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9)
- 2023(7378)
- 2022(5937)
- 2021(5657)
- 2020(4624)
- 2019(10333)
- 2018(10242)
- 2017(19091)
- 2016(10882)
- 2015(12062)
- 2014(12065)
- 2013(11410)
- 2012(10577)
- 2011(9308)
- 2010(9477)
- 2009(8410)
- 2008(8667)
- 2007(7726)
- 2006(6664)
- 2005(6298)
- 学科
- 济(34220)
- 经济(34181)
- 管理(26763)
- 业(25448)
- 企(21764)
- 企业(21764)
- 方法(16258)
- 银(14409)
- 银行(14385)
- 数学(13753)
- 数学方法(13575)
- 制(13468)
- 行(13431)
- 财(10778)
- 中国(10760)
- 理论(10159)
- 学(9769)
- 融(9023)
- 金融(9023)
- 农(8550)
- 教育(8500)
- 度(8418)
- 制度(8409)
- 业务(7672)
- 教学(7573)
- 业经(7530)
- 务(7118)
- 财务(7114)
- 财务管理(7100)
- 体(6914)
- 机构
- 大学(140100)
- 学院(139910)
- 济(50888)
- 研究(49557)
- 经济(49540)
- 管理(46361)
- 中国(41567)
- 理学(39095)
- 理学院(38574)
- 管理学(37745)
- 管理学院(37471)
- 科学(31354)
- 京(30123)
- 农(28240)
- 财(26726)
- 所(25546)
- 中心(23516)
- 江(23396)
- 研究所(23388)
- 农业(22351)
- 业大(22088)
- 财经(20863)
- 范(19778)
- 师范(19466)
- 经(19137)
- 北京(18943)
- 州(18909)
- 技术(18509)
- 院(18208)
- 银(18191)
- 基金
- 项目(94268)
- 科学(72544)
- 研究(68333)
- 基金(66369)
- 家(59433)
- 国家(58909)
- 科学基金(49213)
- 社会(40860)
- 社会科(38587)
- 社会科学(38573)
- 省(37964)
- 教育(34992)
- 基金项目(34471)
- 自然(32492)
- 划(32311)
- 自然科(31761)
- 自然科学(31748)
- 自然科学基金(31202)
- 资助(27674)
- 编号(27400)
- 成果(22896)
- 重点(22484)
- 部(21048)
- 课题(20820)
- 创(20278)
- 发(19420)
- 性(19282)
- 创新(18837)
- 科研(18223)
- 教育部(18084)
共检索到224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潜涛
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被称为文化的精髓或灵魂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整体,既涉及法律、法规、政策,也涉及思想、道德、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滋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陶培之
高校担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赋予的社会责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创新并培育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校责无旁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是由社会主义历史运动客观规律决定的,又是由参与历史活动的各个主体共同选择的自觉建构过程。高校应依据高等教育内在本质规定性,担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赋予的社会责任。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中价值定位的理性确证,因而具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凯
通过大环境的营造和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更大范围得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要制订一个综合性的,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实施方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要统筹校园文化氛围、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是青年大学生对其内在认同并外化为实践行为的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作为物质食粮的奶粉是要根据年龄分段的,同样作为精神食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配方。价值观概念就像盐,它可以增加各种食物的味道,但不能总是让人直接吃盐。要融入鲜活的生活叙事之中,才能发挥其精神的激励力量。教育与社会是相互塑造的关系,只有培养了大批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有光明的未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紧迫。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高校培育践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明显的规范效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在认真把握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要求的前提下,旨在从地域文化、课堂教育、大学精神、社会实践和机制构建等方面探索和寻求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曲建武 刘伊娜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出在全党上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把我们所提倡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传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推进工作的长效化、常态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文化熏陶 扎实细致 长效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晓虹 李轶璇 孙大永
正确认识、理解友善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和逻辑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发挥应有的独特价值。友善价值观包括与人为善、谦虚礼让、和睦相处的态度;推己及人、助人为乐、济人于难的品格;宽而不纵、见义勇为、立己达人的责任。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对善行义举的保护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志刚 李申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着眼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这一传统文化根基彰显了中国教育历史传统中德育的显著的具身性特质,它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其一,内在超越的修身本质,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主体性彰显的中国特色;其二,以情感人的教育内涵,透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方法运用的中国魅力;其三,知行合一的"成人"方式,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实施原则的中国优势。回眸历史,以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有效性,是当代教育无以回避的责任和义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岚
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明确课程定位,坚持大学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凸显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育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房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社会共同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机构,理所应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林 张伟莉
选好榜样、用好榜样、学好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对榜样事迹和精神的认可度影响着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效果,大力打造各类展示平台提高其能力、发扬其精神、扩大其影响。把榜样的事迹精神融汇于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新庚 黄力
个体的心力、组织的推力、环境的涵育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动力源。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源,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持续激活个体内在"心力";二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不断整合组织外在"推力";三要借鉴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充分发挥环境的"涵育力"。通过动力源的培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落地生根,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体系 动力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晓波 王华彪 姚路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是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具有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高校在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创设校园环境熏陶、结合实践活动磨炼等措施,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