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2)
- 2023(18546)
- 2022(15593)
- 2021(14479)
- 2020(12193)
- 2019(27822)
- 2018(27585)
- 2017(52070)
- 2016(28542)
- 2015(32674)
- 2014(32873)
- 2013(31959)
- 2012(29432)
- 2011(26752)
- 2010(26854)
- 2009(24980)
- 2008(24587)
- 2007(22379)
- 2006(19566)
- 2005(17693)
- 学科
- 济(124778)
- 经济(124622)
- 管理(84147)
- 业(76199)
- 企(63519)
- 企业(63519)
- 方法(50316)
- 数学(43594)
- 数学方法(43009)
- 农(32027)
- 财(31861)
- 中国(31708)
- 学(27747)
- 业经(26829)
- 地方(26545)
- 制(26357)
- 理论(21234)
- 农业(20955)
- 务(19668)
- 财务(19594)
- 财务管理(19535)
- 贸(19530)
- 贸易(19518)
- 银(19361)
- 银行(19308)
- 体(18928)
- 易(18881)
- 企业财务(18466)
- 融(18375)
- 行(18373)
- 机构
- 学院(410640)
- 大学(408590)
- 济(167970)
- 经济(164231)
- 管理(152587)
- 研究(137718)
- 理学(129979)
- 理学院(128546)
- 管理学(126104)
- 管理学院(125353)
- 中国(104057)
- 京(85989)
- 科学(84245)
- 财(79821)
- 所(70134)
- 农(69070)
- 江(64963)
- 中心(64099)
- 研究所(63163)
- 财经(62539)
- 业大(60933)
- 经(56380)
- 农业(54120)
- 范(54057)
- 北京(53893)
- 师范(53424)
- 经济学(52041)
- 州(50964)
- 院(49914)
- 经济学院(46576)
- 基金
- 项目(268227)
- 科学(209529)
- 研究(197837)
- 基金(191300)
- 家(166526)
- 国家(165102)
- 科学基金(140883)
- 社会(123820)
- 社会科(117140)
- 社会科学(117111)
- 省(107668)
- 基金项目(100390)
- 教育(93474)
- 自然(89882)
- 划(89397)
- 自然科(87751)
- 自然科学(87724)
- 自然科学基金(86116)
- 编号(81760)
- 资助(78407)
- 成果(67533)
- 重点(61103)
- 部(58982)
- 发(58048)
- 课题(57956)
- 创(55851)
- 创新(52220)
- 科研(51214)
- 制(50831)
- 国家社会(50763)
- 期刊
- 济(194163)
- 经济(194163)
- 研究(121780)
- 中国(86154)
- 学报(66009)
- 财(65259)
- 农(63026)
- 科学(58056)
- 管理(57711)
- 教育(51336)
- 大学(50191)
- 学学(47208)
- 农业(41957)
- 技术(39784)
- 融(37430)
- 金融(37430)
- 财经(31889)
- 业经(31659)
- 经济研究(30808)
- 经(27510)
- 问题(25057)
- 业(21673)
- 技术经济(20673)
- 版(20419)
- 统计(20100)
- 图书(19520)
- 贸(19179)
- 理论(18588)
- 策(18208)
- 商业(18136)
共检索到623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嘉琪 叶文虎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对"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生成路径、概念及特征、主体分类、培育意义、培育路径等进行分析。认为林农流转承包经营权是建立新型经营体系的基础,但必须尊重林农的权利;政府应充分发挥要素组织功能,主要是培育市场和提供社会化服务,减少经营主体交易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孟楠 陈晞
人民币汇率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历几次重大变迁,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再度改革。究竟是何因素推动汇率制度变迁并决定未来变迁的路径与方向?本文从新制度经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效应,尝试解答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以及未来的变迁路径与方向,为解释汇率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路径依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中东
新制度经济学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认为企业的适度边界不单纯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是由技术、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等因素共同决定,从而将原有的企业和市场二层次分析框架提升为市场、中间性组织和企业的三层次分析框架。新制度经济学从企业"黑箱"内部的企业代理成本、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以及它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深化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费用 产业组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庄士成 刘平平
随着社会治理的转型,政社合作进入人们的视界。受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我国政社合作存在政府与社会力量失衡、政府全能化、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自治力量薄弱以及公共理性缺失等问题。路径依赖造成的制度"锁定",使政社合作的交易成本不断增加,治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通过路径创造和制度创新来冲破政社合作的路径依赖困局,主要途径有:构建公共理性,为政社合作提供价值认同和伦理支持;推进政社合作制度化、法治化;导入市场机制,提高政社合作效率;培育"自治"文化,推进社会自治健康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彦 曹云华
二十年来,东亚机制经历了从"10+1"、"10+3"、"10+6"、"TPP"、"RCEP"的机制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亚机制从最初的"10+1"机制重新回归"升级版"10+1机制,出现了明显的路径依赖。东亚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它的出现对东亚经济合作未来的发展可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明 蔡萌萌
我国频发的水危机既是水环境作为居住地、供应站功能而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作为废物库功能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河长制是地方政府为了重新恢复环境三大功能协调运行而发明的一项有效的实用制度。河长制因其简单易行,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河长制是源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缺点:优点是职责归属明确,权责清晰;是合理的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铁腕治污提高治污效率;创新扩散机制值得提倡。河长制本身存在制度缺陷:无法根除委托-代理问题;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利益合谋;忽视了社会力量;行政问责很难落实。河长制综合考虑了地方权力结构与环境现实,充分利用行政长官手中的权力带...
