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3)
2023(11431)
2022(9909)
2021(9255)
2020(8245)
2019(19076)
2018(19132)
2017(38450)
2016(20556)
2015(23651)
2014(23779)
2013(23664)
2012(22079)
2011(20002)
2010(19810)
2009(18666)
2008(18496)
2007(16338)
2006(13899)
2005(12394)
作者
(58750)
(49143)
(49090)
(46922)
(31273)
(23684)
(22713)
(19146)
(18610)
(17433)
(16713)
(16422)
(15479)
(15402)
(15356)
(15155)
(14998)
(14469)
(14224)
(14207)
(12128)
(12056)
(11927)
(11230)
(11153)
(11105)
(10956)
(10766)
(9923)
(9691)
学科
(90250)
经济(90156)
管理(59810)
(58302)
方法(48837)
(47159)
企业(47159)
数学(44593)
数学方法(44130)
(24521)
(23147)
中国(22974)
(18709)
贸易(18700)
(18227)
业经(17197)
(17107)
(15722)
地方(15683)
财务(15679)
财务管理(15635)
(15369)
农业(14917)
(14887)
银行(14861)
企业财务(14816)
(14136)
(14107)
金融(14104)
(12574)
机构
大学(302730)
学院(301242)
(129844)
经济(127336)
管理(120449)
理学(104323)
理学院(103290)
管理学(101693)
管理学院(101130)
研究(94369)
中国(74576)
(61724)
(61446)
科学(55029)
财经(49817)
(46377)
(45543)
中心(45488)
(45257)
(43392)
业大(42484)
研究所(41885)
经济学(41227)
北京(38431)
经济学院(37718)
财经大学(37267)
(36650)
师范(36276)
农业(36115)
(34733)
基金
项目(198896)
科学(157308)
基金(146781)
研究(144654)
(126433)
国家(125467)
科学基金(108664)
社会(92912)
社会科(88300)
社会科学(88277)
基金项目(77631)
(76505)
自然(70380)
自然科(68770)
自然科学(68751)
教育(67903)
自然科学基金(67544)
(64746)
资助(61886)
编号(58816)
成果(47178)
(45885)
重点(44509)
(41687)
(41125)
教育部(39960)
课题(39444)
科研(38859)
国家社会(38645)
人文(38633)
期刊
(132717)
经济(132717)
研究(85611)
中国(49221)
(47758)
学报(42796)
管理(42382)
科学(39720)
(39367)
大学(32910)
(32139)
金融(32139)
学学(31191)
技术(26881)
农业(26379)
教育(25352)
财经(25015)
经济研究(22272)
业经(21691)
(21386)
问题(18827)
统计(16941)
(16507)
理论(15846)
技术经济(15464)
(14976)
商业(14810)
实践(14287)
(14287)
(13878)
共检索到430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君  
经济学中"三元悖论"在我国最显著的表现是货币政策与汇率稳定的冲突。本文采用我国1986—2012年的外汇数据,对我国货币错配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错配规模在大幅增加,货币错配程度变得比较严重。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忱阳  刘园  
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忱阳  刘园  
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1)。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盛华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认为,一国只能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个目标中选择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我国现阶段在这“三元”中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同时未完全放弃资本完全流动目标(人民币只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不开放资本帐户),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央银行如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从以内部均衡目标兼顾,相应地必须建立适应开放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祥君  黄武俊  
文章梳理了三元悖论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并利用具有政策指导意义的扩展的"不可能三角"对货币政策选择进行了分析。具体到中国而言,人民银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时又被迫接受了资本流动日益增强的现实,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日渐丧失。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从汇率制度出发,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给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促使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水平,改变汇率低估状态;二是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并逐渐走向自由浮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夏  戴金平  汪亚楠  
基于DSGE模型讨论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的搭配问题,以及进一步采用TVP-SV-VAR方法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后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显著影响了中国的利率水平、产出缺口、通货膨胀与汇率水平;随着冲击时间的后移,中国利率水平遭受的影响逐渐下降,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给中国其他经济变量带来了更大的波动性,损害了中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中国不应轻率地放开资本管制,应致力于降低金融杠杆,减小金融市场存在的价格泡沫,让非理性的资产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使资产价格真正围绕其标的价值上下波动;待中国金融市场逐渐回归常态后,再逐渐放开资本管制措施,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礼卿  钟茜  
全球金融周期存在的背景下"三元悖论"是否依然成立充满争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与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为考察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传导到外围国金融市场,使外围国信贷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以及杠杆率与美国银行趋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金融渠道的传导速度快于实体经济渠道导致外围国国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相背离,外围国想要稳定经济就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同向的政策利率变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不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估值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浮动汇率制度并不能隔离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也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外围国金融市场越不发达,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越不独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实  张旭  
