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6)
2023(7051)
2022(5959)
2021(5540)
2020(4642)
2019(10462)
2018(10375)
2017(19353)
2016(11025)
2015(12451)
2014(11988)
2013(11758)
2012(10701)
2011(9799)
2010(10022)
2009(8878)
2008(8736)
2007(7917)
2006(7084)
2005(6037)
作者
(31053)
(26858)
(26099)
(24763)
(16230)
(12858)
(11756)
(10258)
(9910)
(9286)
(9044)
(8706)
(8255)
(8199)
(8151)
(8029)
(7881)
(7659)
(7505)
(7400)
(6666)
(6603)
(6488)
(6096)
(6069)
(6026)
(5828)
(5679)
(5450)
(5424)
学科
(45268)
经济(45218)
(44566)
(39889)
农业(29603)
管理(25384)
(18804)
企业(18804)
方法(18143)
数学(16446)
数学方法(16311)
业经(15280)
中国(10961)
农业经济(9891)
(9085)
地方(8993)
(8925)
农村(8919)
(8886)
(8529)
技术(8476)
(7739)
理论(7718)
发展(7327)
(7324)
贸易(7321)
(7228)
土地(7173)
(7169)
(7110)
机构
学院(156350)
大学(148512)
(65991)
经济(64804)
管理(60999)
理学(54052)
理学院(53548)
管理学(52682)
管理学院(52442)
(51771)
研究(50527)
农业(39720)
中国(38176)
业大(33180)
科学(31577)
(29759)
(25608)
(25092)
农业大学(24813)
中心(24433)
(24195)
研究所(23488)
经济管理(20637)
财经(20391)
(20328)
师范(20101)
(19431)
经济学(18792)
(18715)
(18475)
基金
项目(109440)
科学(86813)
研究(82280)
基金(78350)
(68422)
国家(67708)
科学基金(58265)
社会(52812)
社会科(49681)
社会科学(49667)
(46597)
基金项目(42714)
教育(38566)
(36985)
自然(36687)
自然科(35889)
自然科学(35883)
自然科学基金(35289)
编号(35219)
资助(30316)
(30098)
成果(26602)
(24907)
(24830)
重点(24438)
(23963)
课题(23720)
(22992)
创新(22235)
国家社会(21646)
期刊
(75599)
经济(75599)
(57290)
研究(40059)
农业(39296)
中国(36309)
学报(26358)
科学(24321)
教育(21216)
大学(20939)
学学(20159)
业经(20094)
(18714)
管理(17523)
(16726)
技术(15103)
(14182)
金融(14182)
农业经济(13357)
农村(13085)
(13085)
问题(11308)
(9941)
世界(9585)
财经(9538)
经济研究(9412)
业大(9062)
经济问题(8836)
农村经济(8827)
技术经济(8360)
共检索到22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明忠  邱伟荣  雷显凯  
本文基于广东和江西两省835份高素质农民调查问卷数据,采用DEA-Tobit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培训经历、行为能力对高素质农民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探讨其对高素质农民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培训经历对高素质农民的生产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对高素质农民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行为能力在培训经历与高素质农民生产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可见,为更有效地提升高素质农民的生产效率,既要进一步强化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训,又要注意提高培训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莉敏   侯波   石伟平  
高素质农民培训是破解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的关键,而实践中农民培训面临着参训农民主体性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参训农民在培训需求研究中处在“旁观者”地位、培训目标设计时居于“局外人”身份、培训内容创生中缺乏“话语权”、培训效果评价时饰演“虚无化”角色等,这是农民的主体特征与主观意愿、培训设计、组织与实施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为农民赋能、赋利、赋权等内外结合的方式,激发农民参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农民培训效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飞  刘佳佳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乡村振兴战略新使命、新挑战。人才振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引擎,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则是振兴人才的重要抓手。其主要涵盖了组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体系、时间体系、对象体系,是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人才根基、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需要继续强化基层党建、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内容层次、创新培训方式、增进可持续性、以农民利益为本,凝聚组织、体制、内容、方式、机能、保障,形成持久合力,让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造就高素质农民,推动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凤德  邢春炜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一直高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旗。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平  
全民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他们既需要有很高的素养,还要有独到的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很年轻且在城市生活的时间远久于乡村,他们一直在农村和城市徘徊。他们渴望到都市打拼,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素质教育,在城市中安全感很低。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就十分重要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这个问题还存在各种困扰,例如培训的规模、培训种类和培训结构等等,这些都是很难解决的。本文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结合全民素质教育,从而研究其教育培训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顺华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过剩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为使农村女性劳动力能够进行有效的转移,必须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自身素质,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向城市和城镇转移。二是在农村就地进行技能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刚  赵华安  李新春  阎方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开鹏   张军  
高素质农民是新兴的“绿领”阶层,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基础而作出的科学决策,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高素质农民要适应时代需求,必须把绿色安全的责任意识、科学发展的现代理念、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作为神圣的职业使命,致力把高素质农民这个新兴职业从“飞鸽牌”打造成“永久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开鹏  
高素质农民是新兴的“绿领”阶层,有严谨的科学内涵和职业性、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基础而作出的科学决策,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高素质农民要承担起乡村振兴宏伟战略的职业使命,既需要足够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强烈的职业精神。在新时代,要把亲农爱农的职业情感、尊农敬农的职业道德、兴农强农的职业理想作为高素质农民职业精神培育的关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俭  
近年来,农村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旨在大力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政策法规和相应的具体措施。近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更体现了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希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磊  简小鹰  孙哲  
教育与培训是提高我国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自2006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启动以来,我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培训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目标进行了调整、对象的针对性更强、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趋灵活。通过创办村民学校、开展现场示范指导、利用新型传播媒介的方式,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效果逐步显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俊  刘亚奇  
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接轨的产物,科技创新必将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质。本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构成进行了具体构成要素分析,且阐述在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当做到精准厘清培训需求、严格遴选培训对象、多元构建培训组织、多样性创新培训方式、分阶段设定培训内容、分层次组合培训师资、多渠道获取培训经费、科学化开展培训考核,以期精准化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健秋  
校本培训,为教师的学习交流研讨提供了思维互动的平台。迎园小学立足实际,基于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发展和教师需求为培训内容,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校本培训,形成了学习型团队,让教师成为了最具有开发价值、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在新理念下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体验,推动了教师间交流的互相启发,在互动中获得新的感受,分享成功的经验,帮助教师顺利地步入实践,达到了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悦  金满文  钟品妍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全面加强和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当下,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仍存在现实的问题屏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和理论支撑,探究其培育工作的优化路径,能够加快补齐短板,推进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伍俊华  
乡村振兴事业迅猛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基于服务乡村振兴实践需求,构建契合于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然诉求。提升新生代农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开阔新生代农民的格局视野,提高新生代农民的专业能力和意志品质,加快推进新生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