关键词:
环境功能 河长制 新制度经济学 委托代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学军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特定制度安排下成果的单向流动、交易过程,其本质是农业科技成果产权的转移。这一过程具有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不完全、产权易逝、制度依赖和交易费用高等特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一种制度安排,它可以按照交易界面位置不同分成企业自行研究转化、研究机构后续开发、成果转让、企业提前介入研究、研究机构自行研究转化等五大类。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杰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认为中央政府需要进行包括财政体制、政绩评价制度、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 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瑞石 王有强
土地资源是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纽带。集体土地内部违法是相对于行政主体土地违法而言,指村委会违反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使用集体土地的行为。对村委会违法行为分析,发现低效率的土地产权配置、土地产权增值力弱;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降低和农民与土地的生存逻辑并存。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下,串通违法和隐蔽性强等行为特点使得法律等约束手段呈现地域排挤的边缘状态。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制度诱导与生态驱动结合,使主体从被动纳入到主动参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制度约束为诱导,提高产权配置效率、创新土地产权制度,破解农民与土地的生存逻辑;生态文明指引下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培育才能激发土地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松
我国异地高考制度演进可理解为一场变迁活动,是制度环境动态变化下制度供需不断调整、新的制度均衡逐渐形成的过程。同时,由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路径依赖双重"锁定",延缓着异地高考制度变迁进程。为此,作为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需承担相应职责,明晰责任划分与边限。总的来看,我国异地高考制度建设的路径创新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制度供给取向,整体和均衡兼顾的制度变革取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制度运行取向。
关键词:
异地高考 制度变迁 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任何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都有其相应的制度目标,只有在既定的交易环境约束下实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目标激励相容的农业经营方式才是有效率的。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农业经营方式选择和变迁的根本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分析,并给出了一个最优农业经营方式选择的评价标准。研究表明:主导利益集团偏好、农地产权结构和交易环境对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一个最优的农业经营方式应是与农业自身特性相容、与交易环境相容,且与主导利益集团和非主导利益集团的目标激励相容。因此,未来我国应逐步放松对农地产权的管制,以实现国家、农户等不同相关利益集团目标的激励相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显未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在制度环境中承载着重要角色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并且在其变迁过程中极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路径依赖。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冰
以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办学主体差异对校企双方的校企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结构上"离企业越近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水平越高。具体来说,第一,行业或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无论在校企合作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存在普遍优势;第二,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在实习时间和质量保障上优势更加明显;第三,教育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更需要与企业、行业建立订单培养合作;第四,院校等级和办学条件对校企合作影响不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治理结构改革、改变政府对院校财政支持方式等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袁天睿
作为主要研究人们的消费活动规律的消费经济学对于制度是如何影响消费的这一重要问题,几乎没有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其假设前提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将制度视为既定就是其抽象的假设前提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一个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不同的制度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和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也包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绩效的影响。要进一步提高消费效率,需要减少消费上的制度限制,进一步清晰公款消费支出的产权,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包含在商品中的交易费用和人们交易中的交易费用。
关键词:
消费经济学 制度 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岩波 洪一军
突破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排除个人诉权的传统障碍,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比较集团诉讼和其他替代方式的制度正义和制度效率。集团诉讼的私人检察官启动模式把少数人的积极性和司法监控结合起来,把诉的利益真正直接赔偿给消费者,比其他替代方式更有效接近正义。集团诉讼的本质是让人数不确定的多数人扫清集体行动的障碍达成合并诉讼的一种治理机制,而代表人诉讼制度缺乏从人的角度考虑法律实施的交易成本,增加诉讼的难度。有必要引入集团诉讼完善中国消费公益诉讼的实施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