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0)
2023(3831)
2022(3188)
2021(3124)
2020(2256)
2019(5092)
2018(4938)
2017(8596)
2016(5179)
2015(5931)
2014(5748)
2013(5272)
2012(4656)
2011(4322)
2010(4442)
2009(3901)
2008(3714)
2007(3434)
2006(2880)
2005(2586)
作者
(14011)
(11858)
(11817)
(11217)
(7525)
(5566)
(5209)
(4657)
(4562)
(4149)
(3962)
(3951)
(3859)
(3762)
(3750)
(3659)
(3632)
(3572)
(3552)
(3350)
(3030)
(3010)
(2922)
(2831)
(2738)
(2643)
(2638)
(2631)
(2489)
(2380)
学科
管理(14586)
(14547)
经济(14516)
(12906)
(10958)
企业(10958)
(7031)
理论(6095)
方法(5646)
教育(5581)
业经(5347)
教学(5095)
农业(4713)
中国(4665)
(4219)
数学(4028)
数学方法(3956)
(3830)
人事(3618)
人事管理(3618)
(3520)
学法(3478)
教学法(3478)
(3319)
学理(3104)
学理论(3104)
(3050)
技术(2989)
(2778)
(2752)
机构
学院(69896)
大学(67227)
管理(25348)
理学(22144)
(21922)
理学院(21921)
研究(21764)
管理学(21522)
管理学院(21408)
经济(21346)
中国(15251)
科学(13923)
(13820)
(13621)
业大(11357)
(11241)
(10808)
(10758)
农业(10690)
师范(10632)
(10469)
技术(10411)
研究所(9896)
中心(9830)
职业(9030)
(8892)
财经(8537)
北京(8391)
教育(8382)
(8262)
基金
项目(48214)
科学(37856)
研究(37629)
基金(32872)
(28723)
国家(28438)
科学基金(24237)
社会(21953)
(20804)
社会科(20546)
社会科学(20538)
教育(19947)
基金项目(17504)
(17292)
编号(16948)
自然(15679)
自然科(15336)
自然科学(15332)
自然科学基金(15046)
成果(13947)
资助(12780)
课题(12673)
重点(11213)
(11016)
(10869)
(10429)
(10357)
项目编号(9998)
创新(9949)
规划(9831)
期刊
(26267)
经济(26267)
研究(18456)
中国(18283)
教育(17934)
(13419)
学报(12146)
科学(10703)
管理(10104)
大学(9316)
农业(9182)
学学(8720)
(7785)
技术(7488)
职业(6451)
业经(5841)
(4989)
金融(4989)
(4332)
财经(4273)
技术教育(4010)
职业技术(4010)
职业技术教育(4010)
(3833)
(3708)
经济研究(3554)
业大(3526)
(3436)
论坛(3436)
科技(3366)
共检索到101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葛培波  
组织公民行为是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也不是合同契约所规定的一系列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企业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对于提高绩效,实现企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制约组织公民行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发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红  肖兴政  
企业的成功和发展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密切相关。组织公民行为能持久强化和提升组织的绩效。研究、探讨强化和提升组织公民行为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诗雨  蔡君  
生态素养被视作是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升公民生态素养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在正式和非正式的环境教育背景下公民的生态素养培育情况,通过问卷对小学生和到访自然保护地的成年游客进行调查,了解其生态素养水平、生态素养培育途径等情况,并运用相关性分析探究生态素养培育途径对其生态素养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小学生的生态素养水平略高于成年人,尤其在生态知识方面表现更佳。学校的课堂教育是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最主要的途径,户外环境教育是培育成年人生态素养最主要的途径。在户外环境教育参与方式中,非正式形式的教育相较于正式教育形式更为普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磊  曹蓉  
虚拟培训组织是企业组织虚拟化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培训效果好、运营成本低的新型培训组织。建立一个有效的虚拟培训组织并不是传统培训部门与IT技术的简单组合,创建虚拟培训组织或是将传统培训部门转型为虚拟培训组织应当从实施客户导向型管理模式、强化合作意识、变革组织结构、改进培训评估、合理使用现代科技五个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瑛  王宝荣  
工作团队的群体公民行为是减少组织内耗、提升组织灵活度和高效运作的润滑剂。本文通过对43个工作团队561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群体迁移共识模型、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提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以及群体公民行为的多维结构,进而构建和验证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影响群体公民行为的中介模型,分析群体凝聚力、组织支持感等中介变量对组织内部工作团队的群体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中的就业安全、团队导向的绩效管理、薪酬激励、职业发展等模块,通过中介变量的传导,对培育团队群体公民行为有积极正向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雷  
要想较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体育师资队伍。然而,我国现有的体育师资队伍及其教学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体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找到培养体育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鉴君  
内审转型要求内审工作必须从理论、理念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更新,同时也需要对有效途径进行积极探索按照现代审计理念,做好内审转型工作,是当前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内审转型的有效途径。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深化转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永志  
所谓“差生”是指那些体质、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连及格标准也难以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自身的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好坏,除与智力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智力较好的学生,看一遍示范动作就会;而智力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两遍三遍。但如果后者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成绩就会赶上甚至超过前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在从事棒垒球、乓乒球、羽毛球等小球教学中深感挖掘和培养“差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建锋  孟晓斌  王重鸣  
学习型组织的传统构建途径过于强调个体层面的学习,忽视了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学习。实践共同体能够较好地促进团队层面的学习,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本质、理论渊源及其作用,提出了识别和培育实践共同体的方法,并针对实践共同体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庆俊  叶泉鹏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要培养国际型人才,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必须到相关国家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重要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实际操作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庆俊  叶泉鹏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要培养国际型人才,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必须到相关国家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重要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实际操作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紧迫和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更加被重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永安  孙永春  王芳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培训员工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它们却发现培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十条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