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3)
- 2023(15471)
- 2022(13653)
- 2021(12846)
- 2020(10774)
- 2019(25136)
- 2018(24868)
- 2017(48101)
- 2016(25909)
- 2015(29316)
- 2014(29199)
- 2013(28511)
- 2012(25839)
- 2011(23003)
- 2010(22976)
- 2009(20740)
- 2008(20007)
- 2007(17177)
- 2006(14800)
- 2005(12538)
- 学科
- 济(102629)
- 经济(102510)
- 管理(74019)
- 业(71825)
- 企(61090)
- 企业(61090)
- 方法(51624)
- 数学(45243)
- 数学方法(44447)
- 农(26820)
- 中国(25550)
- 财(25245)
- 业经(22694)
- 学(21854)
- 地方(20804)
- 理论(18591)
- 农业(18010)
- 贸(17715)
- 贸易(17702)
- 易(17194)
- 技术(17044)
- 和(16579)
- 制(16452)
- 务(16155)
- 财务(16069)
- 财务管理(16028)
- 环境(15704)
- 企业财务(15152)
- 划(14711)
- 银(13393)
- 机构
- 大学(360571)
- 学院(360268)
- 管理(146824)
- 济(139466)
- 经济(136453)
- 理学(128643)
- 理学院(127233)
- 管理学(124505)
- 管理学院(123868)
- 研究(115616)
- 中国(83645)
- 京(75998)
- 科学(74077)
- 财(61910)
- 所(56834)
- 农(56819)
- 业大(55372)
- 中心(52851)
- 研究所(52437)
- 江(50712)
- 财经(50664)
- 范(47784)
- 师范(47324)
- 北京(47247)
- 经(46306)
- 农业(44516)
- 院(42714)
- 经济学(41299)
- 州(41202)
- 技术(39023)
- 基金
- 项目(257204)
- 科学(202665)
- 基金(186458)
- 研究(186142)
- 家(163410)
- 国家(161864)
- 科学基金(139680)
- 社会(115861)
- 社会科(109779)
- 社会科学(109746)
- 省(101135)
- 基金项目(98884)
- 自然(92842)
- 自然科(90741)
- 自然科学(90720)
- 自然科学基金(89054)
- 教育(87119)
- 划(85227)
- 资助(77709)
- 编号(76142)
- 成果(60176)
- 重点(57574)
- 部(56293)
- 发(53959)
- 创(53660)
- 课题(52302)
- 创新(49974)
- 科研(49516)
- 教育部(48361)
- 大学(47969)
- 期刊
- 济(143532)
- 经济(143532)
- 研究(99411)
- 中国(64477)
- 学报(57492)
- 管理(53237)
- 科学(53216)
- 农(50223)
- 财(46850)
- 大学(43950)
- 教育(42322)
- 学学(41381)
- 农业(35449)
- 技术(34565)
- 融(24741)
- 金融(24741)
- 业经(24120)
- 财经(23543)
- 经济研究(23131)
- 经(20083)
- 业(19395)
- 图书(18746)
- 问题(18499)
- 技术经济(18014)
- 科技(18009)
- 统计(17996)
- 版(17033)
- 资源(16754)
- 策(16507)
- 理论(16219)
共检索到504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树华 解佳龙
在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产业评价"三力模型"为依据,从自主创新力、效益贡献力、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构建了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异化评价模型,并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我国国家高新区已进入六层分化的非均衡异动阶段,呈现出"三力"同步非均衡异化、发达→次发达城市依托选择、沿海→内陆空间层级异化布局的表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均衡发展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树华 解佳龙 王松 王姣
在回顾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支撑能力、创新能力、贡献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四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高新区进行了竞争力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航 李友顺
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30个国家级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显示:只有少数高新区处在生产前沿面上,且大部分高新区都是规模报酬递减;在第二阶段做随机前沿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创新投入的松弛变量影响很大,在剔除外部环境干扰和随机因素干扰后,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有很大变化。此外,研究还发现建立时间较早的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比晚建立的高新区要低,说明建立时间较晚的高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有活力。
关键词:
高新区 技术创新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敏晰 李新
根据特定经济区域的样本数据建立决策系统,以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作为属性,找出反映评价指标本质关系和特征的重要属性及主导产业选择的知识规则。运用这些规则对选择数据库中的其他样本进行评价,得到各样本产业的综合评价值,旨在为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一种新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捷 秦远建
高新区的创新效率测算对推动落后技术开发区加快创新具有激励作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对我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展开三阶段DEA分析,并以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为指标,建立国家级高新区的SOM神经网络拓扑分类,将国家级高新区按创新效率分为五个梯队,按地区所在分别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后,我国高新区的创新综合效率明显增长,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规模效率有所下降;我国高新区按创新效率可分为领先型、发展型、赶超型、落后型四个层级;高新区创新效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关联,呈现出自东向西逐层减弱的趋势,创新效率较高的高新区多分布于东部,中西部的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上述情况综合表明我国整体创新效率不高,未来在提升低创新效率高新区方面需施加对策。
