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9)
- 2023(6754)
- 2022(5588)
- 2021(4918)
- 2020(4002)
- 2019(8747)
- 2018(8550)
- 2017(15716)
- 2016(8404)
- 2015(9484)
- 2014(9198)
- 2013(8961)
- 2012(8434)
- 2011(7808)
- 2010(8240)
- 2009(7763)
- 2008(7275)
- 2007(6783)
- 2006(6253)
- 2005(5671)
- 学科
- 济(57175)
- 经济(57151)
- 管理(26336)
- 业(23675)
- 企(19438)
- 企业(19438)
- 地方(16169)
- 方法(14990)
- 数学(13105)
- 数学方法(13020)
- 中国(12595)
- 地方经济(12320)
- 技术(11658)
- 业经(10225)
- 学(9860)
- 农(9712)
- 技术管理(8799)
- 理论(7785)
- 财(7520)
- 制(7142)
- 农业(6984)
- 经济学(6900)
- 融(6849)
- 金融(6849)
- 体(6838)
- 环境(6799)
- 银(6425)
- 银行(6403)
- 产业(6386)
- 行(6225)
- 机构
- 学院(125076)
- 大学(122272)
- 济(63740)
- 经济(62670)
- 研究(47429)
- 管理(43199)
- 理学(36310)
- 理学院(35900)
- 管理学(35387)
- 管理学院(35142)
- 中国(34470)
- 财(26704)
- 科学(25919)
- 京(24837)
- 所(23839)
- 经济学(21493)
- 研究所(21351)
- 财经(20802)
- 江(20204)
- 中心(19939)
- 经济学院(18996)
- 经(18782)
- 农(17891)
- 院(17042)
- 范(16125)
- 师范(15969)
- 北京(15834)
- 州(15662)
- 业大(15351)
- 财经大学(15068)
- 基金
- 项目(76998)
- 科学(60811)
- 研究(58861)
- 基金(54184)
- 家(46764)
- 国家(46376)
- 科学基金(39712)
- 社会(39361)
- 社会科(37387)
- 社会科学(37377)
- 省(32035)
- 基金项目(27814)
- 教育(27335)
- 划(25368)
- 自然(22672)
- 编号(22464)
- 自然科(22181)
- 自然科学(22174)
- 自然科学基金(21763)
- 资助(21645)
- 创(19065)
- 发(18889)
- 成果(18237)
- 创新(18079)
- 重点(18004)
- 课题(17410)
- 国家社会(16915)
- 部(16576)
- 发展(15969)
- 展(15736)
共检索到20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佐军
经济增长新动能可以从生产函数中导出。生产函数等式左边是GDP或产量,等式右边是全要素生产率乘以生产要素投入。其中,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属于旧动能,而全要素生产率则属于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范畴,因为新动能特别强调通过提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那么,全要素生产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佐军
经济增长新动能可以从生产函数中导出。生产函数等式左边是GDP或产量,等式右边是全要素生产率乘以生产要素投入。其中,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属于旧动能,而全要素生产率则属于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范畴,因为新动能特别强调通过提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那么,全要素生产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或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田杰棠 贺俊 李东红 李钢
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目前新动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经济新动能源自何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是什么?传统产业能否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在新动能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家在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本期笔谈邀请了多位科技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鸣
中国进入了改革深化、结构重组和再平衡的新阶段,中国经济也步入温和增长的"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高速增长,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多元创新。经济换挡期要应对如下挑战: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财政金融风险可能增大。其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推进城镇化、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等都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具体路径。围绕上述路径深化改革,对于换挡期的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必要且迫切。
关键词:
经济换挡期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在经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随着外部环境和内生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换挡期,原有增长动力开始减弱,新的增长动力尚在孕育和形成之中。今后一个时期,通过产业升级和创新重塑增长新动力,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释放增长新动力,通过"走出去"建立全球化生产体系增强增长新动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增长新动力,将是培育增长新动力的主要路径。一、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加入世贸组织开放效应和关联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九五”时期实现“两个转变”,应根据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等变动趋势,选择城镇住宅、汽车、农用家电、高附加值出口产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益富
运用科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陈益富(湖南省新田县委)早日实现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从国内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根本的途径在于充分运用科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通过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优化经济结构,构筑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1)选用生物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今年以来,在三大经济引擎减速的背景下,尽快培育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实施民生工程具有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的双重效应,是我国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可以达到经济和社会效应"双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原小能 郑洁 王宇宙
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EXPY)有助于培育贸易新动能,通过技术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从生产性服务出口贸易视角出发,利用104个国家(地区)2005—2018年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EXPY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其驱动增长的技术创新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知识密度下生产性服务EXPY的异质性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提升生产性服务EXPY能有效提高经济增速,促进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EXPY的提速效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实现,有可能实现质量型增长;高知识密度生产性服务行业EXPY提升对经济增速存在正向影响,而低知识密度生产性服务行业EXPY的提升则会产生负向影响。在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坚持服务业对外开放,提升生产性服务EXPY,实现传统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社增 种项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要求我们正确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传统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基于循环经济理念,选择和培育经济增长点,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点 循环经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平
理顺住房价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陈平根据“九五”计划,到2000年房地产将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型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住宅产业,普通住房将成为新一轮主导消费品。理顺普通住房价格,启动普通住房市场,可以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清除普通住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丹增
本文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历史传承、社会需求、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一,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过五年的思想大解放,各级干部树立了正确的文化观,为今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第二,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将逐步深化,将极大地释放文化产业的活力,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证;第三,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大幅度增长,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很大;第四,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五,国家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给予许多政策支持;第六,文化经济成为影响世界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长茂
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赵长茂[教授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北京100091]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一个较长期的快速增长,一些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带动作用的行业的“能量”逐渐衰减,进入调整阶段。为了使我国经济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采取有效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万程
论确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途径霍万程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能够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某个新的增长部位。它可以是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一个区域或一个产品的任何一个能够引起裂变增长的细胞。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确定和培育只能通过市场机制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才 薛元 刘宇南
扩大内需、促进服务消费增长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中的"短板",社会性服务产业①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和发展空间,应着力破解制约其加速发展的各种瓶颈,充分发挥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