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8)
- 2023(12327)
- 2022(10418)
- 2021(9536)
- 2020(7638)
- 2019(17345)
- 2018(16941)
- 2017(31277)
- 2016(16673)
- 2015(19137)
- 2014(19027)
- 2013(18757)
- 2012(17999)
- 2011(17019)
- 2010(17236)
- 2009(15746)
- 2008(15498)
- 2007(13833)
- 2006(12821)
- 2005(12020)
- 学科
- 济(95410)
- 经济(95339)
- 管理(41623)
- 业(39364)
- 中国(29677)
- 企(29324)
- 企业(29324)
- 方法(28542)
- 地方(27156)
- 数学(24933)
- 数学方法(24767)
- 农(22116)
- 业经(19023)
- 贸(17176)
- 贸易(17161)
- 地方经济(16846)
- 易(16607)
- 学(16042)
- 农业(15149)
- 制(14447)
- 发(14391)
- 融(14373)
- 金融(14372)
- 银(14147)
- 银行(14129)
- 环境(14100)
- 行(13918)
- 财(13350)
- 理论(11933)
- 和(11706)
- 机构
- 学院(249424)
- 大学(247395)
- 济(118238)
- 经济(116057)
- 研究(99443)
- 管理(86945)
- 中国(75803)
- 理学(72814)
- 理学院(71831)
- 管理学(70872)
- 管理学院(70366)
- 科学(56037)
- 京(54603)
- 所(50672)
- 财(49964)
- 研究所(45673)
- 中心(42262)
- 财经(39223)
- 江(38395)
- 经济学(38233)
- 农(37624)
- 北京(36094)
- 范(36092)
- 院(35834)
- 师范(35796)
- 经(35650)
- 经济学院(34102)
- 州(30677)
- 业大(30418)
- 科学院(30333)
- 基金
- 项目(155723)
- 科学(123222)
- 研究(119121)
- 基金(111674)
- 家(96852)
- 国家(96065)
- 科学基金(81055)
- 社会(77857)
- 社会科(73975)
- 社会科学(73963)
- 省(59691)
- 基金项目(57155)
- 教育(54829)
- 划(50674)
- 自然(47457)
- 编号(47426)
- 自然科(46325)
- 自然科学(46314)
- 资助(46225)
- 自然科学基金(45472)
- 发(40890)
- 成果(39265)
- 重点(36467)
- 课题(35569)
- 部(35316)
- 发展(34118)
- 展(33569)
- 国家社会(33238)
- 创(32339)
- 中国(31332)
- 期刊
- 济(144593)
- 经济(144593)
- 研究(85937)
- 中国(59465)
- 管理(36518)
- 农(36201)
- 财(35188)
- 教育(34786)
- 科学(34259)
- 学报(33929)
- 融(27041)
- 金融(27041)
- 大学(26306)
- 农业(25401)
- 经济研究(24650)
- 学学(24455)
- 技术(23831)
- 业经(21686)
- 财经(20792)
- 问题(18646)
- 经(18298)
- 贸(17318)
- 世界(16145)
- 国际(16131)
- 业(14442)
- 技术经济(13786)
- 坛(12468)
- 论坛(12468)
- 资源(12183)
- 经济问题(11703)
共检索到408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久文 孙翔宇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明确提出,表明经济带模式成为中国区域开发在空间格局上的重大创新。文章分析了经济带的研究背景、一些认识的误区,总结了中国经济带的发展概况。提出重塑以经济带为支撑的新型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培育经济带、构建倒"π"型国土开发格局,构建海陆统筹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一体化,优化产业分工布局。展望未来,中国要培育更多经济带,构建区域开发的完整骨架。
关键词:
经济带 重塑 区域战略 国土开发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久文 孙翔宇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明确提出,表明经济带模式成为中国区域开发在空间格局上的重大创新。文章分析了经济带的研究背景、一些认识的误区,总结了中国经济带的发展概况。提出重塑以经济带为支撑的新型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培育经济带、构建倒"π"型国土开发格局,构建海陆统筹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一体化,优化产业分工布局。展望未来,中国要培育更多经济带,构建区域开发的完整骨架。
关键词:
经济带 重塑 区域战略 国土开发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久文 孙翔宇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明确提出,表明经济带模式成为中国区域开发在空间格局上的重大创新。文章分析了经济带的研究背景、一些认识的误区,总结了中国经济带的发展概况。提出重塑以经济带为支撑的新型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培育经济带、构建倒"π"型国土开发格局,构建海陆统筹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一体化,优化产业分工布局。展望未来,中国要培育更多经济带,构建区域开发的完整骨架。
关键词:
经济带 重塑 区域战略 国土开发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立生
建设淮河经济带,需要将防洪、灌溉、航运三者结合起来,治理淮河建设公、铁、水、空、管等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并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发展战略 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若霞
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国家发展蓝图的重要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区域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选择、重点突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域先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合理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和建设中应注意:重点布局、有序发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依托新的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东波
西江经济带建设既为贵港经济发展带来了良机,又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贵港应依托港口、交通、产业和旅游资源等优势及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要求明确其经济发展定位。文章认为,贵港经济的振兴既要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港口优势,更要打破区域发展限制,整合资源,参与更为深层次的经济合作,同时实施教育优先、以港立市、工业主导、开放带动和循环发展等多重战略。
关键词:
西江经济带 贵港 区域发展 战略构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强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一、制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主要思路200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政
中国自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既积累了新的经验,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总结和研究。《中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跟踪研究》是东北财经大学肖兴志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发展 跟踪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华飞 杨美 肖静
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必要途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能否有效促进区域碳减排是亟待探索的待解课题。研究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碳减排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碳减排,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碳减排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显著,而对上游地区不显著;(3)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区域碳减排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53.2%。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桐彬 朱英明 张云矿
在我国积极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于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具有显著的缓解效应。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错配、抑制产业同构和提升市场潜力等机制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其中市场潜力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和金融支持削弱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缓解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长江上游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区域一体化提高了新兴产业的产业同构程度,进而加剧产能过剩;财政压力和金融支持的调节效应对于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土地支持的调节效应对于民营企业更为明显。据此提出拓宽要素大通道、打造产业大格局、推进市场大统一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王君 姜江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规律(一)科学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而目前尚处于成长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成升魁 黄兆良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着眼,动态地将中国划分出三大区域带:珠江商贸带、长江产业带和黄河经济带。同时指出:建设黄河经济带是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北移西进的必由之路,而搞好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关键技术的研制,则是搞好黄河经济带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技术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中林 乔冰彬 朱勤敏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实施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是构建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举措。针对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实施中存在的生态保护形势严峻、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体化步伐缓慢等问题,提出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谋划、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市场、合作、创新、城镇化等方面,探讨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以及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路径。在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步伐过程中,提出坚持统筹协调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发展战略 实施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彦庆 李燕
哈牡绥对俄产业经济带是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布局的点-轴理论、梯度转移等理论提出的。哈牡绥应充分结合中俄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利用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化整合经济带内各市县资源,扩大对俄产业集聚效应和扩散能力,促进对俄经贸和科技合作,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发展体系和对俄产业集群。
关键词:
对俄产业 经济带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