质+"模式,以"心态-意识-方法-能力-绩效"为逻辑主线,结合具体工作环境、任务对学生采用心理指导咨询、教练等技术手段实施积极干预、矫正,触及学生心灵,以调节学生积极工作的心态为基础,教授学生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训导学生提高岗位工作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工作绩效的目标,最终促其成为优秀的物流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物流人才 职业素质 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宁 孙有望
伴随物流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物流人才"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提出了项目研究型物流人才创新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三平台"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四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突出"专、通、雅"协调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特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永富
借鉴德国等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物流人才培养的经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产品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探索"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林产品物流人才"双证融通"培养模式的方案设计,总结了其培养特色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双证融通 高职院校 林产品物流 人才培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亓呈明 胡立栓 孙雪 程肖冰
围绕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在分析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课程体系为实践教学改革突破口,提出了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库存管理为例,探讨了物流工程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亓呈明 胡立栓 孙雪 程肖冰
围绕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在分析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课程体系为实践教学改革突破口,提出了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库存管理为例,探讨了物流工程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砚峰
分析了广西冷链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培养既懂物流管理又懂制冷技术的物流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建议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体系打造、课程体系构建、信息化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四个方面培养广西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以推动广西冷链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
广西 冷链物流 人才培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蔡文华 胡雅琴
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物流市场发展状况,总结出物流行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当前物流教育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依托新型培训模式,提升物流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改善就业现状。最后详细介绍了新型培训模式载体-北京长风物流学院的办学宗旨和核心业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海平
针对我国目前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存在着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问题及培养机构与人才需求机构缺乏有效联动的现象,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以劳动力就业市场供需为导向,创新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开拓产、学、研多维联动的人才培养平台。
关键词:
就业 物流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改清
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鉴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均无法适应智能化工作模式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韬
形成体育和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校拥有适当自主权的"体教合一"模式。文化教育只有和体育训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和可持续培养。使高校在人才培养和人事管理上具有发言权,实现"队校合一"。众所周知,将高等教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以教育促体育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皮埃尔·德·顾拜旦,既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同时也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其体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需要工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新时代 工科院校 工匠精神 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俊青 杨菊兰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为主要目标,在研究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探求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管理人员如何管3大主题;突出强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包括晋商创新创业精神和管理思想熏陶、数十家实践基地实训、管理案例与创新创业大赛和营销策划大赛、企业运营仿真模拟实验、振东管理大讲堂和管理智慧大讲堂听讲、国际化视野开拓6项特色教学活动,进行新时代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1+3+6”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剑泉
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必须紧跟其理念宗旨,在此视角下实事求是地分析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和多重的培养路径,将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双高视域 培养模式 培养路径 物流专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