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3)
- 2023(13626)
- 2022(11496)
- 2021(10716)
- 2020(9108)
- 2019(20548)
- 2018(19972)
- 2017(37796)
- 2016(20994)
- 2015(23297)
- 2014(22887)
- 2013(21713)
- 2012(19603)
- 2011(17454)
- 2010(16919)
- 2009(14634)
- 2008(13892)
- 2007(11667)
- 2006(9481)
- 2005(7656)
- 学科
- 济(73689)
- 经济(73601)
- 管理(61519)
- 业(58759)
- 企(49724)
- 企业(49724)
- 方法(39723)
- 数学(35041)
- 数学方法(34598)
- 财(22037)
- 中国(20945)
- 农(19673)
- 学(16808)
- 业经(16545)
- 技术(15558)
- 务(15465)
- 财务(15430)
- 财务管理(15407)
- 理论(14955)
- 企业财务(14806)
- 贸(14479)
- 贸易(14471)
- 易(14161)
- 农业(13275)
- 制(12653)
- 划(11515)
- 地方(11426)
- 和(10941)
- 环境(10889)
- 银(10782)
- 机构
- 学院(279535)
- 大学(277690)
- 管理(109420)
- 济(107127)
- 经济(105028)
- 理学(97035)
- 理学院(96003)
- 管理学(94130)
- 管理学院(93644)
- 研究(87896)
- 中国(62530)
- 科学(56896)
- 京(55762)
- 农(51969)
- 财(47665)
- 业大(47259)
- 所(43438)
- 农业(41534)
- 中心(41401)
- 研究所(40387)
- 财经(39812)
- 江(39500)
- 经(36689)
- 范(36183)
- 师范(35641)
- 技术(34578)
- 经济学(33193)
- 北京(33083)
- 院(32300)
- 州(31081)
- 基金
- 项目(206325)
- 科学(164004)
- 基金(151584)
- 研究(145071)
- 家(135035)
- 国家(133913)
- 科学基金(115508)
- 社会(92353)
- 社会科(87700)
- 社会科学(87680)
- 省(82009)
- 基金项目(81373)
- 自然(78313)
- 自然科(76676)
- 自然科学(76650)
- 自然科学基金(75307)
- 教育(71828)
- 划(70362)
- 资助(60686)
- 编号(57503)
- 重点(47445)
- 部(46377)
- 创(44713)
- 成果(43359)
- 发(42916)
- 创新(41705)
- 科研(40940)
- 课题(40307)
- 教育部(40066)
- 计划(39443)
- 期刊
- 济(100800)
- 经济(100800)
- 研究(68346)
- 中国(53459)
- 学报(50802)
- 农(44779)
- 科学(44323)
- 管理(38874)
- 大学(38207)
- 财(37936)
- 教育(37007)
- 学学(36577)
- 农业(30462)
- 技术(29151)
- 融(19322)
- 金融(19322)
- 财经(19176)
- 业经(17375)
- 业(16822)
- 经济研究(16764)
- 经(16470)
- 职业(15371)
- 版(14775)
- 科技(14108)
- 业大(13886)
- 问题(13660)
- 技术经济(12470)
- 财会(11996)
- 农业大学(11873)
- 商业(11848)
共检索到379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凌玲 章璐璐
知识员工大多具有较强的职业承诺和较弱的组织承诺。如何一体化提升知识员工的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一直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以培训作为切入点,以385名知识员工为样本,将职业承诺作为中介变量、内部可雇佣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培训对知识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正向影响知识员工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职业承诺在培训与组织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可雇佣性正向调节培训与组织承诺、职业承诺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凌玲 卿涛
组织投资于员工培训一定会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度吗?已有文献认为培训显著影响员工组织承诺,然而关于培训通过怎样的具体机制影响员工的组织承诺却并未得到系统的阐释。本文从员工感知角度评价组织的培训政策,以405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中国情境下培训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可雇佣性、期望符合度分别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深化培训对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培训对可雇佣性和组织承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雇佣性在培训与组织承诺之间起中介作用;期望符合度调节可雇佣性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即培训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这一结论对于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雇佣双方树立相互投...