关键词:
创新效率 技术效率 高新开发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大春 曾志彪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亚 戴宏伟
选取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4年(不含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处理组,未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将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评估国家高新区及其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集聚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科技创新对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比较显著,这种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冀新 李荣
在国际城市经济转型多元化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非均衡化背景下,本文以城市经济结构竞争力"三力模型"为依据,从要素集聚力、效率转换力、效益提升力三个维度构建城市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15个副省级城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结构非均衡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副省级城市已进入六层分化的非均衡异动阶段,经济结构呈现出三力同步非均衡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持续驱动的城市经济转型战略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桂彬 姚婳 胡晓林
本文结合国家高新区网络组织特征,剖析了网络组织企业的创新能力构成,提出高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包括自主创新能力,还包括网络资源获取和环境支撑能力,据此构建了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新区 网络组织 企业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峰 郭爱英 董晓宏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11-2015年京津冀7家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对于京津冀各高新区,研发经费对于创新产出的影响大于研发人员,即研发创新主要依赖研发经费。京津冀各高新区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高新区规模、政府支持、盈利能力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沙德春
硅谷指数是一种反映硅谷地区发展状况,分析硅谷经济成长与社区发展情况,突出挑战,从而为领导层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基础的年度报告。本文基于对硅谷指数与中国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设计理念、指标内容、体系结构、制定主体以及指标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硅谷指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灵活应变"的结构体系、"社会组织"为主的制定主体等对中国国家高新区评级指标体系建构乃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硅谷 硅谷指数 国家高新区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霍再强 顾凯平
将西方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国情、林情结合,建立了森林资源分布非均衡性评价的一般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第四次、第五次森林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的吉尼系数均大大超过世界公认的吉尼系数警戒线,已达到两极分化线,并且森林资源洛伦斯曲线有弯曲程度加大的趋势。表明在此期间虽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但森林分布不均衡特征显著恶化,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仍相当脆弱。建议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改善森林资源分布相对均衡性要求纳入我国林业战略规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小川
本文旨在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建立一个非均衡的内生经济动态模型。在这个模型中 ,源于部门内和部门间关系的内生变量导致资本市场、消费品市场上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市场的非均衡过程、存货调节机制以及经济人的最优行为和适应性行为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进行模拟的。静态性质及其稳定性是作为一般市场动态过程的特例加以讨论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璋 龙志和 贾志永
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是对经济运行中非瓦尔拉斯的均衡状态的定量描述,它源于西方经济学者对市场经济中非瓦尔拉斯的均衡分析。由于对市场交易量究竟是需求量还是供给量的不可识别的认识,导致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从设定到估算不同于传统均衡的经济计量模型。本文讨论对中央计划经济“短缺”现象的两种不同认识而产生的两类不同的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超
本文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高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通过定量方法评价其生命周期,运用门限自回归模型方法对合肥高新区1991—2008年经济综合指标增长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高新区生命周期呈现的基本特征,并通过三区制门限自回归模型描述高新区经济周期波动,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全面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门限自回归模型 生命周期 高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