目前中国的货币替代现状并不严重,且处于隐性状态。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货币替代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问题不能不引起警觉。通过对货币替代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反货币替代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范小云  刘粮  陈雷  
本文通过梳理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通常将对经济区域、货币区域和决策主体的简化假设统一起来进行建模分析,政策制定者关注重点在于对"货币三元悖论"的选择上。本文在探讨金融因素在理论分析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假设下对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的弊端,以及对金融全球化、金融政策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即"金融三元悖论"的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新思路应该打破经济领域界限,考虑国际货币的重要地位以及多元决策主体的差异性,从跨国银行和跨国非金融企业的联合资产负债表入手,以总资本流动为分析重点,探索总外部头寸背后暗含的流动性总量和金融不稳定特征,从而为一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出实现国内金融稳定提供合理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和跨国银行流动性管理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瑞琪  
本文以货币错配理论为基础,研究2004年以来我国外部经济失衡问题。借助公布的IIP数据及估算,对我国货币错配总量状况,以及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货币错配程度进行了量化检验。运用多元回归和状态空间模型,发现贸易结构和汇率制度是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的主要经济变量,官方和私人部门货币错配除了受到长期经济趋势的影响外,还与汇率波动、利差变化等周期波动因素有关。消除货币错配关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组合,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思路,加快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调整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将外汇资源藏汇于民,加强资本流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少波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金融现象,研究这一现象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金融深化过程中经济金融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外对货币错配引致原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1986年至2005年间我国货币错配的引致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的经济规模、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等因素对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货币错配现象的特点对以上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对于我国的货币需求问题,在理论上近几年已经有许多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证上所做的工作却稍嫌不足,本文仅就此进行一点初步分析. 先给出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 Md=f(Y,P,Ib,Im,U)(1) 式中,Md为货币需求量,Y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P为价格水平,Ib为银行存款利率,Im为金融资产收益率,U为随机变量. 根据理论推断,货币需求量对函数中各独立变量的编导数为:??Md/??Y>0,??Md/??P>0,??Md/??Ib>0,表明货币需求量与实际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和银行存款利率成同方向变动;??Md/??Im<0,表明货币需求量与金融资产收益率成反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前进  
本文考察了美国次贷危机后,在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三元悖论"问题,认为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操作,有效化解了外汇储备上升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等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在资本有限管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效果需要考虑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非传统货币创新及外汇占款的综合影响,人民银行主动的货币数量性操作只有对冲掉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后才能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息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三元悖论"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小云  陈雷  祝哲  
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争论的焦点是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是否会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本文梳理了浮动汇率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的理论逻辑,发现浮动汇率能够吸收外部冲击,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过度的汇率波动则会通过经常项目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宏观经济,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下述命题,即随着汇率制度的更加浮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先增强,之后增强效应减弱甚至变为削弱作用。本文使用二次项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利用Aizenman et a1(2010)编制的三元悖论指标等跨国面板数据证明了命题的成立,即基于货币政策独立性视角,存在最优汇率制度。本文进而研究了影响最优汇率制度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