关键词:
员工培训 组织承诺 可雇佣性 期望符合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万思 覃润宇 武琼娥 晁岳刚 丁珏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与中美合资G汽车公司员工参与的管理实践及相关人士访谈,对该公司对等样本:正式工、D劳务公司派遣的劳务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劳务工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承诺高于对D劳务公司的组织承诺;(2)劳务工对薪酬激励的评价显著高于正式工,对其在G汽车公司获得的组织支持感知也显著高于正式工;(3)劳务工在G汽车公司的员工参与对其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支持感知、双组织(G汽车公司与D劳务公司)承诺均存在积极影响;(4)劳务工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支持感知,在其在G汽车公司的员工参与和双组织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用工制在员工(正式工、劳务工)参与和G汽车公司组织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在G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龙 赵迪 郭名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员工幸福感得到了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职业呼唤对幸福感等生活工作变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职业呼唤对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对359名来自全国24个省份和地区的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0.0和AMO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职业呼唤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呼唤、职业承诺和工作幸福感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职业呼唤对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呼唤对职业承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承诺对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职业承诺在职业呼唤和工作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薪酬显著负向调节职业呼唤和职业承诺的关系,并且在职业承诺对职业呼唤和工作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忠 齐涛 邵金虎
引入中介变量工作沉浸和调节变量职业承诺来探究玩趣人格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员工的玩趣人格对其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沉浸及其专注、工作享受和内在工作动机3个维度在玩趣人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职业承诺对玩趣人格与工作沉浸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职业承诺对玩趣人格与工作沉浸的专注及内在工作动机两个维度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玩趣人格 工作沉浸 职业承诺 创新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忠 齐涛 邵金虎
引入中介变量工作沉浸和调节变量职业承诺来探究玩趣人格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员工的玩趣人格对其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沉浸及其专注、工作享受和内在工作动机3个维度在玩趣人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职业承诺对玩趣人格与工作沉浸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职业承诺对玩趣人格与工作沉浸的专注及内在工作动机两个维度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玩趣人格 工作沉浸 职业承诺 创新行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建华 王亚江 张沫
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是两种最重要的态度变量,而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为了深层次剖析两者之间的关联,采用层级回归的研究方法,可检验员工自我效能感对工作满意与三类组织承诺关系的调节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调节工作满意对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但对工作满意和情感承诺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工作满意的五个构面对三种承诺的影响也不一致,其中,薪酬和工作本身是主要的激励因素。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薪酬对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越大,同事关系对持续承诺的影响越明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聂海涛
通过对南京和南通15家企业的42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在信度和效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员工责任、产品责任、环境责任和慈善责任)正向员工的情感承诺;员工的继续承诺则更有可能受到环境和慈善责任的影响;调节定向(促进和防御定向)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形成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促进定向对情感承诺起到正向影响,对继续承诺则呈现负向影响;防御承诺对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的影响恰好相反。进而提出利用调节定向来引导企业促进其员工对组织形成更强的承诺关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戚玉觉 杨东涛
回报动机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员工是否采取建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708个员工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存在强烈正相关关系;组织承诺在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与上司关系交互调节了组织承诺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礼彬 陈正
本文以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工作倦怠对于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的直接影响及职场灵性和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以及职场灵性对于员工倦怠和组织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以便于从职场灵性的新视角为企业解决员工倦怠和组织承诺之间的矛盾找到突破口。研究结果表明,职场灵性的工作意义感和团队联系感两个维度对组织承诺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工作倦怠的情绪耗竭维度和成就感低维度对组织承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且职场灵性对工作倦怠与组织承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价值在于突破现有对于企业工作倦怠和组织承诺等员工行为的研究界限,从职场灵性的角度为企业提供新的思路。笔者建议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詹裕河 刘小浪 王红椿 严标宾
基于中国企业情境,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企业非典型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和反生产行为水平及其相互关系与典型员工的差异。发现非典型员工的组织承诺更低,其组织支持感对组织承诺有正向影响,但对反生产行为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雇佣情境的差异影响了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及其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丽 王世军 潘煜
培训迁移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兴课题,它关注员工参加培训后的表现和成效。本研究旨在建立培训迁移系统分析框架,探讨人格特质、培训迁移动机、组织培训迁移气氛、员工培训迁移成效、组织承诺成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人格特质中内控特质对个人迁移成效各维度以及迁移动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组织迁移气氛中大部分维度对个人迁移成效有直接影响,且人格特质与组织迁移气氛通过迁移动机间接影响个人迁移成效。模型证实了个人迁移成效对提高员工组织承诺具有显著推动力。本研究为探索培训迁移黑箱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有效路径,加深对培训迁移及其贡献的认识,为企业管理实践提出了可行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玮 刘延平
以组织文化为自变量,组织承诺为因变量,员工职业成长为中介变量,讨论组织文化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85份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员工导向文化正向影响组织承诺,结果导向文化负向影响组织承诺;员工导向文化正向影响职业成长,结果文化导向负向影响职业成长;职业成长在组织文化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职业成长的子维度在组织文化和组织承诺子维度间的中介作用存在影响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立法
知识共享是员工个体知识集体化的主要实现方式,高承诺工作系统如何驱动该交互过程的发生值得在中国情境下再检验。基于291位知识型员工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员工对高承诺工作系统的感知是否对其知识共享意愿及行为有显著影响以及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否发挥中介作用、性别是否发挥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承诺工作系统对知识共享的正向直接效应显著;信任关系在高承诺工作系统与知识共享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高承诺工作系统能够通过在男性员工中构建信任关系影响其知识共享,但无法通过在女性员工中构建信任关系影响其知识共享;高承诺工作系统对女性员工信任关系及知识共享的影响强于男性员工。
关键词:
高承诺工作系统 知识共享 信任关系 性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